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0(2 / 2)
对于裴旻的请求,承宗并没有表现的多少意外。
作为回鹘的族长,承宗也非易于之辈,是一个有野心野望的人物。
现在他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部落的名字都不太统一,有人叫韦纥,也有叫乌护,还有回鹘
但是他想将部落发展成为汗国,名字都已经想好,叫回纥汗国,而他将是第一任回纥可汗。
因故承宗很重视与大唐的关系,此次突厥聚集草原各部十万之众南寇凉州,承宗身在草原焉能不知
对于凉州方面的战事也极为关注,甚至知道裴旻已经给任命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的职位这一消息。
对于裴旻的来意,心底早已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他的答复也很符合一个族长的标准。
“在下对于天朝上国仰慕至极,对于国公亦是倾慕非常。能够帮上天朝上国,助国公一臂之力,那是万死不辞的。”
承宗说的是慷慨激昂,随即却又苦着脸道:“只是仅靠我掌握的力量别说抵挡突厥后路,那阙特勤随便派遣一支兵马就能将我收拾了。在下需要召集各部首领,一同商议,方才能给国公一个明确的答复。”
裴旻知道承宗此请,合情合理。
不管承宗这番话是真心假意,他都有需要召集各部商议。
回鹘如大多草原民族一样,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承宗只是实力最强,是回鹘的话事人而已。他手中真正掌握的力量并不多,去挡突厥无疑是以卵击石。
裴旻要借助的也是整个回鹘的实力,而非单独承宗掌握的这一部。
“征战之事,朝夕必争,还望族长能够尽快给个答复。只要族长今日能出兵助我大唐,那族长就是我裴旻的朋友,我将一力促成族长心中所想之事”
裴旻也抛出了自己的筹码。
承宗眼中霍然闪现一丝贪婪,只要能够得到大唐的支持认可,只要突厥此次损失惨重,那么回纥汗国的成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国公放心,在下省得。最迟后日,必给国公一个答复。国公一路远来,定是疲乏了。在下给国公准备了大帐美食,国公尽情享用”
裴旻起身打算离去。
承宗又道:“我回鹘女子,不如大唐女子娇媚,却也有另番滋味,不知国公是否”170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五章各有算计
亲自安排了裴旻的休息饮食,承宗迫不及待的向四周回鹘诸部的首领发出了邀请函,请他们放下手中一切事物,来族里商议要事。
回鹘诸部并不连在一起,但相聚不远,为得就是彼此有个照应。
在诸部未抵达之前,承宗特地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请过来私底下详细商讨。
承宗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护输,非常的骁勇,但是没有什么脑子,只知打打杀杀。二儿子骨力裴罗,三儿子伏帝难都是人中俊杰。
承宗请的正是他的二儿子与三子。
“父亲”
不多时,两人一同走进了大帐。
骨力裴罗英武非常,高大壮实,极有英雄气概,又不缺成熟稳重,伏帝难显得有些瘦弱,脸色白皙,没有多少草原民族的模样,到有几分汉人书生的架势。
在历史上承宗三个儿子都堪称出色。
历史这个时候,回鹘还在大唐的庇佑之下。
而王君毚摄御史中丞,判凉州都督事,负责境内回鹘铁勒诸族的管制,但因王君毚不能服众,为回鹘所轻。
后来王君毚成为河西节度使,回鹘耻在其麾下。
王君毚见回鹘等铁勒诸族难制,潜有谋叛之心,上表朝廷。
唐玄宗将承宗流放岭南瀼州,令得承宗病死于此。
承宗的大儿子瀚海司马护输,直接袭杀了王君毚,为父报仇,逃亡吐蕃。
而骨力裴罗则逃到了突厥,凭借本事踩着突厥创建了回纥汗国,达成了父亲承宗的夙愿。
至于伏帝难,他没有逃走,而是用了自己的才智,护住了凉州境内的回鹘人,继承瀚海都督之位,护佑回鹘人免受危害,并且促使他们与当地居民同化,成了大唐的一份子。
当然这是历史
现在因为裴旻的出现,一些细节有了改变。
回纥等铁勒诸族早早脱离了大唐,而王君毚更是调到了朔方,与凉州相隔万里。
历史上这一轰动的事件自然不存在了,不过承宗三个儿子的本事还是如书记载一般。
老大有勇无谋,老二智勇兼备,老三深受汉文化影响,颇具才智。
承宗将裴旻的所求向自己的两个儿子细说。
骨力裴罗毫不犹豫的道:“这是一件好事,父亲意图建立回纥汗国,我们的实力远逊色突厥不说,对上其他诸部也不占优势。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跟唐朝打好了关系,只要突厥此次损兵折将,就是我们崛起的时候。”
伏帝难沉吟道:“裴旻此人是个人物,他作风凌厉,堪称我们潜在的最大劲敌。不过他言而有信,我们今日帮了他,应不用担心,他不为我们说话。只是唐朝的势头太强,我们依附于他,趁势崛起,时日一久,只怕会成为第二个薛延陀”
薛延陀也是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
他们就是因为借助了唐朝的力量,成为了北方的霸主,有精兵二十万,横行一时。
薛延陀因唐朝的称雄,同样的也养肥了大唐王朝。
最终薛延陀为唐朝所灭
此事即可算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