分节阅读 202(2 / 2)
这一次他小输一筹,想要找回面子,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当然他很希望达扎路恭会自不量力的再来一次,给他报仇的机会。若真如此,吐蕃未来的第一名将,也不过如此。
见诸将惊疑的看着他,裴旻打了一个马虎眼,敷衍了过去,安排兵卒重新选择一处要地安营,这一次他们不是要搭建营盘,而是修葺堡垒,把尖刀伸到了吐蕃军的眼皮子底下。
正如裴旻、论弓仁怀疑的那样,大胆冷酷的计策来至于吐蕃未来的第一名将达扎路恭。
达扎路恭现今二十六岁,从年岁上讲还担不起如此美誉,可已经初露狰狞了。
“可恶”达扎路恭一拳击在地上,发泄心中的不满。
唐军入侵青海湖,对于境内诸多将官是个灾难,可在达扎路恭眼中却是一个机会。
乱世出英雄,唯有战乱来临,才会有英雄崛起的契机。
为此他说服了自己的父亲,亲自给悉末朗写密信献计。
为得就是将唐军逼出青海湖,只要他做到,必将一战成名,从此青云直上。
很显然
他做到了,在有心算无心之下,他成功蒙骗了裴旻、郭知运、论弓仁、封常清这一群名将,计策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
憋屈
达扎路恭心底有的只是憋屈,他怎么也料想不到唐军的将校狡猾至此,居然想出如此诡异的主意,让他的完美计策有了一个狗屎一样的结果。
现在他依旧后悔,为什么出征前没有给每个兵卒发放一个麻袋。
不然也不至于对着满地散落的粮食,只能往兜里可怜兮兮的塞两把。
“算啦”恩兰腊云劝慰道:“我儿已经尽力,相信你的表现,赞普会知道的。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达扎路恭握着拳头道:“什么也不能干,什么也干不了。现在唐军的士气,不是我们八千人能够撼动的。我能计成,很大因素在于唐军不知我这号人物,让我占了便宜。机会一失,没有第二次。这一次我吐蕃当真损失惨重,需要好好休养,要不了多久,应该会再起和议,事不可为”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九章我们长安见
新城的建立如火如荼,达扎路恭完全没有了声息。
这让裴旻不由高看了他一眼,知进懂退,才有名将之气。从这点上便可看出不论是悉末朗还是尚赞婆都不及达扎路恭理性理智。
裴旻原本想得寸进尺一些,直接将新堡垒建造在青海湖边上。
但现实给他敲响了一个警钟,让他理智的没有多贪那么一点点。
莫离驿之战,唐军大获全胜。
战果不言而明,经过战后统计,吐蕃阵亡兵卒高达一万五千余数,一万六千吐蕃兵成为了阶下囚。
唐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其中最伤的是陌刀军,阵亡高达半数,还有两百余重伤的,两千陌刀军现今只有八百能战。
莫离驿之战陌刀军先扛吐蕃重骑兵,再刚中军轻骑兵,他们的功劳有目共睹,裴旻已经表好了功劳簿,将头等功表给了他们,这也是众望所归的。
其他兵士折损加起来也有四千之数,至于重轻伤患者,更不用说。
双方加起来近乎八万兵马的血拼,只要是参战者几乎人人带伤。
如今的唐军皆是募兵制挑选出来的体格健壮者,以他们的体魄面对青海湖这边的高原反应影响极小,至多是体力消耗加剧。
可是受了伤,情况便不同了。
伤者抵抗力会有所下降,面对高原反应,许多受伤的兵卒隐隐有了头晕、呕吐等迹象。
即便是郭知运也出现了类似的高原反应,裴旻知他本就抱病在身,让他率兵下高原去接收金天桥、大莫门城、树墩城,正式将河西九曲地纳入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裴旻清楚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办法。过于贪心,反而会导致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
面对唐军劳师动众的修葺堡垒,吐蕃上下也没有任何动静,双方似乎默契的达成了和平,当彼此不存在,相互不干涉。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堡垒渐渐有了雏形。
这日裴旻正在研究青海湖的价值,发现青海湖当真是风水宝地。其土地之肥沃,资源之富足,几乎聚集一处,即便是大唐也找不出青海湖这样物产丰富的宝地。
“早晚有一天,要将青海湖夺来”
裴旻带着几分贪婪的想着。
“裴帅”郭文斌特来求见,道:“末将游弋巡察的时候,遇到了一队吐蕃人,他们并未携带兵器,说是要求见裴帅。”
裴旻听了一怔,笑道:“让他们过来,许是老朋友了。”
不一会儿,郭文斌领着一人走进了大帐。
不出裴旻所料,正是老朋友吐蕃名臣隆朗赤。
隆朗赤擅于舌辩又多次出使大唐,熟悉大唐情况,正是使者的不二人选。
“隆朗赤使者,欢迎欢迎,许久不见,风采依旧啊”裴旻如同跟老朋友一样打着招呼,笑道:“怎么不见艾雪特使者长安一别,甚是怀念。”
隆朗赤嘴角抽了抽,上次出使艾雪特无寸土之功,反而丢了吐蕃的颜面。尽管吐蕃赞普未有多加怪罪责罚,他本人却也无颜面继续充当外交使节,直接辞退了职位。
这个中细节裴旻就算猜不到,却也知道只要自己存在一天,艾雪特便不可能再次出使大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