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盛唐剑圣 > 分节阅读 546

分节阅读 54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隆基很满意裴旻的反应,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帝,李隆基坚信一点,自己诚心以待,换来的必定是一片赤胆。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一章主动放权肺腑之言

封赏至此算是告了一段落。

至于钱财等封赏,自也少不了,但对于此刻的裴旻来说,早就是身外之物了。

此次朝会的重心就是封赏。

封赏过后,朝会也到了尾声。

不过裴旻在散朝之前,如约的向李隆基申请辞去了自己河西、陇右支度使、营田使的权利,并且辞退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的职位,说道:“之前军情紧急,是非常时刻。承蒙陛下重托,授予河西、陇右支度使、营田使以及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而今贼患已去,特请辞诸位,委任贤能担当。”

裴旻此话一出,再次让诸多文武讶然,均想不到在这时候,他居然没有趁势揽权,而是主动放权。

一时间,李元紘脸上甚至露出几分羞愧,觉得自己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宇文融是一如既往,眼中倒是露出一抹喜意。

李隆基怔了怔,作为一个心大的皇帝,他不介意忠于自己的臣子,手中有多少实权。

不过裴旻既然说到这事,也不好拒绝,道:“河西、陇右支度使、营田使朕应允了,但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依旧有爱卿担任。除了爱卿,朕可找不出第二人能够镇住西域诸王。而且阿拉伯此次虽为裴卿击败,但他们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由静远负责西域一切事物,朕也安心。”

这一任命,他没有给裴旻与百官说话的机会:因为他是唯一的选择。

裴旻自是无法拒绝。

接下来是李隆基为裴旻一行功臣设庆功大宴,四品以上的官员作陪,并且让梨园一众宴会献舞。

四品以下的官员,连作陪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将封赏的细节传扬了出去,在长安也引起了轰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来的长安话题风云儿早就一去不再了。

只有在裴旻打赢一次胜战,或者干成某件壮举的时候,才能听到一二。

但随着他此次入京,随着开元朝第一个异姓王的头衔,花落此间,顿成长安上下的谈资,诸多说书人发现大爷始终是大爷,一点没变。

宴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李隆基与裴旻独处的时候,李隆基不满道:“朕观静远在河西、陇右干的不错,此次西域大战,你调度有方,陇右、河西经济井然有序,还有西域的军屯,都干的异常出色。朕就记得一人,他叫什么来着,对,牛仙客。我看过他上表的清单,朕记忆犹新。他有过一次上书,朕记得清楚”

“月支钱五十六万三千六百二十一贯九文,米九万四千五百三十六石,他将钱粮供给的数字居然记载的如此清晰明了,让朕大吃一惊,是个人才。而且根据他统计的数据,静远在河西、陇右之地就筹措了八百万贯的军费还有十万石的粮草;军屯所得,更是达三十多万石,为朝廷节省了大半年的军饷以及四个月的粮食供给。”

“在这方面,历代支度使、营田使都比不上你,跟你一比,那些原本的干吏,一个个都成了废材了,朕觉得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裴旻摇笑道:“这也是陛下恩威所致,与臣没有多少关系。凉州、陇右一地是我朝仅次于京畿、洛阳的经济商业圈,与京洛不同,京洛四通八达,连接华夏各地。即便失去西域商途,依旧有着诸多的商业渠道。就算失去西域商道会伤筋动骨,也伤不了根本。”

“凉州、陇右的商圈却不一样,他们能够取代太原、河北靠的就是西域跨国贸易。一但西域商途受到波及,他们的生意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商人,精着呢,我这边能不能取胜,与他们的生意完全连在了一起。问他们捐献一些军费,只要不是傻瓜,都愿意出钱出力。”

李隆基道:“那也是静远让他们信服所致,他们相信静远能够取胜,才会慷慨解囊。换做别人,未必要得到那么多钱。”

裴旻也很会说话,道:“还是是因为臣的背后有大唐有陛下,没有陛下在后面支持,他们哪来的信心”

“这倒是”李隆基很不要脸的一口承认了下来。

裴旻缄默了几秒钟,说道:“另外臣还有一点顾虑,朝中有一些官员反对外臣势大,他们的理念陈旧,但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故而相比全盘反对他们的观点,臣更加希望寻得一个折中的方法。目前没有一个好的对策,但维持将相和是其一,其二臣也不希望见到边帅将军、粮、财三权死死握在手心。臣始终相信边帅对陛下的忠心,但人各有志。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一些宵小,即便是贞观朝,依旧有侯君集谋反一事。将边帅的权力,由粮、财分割开来,能够有效的防备这点。”

他这一番话,完全是针对安史之乱有感而发的。

李隆基太相信自己了,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一个个骄兵悍将,故而为了军功,毫无节制的放权。

这才让安禄山有了崛起的机会,不然凭借一个安胖子,焉能挑动天下大乱

为了不重蹈覆辙,裴旻除去了杨国忠,控制住了李林甫,还将杨玉环接到了凉州。

唯独安禄山还不知所踪,这安胖子不除,裴旻心底难安。

尤其是李隆基已经不是早年的李隆基了。

即便是裴旻自身也感受的到,现在的李隆基倾向于无为而治,放权于大臣,而自己抽得空闲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此裴旻也有心无力,李隆基就是这个性格。

裴旻也只能劝说,并不能强迫他改变。

历史上任何一个意图强迫皇帝干某件事的臣子都没有好下场。

哪怕是寇准这样的名臣,也是蒙冤遭贬,最终客死雷州。

李隆基也能体会裴旻的用心,感慨道:“满朝文武,唯静远一人有此觉悟,不计价在乎个人得失,一心为朕着想。不过静远这是多心了,朕威加四海,天下臣服,万众归心,就不信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胆敢防反朕”

裴旻心底吐槽:“这fg立得,何来的自信”

他闷声道:“只是怕个万一”

李隆基也知裴旻好心,一口应诺道:“朕会注意的。”

风雨会京师第二十二章来至首相的赔罪

李隆基到底听没听进去,裴旻真不知道,但现在唐王朝的局面比之历史上要好上千百倍。

唯一的弊端就是王鉷与杨婕妤。

此二人的威胁固然比不上李林甫、杨国忠,但也不能任由他们恣意妄为,将大唐的大好山河葬送了。

庆功宴在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举行。

花萼相辉楼是兴庆宫里特别的一个建筑,因李隆基的地位是受长兄宁王李宪,次兄李捴辞让而得的。

为了感念哥哥的德行义举,继位以后,李隆基在兴庆宫里专门为他们弟兄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他携弟兄们时时登临,一同奏乐坐叙,一起吃饭、喝酒、下棋,赠金银丝帛取乐。

在这花萼相辉楼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床,一个超长的枕头和宽大的被子,就是给他们五兄弟一并同塌而眠,同枕而睡的。

但是随着老二李捴的早亡,老四李隆范的病故,花萼相辉楼渐渐不复以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