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3(2 / 2)
天以黄昏,下山的道路崎岖难行,便决定在石堡城中休整一夜。
闲来无事,裴旻意图逛逛石堡城,看一看这一座令无数唐军埋骨于此的要塞,到底如何,顺道叫上了江岳、李翼德、李嗣业诸将,一同闲聊谈说,促进彼此感情。
来到北门城楼,裴旻由城楼向远出眺望,瞬间明白过来。
为什么历史上王忠嗣会拒绝李隆基攻打石堡城的提议,为什么哥舒翰攻打一座不到千人防守的石堡城,却付出了三万将士的生命
他们走的是蒙赤岭后山,还不觉得。为了便于增援,吐蕃特地在山道处做了修葺,只觉得是险地,却也当不上天险。
可如今往鄯州前山眺望,一切皆明白了:
这石堡城压根就不是一座小小的城堡那么简单,整一座山皆是天然的防线,小小的山道,蜿蜒曲折,左右无立足之地。
尤其是石堡城正前门一百二十步外,有一个类似于一线天的石缝山道,别说上万大军就连五人都伸展不开,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地。真要强攻,每逼近一步都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江岳惊叹道:“这石堡城的险峻可毫不逊色潼关、剑门关。”
“不错”郭知运、论弓仁并肩也走了过来,前者道:“论其雄,石堡城要逊色潼关、剑门关三分,但比及险,要更胜一筹。”
他走到城墙上,看着险峻的山道,脸上有些伤感,他继任陇右节度使后,这石堡城就是他的心病,多次派兵奇袭强攻,皆无效果,反而折损了不少的兵士。这山谷下,至少埋藏了他五千兵士,“若非国公用计,将军用谋,这石堡城真不好取。”
裴旻也到近处,伸手撑着城墙,想看一看城墙距地有多高,却意外见城墙正中间的几个大字竟然给划去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串吐蕃文字。
“这是什么”裴旻望向论弓仁。
论弓仁瞧了一眼道:“用你们的话翻译过来就是铁刃城的意思。石堡城在吐蕃给叫做铁刃城。”
“真不要脸”郭知运怒道:“这石堡城三字,当年还是杨广题的。吐蕃抢了去,改个名就当自己的了”
论弓仁尴尬一笑。
裴旻也来了火气道:“石堡城,就是石堡城,什么铁刃城,立刻将它改了”
郭知运立刻:“国公文武全才,不如你写个字,让人表上去”
裴旻心中大为意动,这种流传千年的美事,怎么能让给他人
“去找一条粗长结实的绳索来”
风雨会京师第三十一章题字悟剑
众人皆不明白裴旻用意,这题字不准备笔墨,准备绳索有何用但对于他的命令,亲卫们还是无条件遵从的。
“难道”
郭知运去过长安,当然也游玩了长安十景。
现在的长安十景中最出名的无疑是雁塔题名,与裴旻当年的剑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
郭知运看了看城楼离地至少四丈,城楼的匾额正对地下石桥不假,但是石桥宽一丈不到,左右皆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万一有个不测掉下去,只要稍稍往边上一滚,立刻呜呼哀哉,尸骸都找不到。一瞬间,他肠子都悔青了,只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让自己嘴欠。
不多时已有亲卫找来了粗长结实的绳索,他们大军在外捆绑粮草拉运军备用的最多,随处都能找来。
裴旻试了试结实,并无任何问题,将一头丢给李嗣业道:“抓好了,我若掉下去,你得跟着赔命。”
李嗣业吓的额上冷汗直流,便是他对自己的力气信心十足,也不免吞了口唾沫,扎稳了马步,还将尾部塞给了李翼德。
裴旻将绳索的另一头绑在腰上,捆了一个登山结。
到了此刻,周边人焉能不知裴旻打算
论弓仁只觉得有些发蒙道:“裴帅,这个只要留封手书,自有匠师负责,何必亲自动手。”
江岳道:“裴帅,这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郭知运也道:“这石堡城百年来反复易主,左右山谷不知葬了多少我唐军英烈,一但有失,绝无生还可能。”
他想用事实吓唬裴旻。
裴旻听得此话,更是肃然道:“如此,我必需亲自动手了。”
李翼德是大汗淋漓,在战场上如若张飞在世的他,有着小小的恐高症离得远远的,颤声道:“裴,裴帅啊”
他突然惊叫一声。
原来他话没说完,裴旻已经双手一撑,就好似经过特别训练的特种兵一样,帅气的向后一荡,双脚稳稳当当的落在城楼上。
李嗣业的马步膂力已不用说,绳索在手中,好似捆绑在石柱上一样,比石柱还要稳当一些。
裴旻看着如同蝌蚪一样的吐蕃文,大是不快,手中秦皇剑左右横削。秦皇剑削铁如泥,削这青石砖以如豆腐一般,石屑“唰唰唰”的往下掉,直将吐蕃文刮得一干二净,还空出了一块长方形便于书写的区域。
深吸了口气,裴旻表情肃然,想着左右山崖下无数唐军白骨,想着历史上三万唐军魂归此地。这还是记载的,不记录史册无名英雄怕是更多,胸中悲壮慷慨,长剑猛然刺向石壁,龙飞凤舞的写了“石堡城”三字。
他意犹未尽,脚尖一点荡到左边写到:“悲歌送壮士”双腿一瞪,又到了右边上书:“丹心铸忠魂”,末了又下滑至尾处,慎重的写了八个字:
大唐英烈,千古不朽。
只见石屑纷飞,一起二十一个字,竟是一气呵成,没有半点间隔。
裴旻有些呆呆的看着自己的杰作,骇然惊觉过来。
二十一个字,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雄秀端庄,韵味十足,竟然皆是他生平力作。
回想那种感觉,就如神助一样,只觉得满心激愤,不吐不快,一瞬间意识消失,身体自然而动,待醒悟过来,力作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