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1(2 / 2)
而且李元纮不是逆臣,裴旻反感他只是政见与不同而已。
即便李元纮有过,到顶不过私德有亏,不应该需要贺知章以死明志,那么严重。
归根究底,问题应该还是在李隆基、杨婕妤、王鉷三人身上。
李隆基理性犹在,应该不是问题的源头,杨婕妤、王鉷才是关键。
“杨婕妤、王鉷”
念着这两个名字,裴旻心底是杀气是越来越重。
他用力拍了拍脸颊,想着贺知章与杨婕妤、王鉷之间会有什么往来。
王鉷是目前朝廷上的当红辣子鸡,一个人身兼十二要职,掌唐王朝的经济,手中权力一点也不逊色宰相。
但是礼部是庙堂上一个很特殊的部门。
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主要任务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以及一切礼数问题,至于国家事务重要决策,概不参与。
故而礼部的掌权者,不需要有多少治国能力,只要有足够的名望,懂礼法,明白一切章程规矩足以。
一直以来执掌礼部的多是那些老学究大儒,贺知章也是其中一列。
王鉷所掌控的行政职权与贺知章掌握的礼法,完全没有冲突的地方。
裴旻想了很久也实在想不到王鉷与贺知章能够起什么冲突。
至于杨婕妤
裴旻突然意识到杨婕妤的存在与礼部有着很深的联系。
作为出现在李隆基身旁最多的女性,杨婕妤的一切行径,离不开礼部的安排。
首先李隆基这个皇帝与王皇后的关系随着武婕妤的死,几乎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除了重大的事情,比如祭天祭祖,需要王皇后在一旁,王皇后就如不存在一样。
身为国后,本因母仪天下,却如给打入冷宫,这本就与礼法不和。
要是换做贞观朝,李世民敢如此,魏征的口水都能将李世民给淹死。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礼部、贺知章都未计较,也不至于这个时候拿来说。
但是杨婕妤跟着李隆基出入诸多场合,存在感不说四妃,两皇后都远远比不上,这也是于理不合的。
而且杨婕妤入宫才不满一年,已经升为婕妤。
唐朝后宫机制:皇后为上,母仪天下。次之是四妃,贵妃为尊,淑妃、德妃、贤妃三妃其后,视为四妃,正一品。再次之是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接下来就轮到婕妤,正三品。
杨婕妤是改嫁之身,短短的时间提升为婕妤,是天大的恩宠了。
不过这也不足以让贺知章以死明志吧
他记忆中的贺老哥,真不是这般迂腐的人物。
除非
裴旻忽然想到一点可能,杨婕妤不满自己婕妤的身份,想要向上爬。
位列九嫔,或者四妃
要真是如此,礼部应该不会同意。
可就算反对,还是不至于闹得贺知章以命对抗那么严重。
“到底什么原因”
裴旻觉得自己离答应已经有些近了,杨婕妤八成就是关键所在,但是他就是想不通贺知章到底知道什么,需要以命来捍卫。
“老哥哥,你到底知道了什么”
风雨会京师第十三章肃然起敬关键所在
裴旻百思不得其解,礼部到底有什么事情,值得贺知章以死明志。
直到翌日正午,孙周再次上门。
“有没有发现什么”
裴旻昨晚是一宿未眠,都在想着贺知章的事情,但由于缺少决定性的情报,一直想不透关键。
孙周这一来,裴旻迫不及待的追问着情况。
孙周也不墨迹,直接道:“一日时间,属下也查不到什么特别的消息。只是查到两件事情,值得注意。”
裴旻也知道这短短时间,确实有些紧了,只是这事关贺知章的性命,由不得他不着急,说道:“快快说来。”
孙周颔首道:“属下探出杨婕妤不但贪财,而且权势欲望极重。入宫时,因为杨婕妤身份不明,还是个寡妇,地位并不高,只是才人可没过多久,陛下就意图册封杨婕妤为婕妤,此事礼部还有不小的争论。但是高内侍特地找了贺尚书说话。不知他们说了什么,贺尚书最终默许了。”
裴旻点了点头,这点值得注意,但应该不是问题关键。
高力士与自己的关系不错,他特地出面显然圆了场,双方应该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难道杨婕妤小小的婕妤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还想向上爬
相当九嫔还是四妃
依照杨婕妤的脾性,还真有这个可能。
但李隆基应该不会同意。
九嫔还好说,四妃地位非同一般,作为仅次于皇后的存在。
皇帝侧立四妃需要举行特地仪式的,就杨婕妤还想上四妃
裴旻继续看向孙周。
孙周说道:“还有就是礼部主事徐铭告事假消失了”
裴旻立刻道:“快,细细说来”
他有预感,这个徐铭绝对是关键人物。
要是真的“告事假”,孙周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说出来的。
果然
孙周道:“这个徐铭是贺尚书特别提拔的,他是昔年徐有功的孙子”
一听到徐有功,裴旻心底不由生出一股敬意,当然对的不是徐铭,而是那个徐有功。
徐有功或许在后世名不经传,但是只要了解他的人,都会忍不住对之伸出大拇指。
作为一个方正不阿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