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7(2 / 2)
裴旻并不喜欢郭子仪,但是郭子仪的才干是毋庸置疑的。
如他那般人物,若是因为张说与李元紘的党争而受到压迫,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元纮还真听过郭子仪这个人物,张说当初受难,郭子仪多方奔走,以至于得罪了王鉷,给王鉷使人罢官了。
“世人谁不知郡王用人识人,天下无对。这个郭子仪能得郡王屡次推荐,其人其才,可见一般。回头在下令吏部寻郭将军履历,为其官复原职。”
他是当朝首相,提拔郭子仪那是一句话的事情,甚至都无需经过李隆基的同意。
至于会不会得罪王鉷,李元纮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卖裴旻一个面子,远比得罪王鉷更要划得来。
何况现在他们跟王鉷,已经撕破了颜面。
看着与裴旻谈笑欢快的李元纮,不远处的王鉷心中充满了忌惮,也有一种挫败感。
经过今日封赏,王鉷意识到自己与裴旻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差距短时间是不可能弥补的,对于这种人物,自己要做的是,就算不得罪也不能与之为敌。
毕竟裴旻真正的根基在河、陇、西域,与自己完全无关联。
李元纮才是眼下的大敌,不将之打压下去,自己掌控不了左右朝局的权势。
可是裴旻偏偏挡在了他的面前,阻挡了他前进的道路方向。
那种无力,衍生出了更多的嫉妒,生出了一种要将那高高在上的存在,拉下神坛的渴望。
将他拉下来,然后自己站上去
王鉷看着那一桌两人,又瞄向了另一桌,眼中杀机显现。
宴会至半夜方才结束。
裴旻与李隆基、李元纮同一众官员道别,快步来到贺知章的身旁。
“贺老哥,我们一同回去吧”
贺知章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自然也在宴会的行列中。
裴旻绝口不提前日之事,两人一并出宫,沿途说着闲话。
离开兴庆宫的路,只有一条,所有官员都聚在一起离去。
直到出了兴庆宫,才各自四散离开。
但无一例外,离去的官员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多都来与裴旻道一声别,获取一个眼缘。
裴旻住的地方与贺知章同在一个方向,但并不同街共路。
一起走了两条街,只余他们两人与各自的护卫小厮。
贺知章与裴旻并骑而走,轻声说道:“老弟可知身为人臣,三大忌讳是什么”
裴旻默然不言。
贺知章接着道:“人臣三大忌,功高震主、权大压主、才大欺主。对为君者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这样一个人物在,纵然老弟无野心,满朝文武会怎么看呢陛下对静远是信任有佳,可人固有一死。万一陛下去世,新皇登基。他能够如现今陛下一般,对您一如既往”
“老弟不过三十五,还不满四旬,已经位极人臣。门生故旧遍于天下,绝非一句空话。若是奸的,自然是天下之大害,若昔年王莽。若是忠的,也是大大的不妥,就如汉时霍光。对于当前局面,老哥哥才疏学浅,全然看不明白未来。老弟才华胜老哥哥千百倍,老哥哥相信你一定会寻得万全之法。”
贺知章是一个正统的文人,而且还是礼部官员,持身自正。
所谓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君臣犹在父子之上。
身为臣子,焉能讨论君主的身后事
贺知章身为礼部的执掌者,这点道理焉能不懂
便是因为太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贺知章才会说这话,显是真的关心裴旻的未来。
裴旻能够感受贺知章的关爱,笑道:“老哥哥放心,这些我有所考虑。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而已”
裴旻将贺知章送回了府邸,方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贺知章回府之后,心腹管事上前来轻声说道:“老爷,小唐来了,正在书房等着老爷。”
贺知章点了点头,肃然的大步走向了书房。
“老爷”
小唐是一个年轻的后生,贺知章心性豁达,是那种不在乎自身官职大小,不拉帮结派,怡然自得的神仙人物。
贺知章手上也没有隐形的实力,小唐就是贺府的一个家丁,因为人忠臣勤快给贺知章调去洛阳寻找徐铭的踪迹。
“怎么样了可找到徐铭的下落了”
贺知章紧张的追问着。
徐铭的父亲是他的至交,万一因为他的问题,令得自己的老友痛失爱子,罪过可就大了
贺知章自己都没有想过事情会闹得如此大。
当初李隆基册封杨妃为杨婕妤的时候,贺知章反对过。
杨妃冒出来的太突兀,身份背景什么的都没有了解清楚,短短的时间就升为婕妤。
这与礼制是完全不和的,固然在高力士的劝说下,他选择了妥协。但心底终究有个疙瘩,很不是滋味。
就如裴旻评价的一样,贺知章并没有悲天悯人之心。
他为人旷达不羁,清新潇洒比起世间俗世,他更喜欢喝酒玩乐,与酒友一起潇洒山林。
但是在他权值之内的事情,他会处理的妥妥当当,绝不尸位素餐,辜负这一身的官皮。
杨妃秉性恶劣,贪财霸道,获得帝宠,成为婕妤之后,在长安纵容自己的兄弟胡作非为,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
而且杨婕妤还有晋升四妃的意图。
贺知章无法坐视不理,四妃指贵、淑、德、贤。其中贵是尊的意思,是指人的心灵境界高尚尊贵,值得尊敬。至于淑、德、贤,更不用说,字面含义。
杨婕妤为人哪有资格能当“贵、淑、德、贤”这四个字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