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6(2 / 2)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换做他人,裴旻还真不敢相信,但是仆固一族,却能够相信。
这也是穿越者的最大好处,他能够很直白的分辨一个人的善恶。
在裴旻的记忆里,仆固怀恩的母亲也有厚重的一笔。
历史上仆固怀恩为大唐鞠躬尽瘁,仆固一族,四十六人为国殉难。为了为大唐拉拢盟友,他又将自己的三个女儿远远的嫁给千里之外的外夷,为国和亲,忠心可谓天地可鉴。
只是唐代宗无情,回纥犯边,登里可汗亲率十万劲骑进逼关中,大唐朝野震动。
仆固怀恩为了大义,深入虎穴,说服登里可汗,为大唐免去了兵灾。
但是唐代宗却因此忌惮仆固怀恩跟回纥的关系,听信了太监的话,硬生生的逼反了无私奉献的仆固怀恩。
这个时候,籍籍无名的仆固怀恩的母亲站了出来,提着刀要杀自己的儿子“要为国家杀此贼,取其心以谢三军”。
仆固怀恩死后,唐代宗也深感后悔,长叹道:“怀恩不反,是朕为左右所误耳。”
最终仆固怀恩记载在史书上的逆臣传里,但令人嘲讽的是整篇传记,皆可以看出仆固怀恩的拳拳爱国心,以及为大唐打下的赫赫功绩。
他的污点,只是没有选择君要臣死,臣伸头待杀而已。
对于仆固怀恩的母亲,裴旻也抱有极高的敬意,一路上极为照顾。
对于裴旻的信任,怀恩的母亲也大为感动,孜孜不倦的说着荒漠行走的关键。
“在大漠行走,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要相信地图,记忆。只要一阵风,大漠就能变化成另外一个模样。要跟着老天走,日出日落,太阳的轨迹,永远不变。只要记得什么时辰,太阳在什么位子,方向就一望可见了。”
“还有,在沙漠行走,不能贪图阴凉,走到沙丘的下面背阴的地方。哪里可能是流沙陷阱,人一陷进去,就出不来了。沙丘峰顶,是沙子最多的地方,不存在流沙的。”
在可靠的活地图的带领下,裴旻的一万三千兵马以零损伤抵达了月亮湖五十里外。
风雨会京师第四十三章月亮湖伏击战
几乎在同一时间,康待宾抵达了月亮湖的十里之外。
虽是秋日,但沙漠里的太阳依旧毒辣。
士气底下的叛军忍着干渴,在沙丘上小心翼翼的走着。
他们在这方面远比不上唐军,唐军以军令为上,令行禁止是一个军人的基本守则。
裴旻下令让军队沿着沙丘的山尖走,无人敢违背。
但叛军不同,他们向来随意。
尽管何黑奴也是沙漠活地图,也叮嘱过不能马虎大意,但是军中服从他的人并不多。
总有些自作聪明的人,觉得山丘下不能走,沙丘中段却是无碍,不用下到沙丘底端去踩流沙,还能躲避烈日。
结果沙体滑坡,三百余兵卒不滚下了沙丘,给吃人的流沙吞噬。
对面这沙漠自然的力量,人类一样渺小。
三百兵卒并不算多,但是却给整个叛军的士气带来了严重的打击。浑浑噩噩,小心翼翼的行军,人人都怕步入后尘。
还不只如此,他们体魄不一,相互间又自私自利,不会相互扶持,更不会分享彼此的水资源,一路掉队多达五百之众。
这荒漠还未行至一半,已经折损八百余了。
何黑奴取下头盔,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的将水囊里的最后几滴水倒入了口中,沙哑着声音喊道:“再过十里,就是月亮湖了。兄弟们加把劲,到了月亮湖吃的喝的管够。”
一群几乎断水的人,没有什么消息比这话更加吸引人了。
就如昔年曹操的望梅止渴,叛军情不自禁的加快了速度。
约莫半个时辰,月亮湖以近在眼前。
看着远处如天上新月一样的湖泊,叛军们情不自禁的高呼起来,向着月亮湖涌了过去。
那模样就跟发了情的公牛一样,红着眼睛,喉咙里挤出各种各样的低吼。
康待宾老谋深算,在沙丘的高处,远远的将月亮湖的一景一物瞧在眼中,见这沙漠中的绿洲并没有任何可疑的情况,也没有制止麾下兵士的疯狂。
在大漠中行军,疲累了好几日,也是时候随了他们的意愿,好好的休息。
康待宾依旧谨慎的安排了斥候,让他们去各地的沙丘警戒,徐徐的赶向了月亮湖。
叛军们还是疯了一样,直接冲进了月亮湖,也不管脏与不脏,一边搓洗着身子,一边喝着彼此的洗澡水解渴。
康待宾、何黑奴一行人自然选择了上游取水饮用。
安慕容、何黑奴是粗人,也赤裸裸的跳进水里去了。
康待宾精于汉人文化,讲究仪态形象,只是在取来方巾,优雅的打理着鬓发颜面。
就在此时,惊人的变化发生了。
突听一声尖锐的骨笛声响
笛声还未传扬开来,立时终止。
沙土扬起,远处的沙丘上俯冲过来一队骑兵,飞似地直冲过来
正在痛饮湖水的叛军们对敌人的突然出现,谁也没有心理准备,不禁一片哗然。
康待宾愕然回首向后眺望,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唐骑至少不下三千余数,虽然自己这方的兵力是他们的五倍,可是兵无战心,一个个又都是疲累不堪,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