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430

分节阅读 43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着这种优势,只要中央军不弱,中央军够强,面对长安这样的坚城巨城,只要有一万人,严防死守,就算给裴旻十万兵卒,裴旻都不敢说自己能够攻克长安。

只要中央军有一战之力,能够据城而守,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天子九逃,首都六失的耻辱事情。

之所以发生这些事情,并非是吐蕃、叛军强悍,实在是中央军太弱,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张说文武双全,重文亦重武,如裴旻一样,也看出了中央军的疲软,说道:“还望裴公赐教。”

裴旻略一沉吟道:“中央军疲软的关键在于将帅而不是兵士,正所谓虎率羊群,羊亦虎,羊率虎群,虎亦羊。上梁不正,下梁哪有直的道理。要治禁军疲软,首先要治军中将领。原来想要达成这个愿望是难上加难,几乎不可能。但现今王毛仲诛服,正好可以改一改,想法子换取一些新鲜血液,整改禁军风气。只要将强,兵就不会弱。我大唐绝对不缺人才,只是没有给发现,就如当年的王海宾这方面还需张公自己细心查究。”

说道这里,他突然想到一个人,道:“我到有一个人可以向张公举荐。”

“何人”张说精神一震。

裴旻用人识人的本事,早已名动天下。

他麾下的诸多文武,几乎皆是他一手提拔的。

每一个都表现出了超凡的本事,其中最出名的就算封常清、李嗣业、仆固怀恩。

他们三人在认识裴旻之前,皆是籍籍无名,但是得裴旻器重之后,封常清大有名将之气,李嗣业兼霸王之勇,仆固怀恩智勇双全,都表现的尤为出彩。

他举荐的人,哪里会是等闲

裴旻笑道:“那一年的武状元,我不记得了,张公可以去查一查,他叫郭子仪,绝对是一个人才。”

张说谨记在心。

裴旻还想说李光弼,但是他不记得李光弼的年岁,万一李光弼现在还是一个娃儿,那可就糗大了。

接着道:“除了治将,还需培养兵士的荣誉感,责任心。让他们以身为军人为荣,以护卫皇城保护陛下为傲。很多时候,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训练,而是信仰意志”

裴旻将自己的观点逐一向张说细说。

张说认真的听着,个别地方还会与之辩说几句,一并商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张说恭恭敬敬的一拜。

裴旻也道:“张公过奖了,你的诸多见解,同样让在下获益匪浅。”

送走了张说,裴旻不知张说能不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但他真心希望,张说能够做到。

风雨会京师第一百一十三章与郭子仪的八字不合二合一

在洛阳做了两日休整,李隆基决定返回长安。

登上通往长安的船舰,裴旻意外见张说与一青年欢快的聊着天。

青年二十五六上下,身着一身兵士服,手中握着一根大长戟,心中一动,走了上去。

见裴旻过来,张说叫了一声:“裴公”

裴旻笑着回应。

青年赶忙作揖道:“见过裴公”

“这位是”裴旻好奇的看着青年。

张说讶然道:“原来裴公不认识子仪,你跟我举荐他,还以为你们相熟呢。”

裴旻本就有些怀疑,此刻确认笑道:“早年我缺乏人手,曾留意过历届的武举考试。郭子仪与我一般,是武举状元。策论极有见地,故而印象极深,本人却未见过。”

说词什么的,他早已想好了。

说着看着面前的郭子仪,裴旻露着感兴趣的神采,若有所指的道:“久闻大名,今日有幸一见”

郭子仪太出名了,在后世几乎无人不知,不人不晓。

什么“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各种夸赞聚于一身。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夸赞,没有一点儿水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仪却是样样俱全。

这一点即便放眼天下,中国五千年历史,也没有多少人做到。

做臣子,他忠贯日月,此心无二。

做父亲,他和王氏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

做同僚,他洞悉世情,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

做上司,为人宽简,善于培养发掘人才,他的部下,有十数人因功位至将相。

做敌人,除了身怀单骑退敌的英雄虎胆,藩镇悍将也对郭子仪鞠躬如仪,一向桀骜不驯的藩镇田承嗣就说“我的膝盖很久没有跪人了,今特为郭令公一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几近完美,实在称得上是人臣的典范、军人的楷模。

他身上的光彩太多太多,从历史上的角度而言,郭子仪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裴旻一直很好奇,也一直很期待,一个这样的男人,到底什么模样。

今日终于见到了

一米八的身形,古铜色的皮肤闪耀着健康的亮光,他或者算不上是英俊,但宽肩窄腰长腿,没有半寸多馀脂肪坚实贲起的肌肉,双目长而精灵,鼻正梁高,额角宽阔,国字形的脸庞,十足的铁血汉子,风采斐然。

在兵士中大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郭子仪沉稳谦逊的道:“国公谬赞了,子仪当不得如此赞誉。”

裴旻皱了皱眉头,心底徒然有些不舒服,但一时间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张说道:“裴公前日与我举荐子仪,某往兵部一查,却发现子仪正在京中任职。子仪取得武举异等之后,给安排在了左卫担任长上,现在是左卫执戟,随陛下一并来到了洛阳。”

裴旻用人识人的本事,张说原本只是耳闻,今日却真正见识到了。

裴旻自身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郭子仪不过是小小的左卫执戟。一个刚刚迈过九品芝麻官的八品绿豆官。还是武卒中最没前途的执戟,也就是拿着大戟站岗护卫的。

两人的身份差距不言而喻,但是裴旻却能慧眼识英才,能够在茫茫南衙禁军中准确无误的找出这个蒙尘的明珠。

这份眼力,委实了不得。

张说本就有些崇拜裴旻,这三下两下接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