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393

分节阅读 39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自己并未说从何处来,梨老并不知自己昨天去了高府作客,却说出了“岭南冯家忘忧草”,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裴旻问道:“忘忧草是什么东西”

刘神威也感兴趣的看着梨老,他的长处是治病,对于各种奇门药物显然比不上梨老这位出生于湘西苗寨的巫蛊师。

但孙思邈号称药王,对于天下百草多有涉猎。

刘神威也从恩师遗留下来的手札中,读过忘忧草的记载。

梨老道:“那是百越深山特产的一种草药,一直为冯家占据控制,也只有他们知道栽培之法。后来冯家为武后所灭,忘忧草仅余少量分布在百越山林中了。忘忧草并没有毒性,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只是能够让人短时间内沉迷不醒。我苗寨镇痛蛊的药引就有忘忧草,接触过不少。老身或许可能闻错,但小乖的鼻子是我们常人的数倍,不会错的。”

刘神威接话道:“用我们的话来形容是迷药,但比常见的蒙汗药要高明的多,不易为人发现。”

裴旻有些傻眼了,实在想不透高力士为何这么干,自己似乎除了有些怕冷畏寒,没有什么异样,将情况说明。

刘神威道:“这纯属正常,忘忧草性寒,现在天气渐凉,寒上加寒,身体抵御不住,并不意外。我给国公开一个驱寒药汤,保管药到病除。只是忘忧草稀少极不易得,国公给人灌了忘忧草,定有用意。这东西一般是下三滥用在女子身上,国公一个大老爷们,倒也稀奇。”

裴旻听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想起了后世,诸多菊花不保的哽,心底有些拔凉拔凉的。

但念及是高力士,登时舒心了,就算他有心也是无力呀。

带着万千疑惑,裴旻让刘神威给他针灸调理了右臂,又喝了驱寒药汤。

这一碗热乎乎的汤药下肚,裴旻身上的寒意也随之消散。

带着满心的迷茫,裴旻回到了裴府。

高力士已经回到了皇宫,诸多疑问也得不到解释。

“等有机会,与高力士再会时再说吧”

裴旻心底如此念着,回到了府邸,还未走进大堂,宁泽已经迎面而来,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裴旻。

这封信是昨天送到的,因为裴旻不在府邸,他一直贴身收藏,甚至一夜未睡,就怕出个意外。

裴旻一看信封落款有个裴字,便知信是何人所写了,收入怀中,回到了书房。

检查了一下封泥,确定完好无损,裴旻这才将信封里的信件取出来,足足有六大张。

如他想的一样,这份信是裴行俭的夫人库狄氏所写。

裴旻不想牵扯太多,也不想惹人注意,用了最原始的方式信件交流。

相比他亲自前往,信件才是最隐秘的,只要操作得当,烧毁及时,通信是最绝密的方式。

坐在位子上,裴旻看着库狄氏给他的信。

只是看了一个开头,裴旻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姜是老的辣。

库狄氏这开头的第一段就连续问了是个问题,让裴旻正视自己的身份。

他是谁

身份如何

地位如何

受宠如何

这四个问题很简单,可却点破了迷雾的关键。

他是裴旻

是大唐势力最强的边帅,大唐唯一的两镇节度使,手握十五万大军

地位整个朝廷几无相比者,几位宰相也唯有宋璟能够相提并论,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至于受宠,除了高力士不敢比,其他人,裴旻还真不虚。

就他这样的人物,别说是犯小错。

即便现在走出去,在大庭广众之下,杀几个无辜的路人,都罪不至死。

充其量就是下狱关几天,意思一下,有机会有借口就无罪释放了。

就如当年侯君集一样,侯君集率兵攻取高昌,但因私利作祟,在未奏请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令得麾下兵将四处劫掠,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是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令之无罪释放。

在封建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如此现实。

就凭裴旻的功绩、地位、身份以及受宠程度,只要他不弄得天怒人怨,杀个把无辜的人,犯些过错,根本就不是事。

当年的王毛仲也是如此,他将天子禁卫练成弱鸡,亲信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围堵有功之将,结果几百人打不过四人,闹出了天大笑柄,都未受怪罪。

足见这世间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

或许如传言的一样,“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可迟到的原因大多都是主人自己太作

对付他这样的人物,小打小闹就跟挠痒痒一样,大打大闹都要不了他的命。

只有将天捅破,让朝野震惊,让李隆基动了必杀之心,才能影响到他的存在

库狄氏这几个问题,已经分析出了青龙即将采取的手段。

对方能够采用的招数唯有变节,谋反,也只有威胁到李隆基的皇位,才能让李隆基对之痛下杀手。

风雨会京师第五十六章老而弥坚

接下来的书信里,库狄氏围绕长安的政局给裴旻做了详细的介绍。

信中明确的写道:“陛下英明神武不亚于太宗,但真与太宗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太宗并非完人,然他能克制自己。而今陛下却做不到,对于自己人,他信任过度。对于外人,视如工具草芥。率性而行,不喜他人违背自己意愿。而今宋璟、苏颋二人,因武婕妤一事,已惹陛下盛怒。只是时机未到,未及处置。一但张说于朝中站稳。宋、苏二人必为陛下迁怒,从而清除出朝。”

“国公不凡且看,此次东去封禅。宋、苏二人定不为同行,张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