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4(2 / 2)
裴旻见状顿了一顿,笑道:“也许不用那么悲观,会有未知情况也不一定呢”
他并不知李隆基会不会从他身上开先河,但是历史上多镇节度使的先例就是李隆基开始的,未必不会由他这里开始。
诸将自然不知道裴旻暗指的是什么,只是怀着几分忐忑的心,等着裴旻的挑选。
这还没过两日,连镇陇右节度使的命令再次传到了凉州
登时整个陇右军都安心了,与他们而言,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
裴旻得到李隆基的圣旨,也怔了怔,想不到还真如他心底期盼的一样,李隆基在他身上开了先河,将大唐西方的精兵重镇托付于他一人了
“臣裴旻接旨谢恩”
一瞬间裴旻心底也有些感动,陇右加河西,权势之重,他无疑坐稳了开元朝第一人的宝座了。
裴旻现在的官职是凉国公,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凉州大都督,陇右按察使,兼任御史中丞、辅国大将军
这个头衔几乎直追当年秦王李世民了,当然跟李世民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毕竟人家是秦王、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
这报个官名,念都要念好一阵子。
裴旻这个河西节度使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杨敬述祭旗。
午时即到
刑场周围已经人山人海,百姓们得知了即将处斩杨敬述的消息,都争先恐后地挤过来,想要一睹年轻节度使的风采。
裴旻还未出现,两千多名整装待发的兵士早已静静地站在刑场四周。
风吹拂着旗帜和战袍,兵士们手持兵刃,纹丝不动,显示出良好的训练和纪律。
他们并非是陇右军,而是地地道道的凉州兵。
前任凉州大都督薛讷带出来的凉州兵。
他们有一部分身上还带着伤,有的甚至少了胳膊,少了腿
但是他们依旧努力着维持着自身的次序。
作为凉州兵的一名小校,哥舒翰披着新战袍和铠甲,负责维护治安。
想着此次跟裴旻北上回鹘的经历,哥舒翰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未来的千秋万代述说裴旻在十万回鹘军民中,仗剑回鹘王帐,逼迫回鹘族长杀突厥使者,除族长叛逆这一壮举的时候,也必然回提及他哥舒翰的名字。
他虽不及鲜花绚丽,却也是鲜花旁边的一片绿叶,与有荣焉。
只是想想,哥舒翰就是激动。
此时此刻的哥舒翰根本不知自己未来的成就,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改邪归正的恶赌鬼。虽然有一腔的壮志雄心,但未来的路到底如何,他怎么预料的到
现在的他,能够跟着裴旻当一片绿叶,已经觉得自豪了。
五十步外的人群突然嘈杂起来,随着充满拥戴之意的欢呼震耳欲聋地响起。
哥舒翰精神一震,毫无疑问,自己的偶像来了。
风雨会京师第五十二章讨个说法
百姓兵士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裴旻一人一骑来到战士们的面前。
这也算的上是裴旻的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地位越高,排场就越足。
以裴旻现在的身份地位,出入有个百八十人的护卫队,那是正常之事。
但身怀超凡剑术的他,出入向来不超过十人。
遇到了危险他人是老老实实的呆着,而裴旻却要高吼一声:“兄弟们住手,让我来”
今日这种特殊的场合,他竟单人单骑的来了。
虽是一人,气场却丝毫不弱半分
围观的百姓人声鼎沸,欢呼雀跃。
“裴国公”
“裴帅”
“裴节度”
各种的呼声不绝于耳。
哥舒翰明显的感受到,周边的气息都粗重了。
这也难怪
此次大战,凉州军几乎刻上了耻辱的烙印。
他们原本跟着薛讷虎步西凉,多年前更是横行西北,深入草原腹地大杀四方,威风八面。
可不久前,一万突厥骑兵,轻而易举的攻破了边防线,将他们三万兵士杀的落花流水,伤亡过半。
要不是折虎臣以三千虎贲拼着性命殿后,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
尽管主要原因在于杨敬述胡乱指挥,但战打的如此难堪,伤亡如此惨重,凉州军上下皆引以为耻。
是裴旻
裴旻及时的出现,废除了无能的杨敬述,并且带领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将十万突厥军全歼于戈壁。
是裴旻洗刷了他们身上的耻辱,西凉军对于面前这个身高七尺,肩膀宽阔,面容清瘦的年青统帅充满了敬意。
裴旻来到台前,目光却看着在行刑台上杨敬述。
杨敬述此人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文人”一但无耻起来是何等的下贱,何等的没有底线。
面对公审,面对确凿的证据,杨敬述依旧振振有词置身事外,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
为了让自己的品德“完美无瑕”,他甚至拒绝承认与毛涵的关系,将勾结突厥的一切都推卸到毛涵的头上,一股完全不知的模样。
毛涵气急之下,抖出了杨敬述的老底。
杨敬述母亲已死五年,但是他知当做不知,一副母亲健在的模样。
古人以孝为先。
身为官员更是需要以身作则,为了给天下人当一个表率。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官,只要父母双亲去世,都必须去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
这种制度称之为“丁忧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