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暗战交织:权谋、婚宴与血色棋局(2 / 2)
"
赵天宇闻言,立即让侍者换上了珍藏二十年的茅台。
他亲自为在座众人斟满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水晶杯中荡漾。
"这杯酒,敬我们天少和敖少。
"他举杯环视众人,声音因动容而略显低沉,
"看到好兄弟找到人生归宿,比我谈成百亿生意还高兴。
"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化作了心头的暖意。
话题很快转向国内发展。
贺拥天提到,在李天啸、贺罡等七位核心领导人的通力合作下,祖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从量子计算机到可控核聚变,从深海探测到太空站建设,一个个重大科技突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赵天宇深有感触地点头——即便远在纽约,他也能清晰感受到这股崛起的力量。
曼哈顿的金融精英们开始主动学习龙族文化,华尔街的投行争相设立龙族业务部,就连那些傲慢的常春藤教授,在讨论全球经济时也不得不将龙族因素放在首位。
"你们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
"李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现在美国最顶尖的实验室里,三分之一的研究员都是我们的留学生。
"
他举了个例子,上周麻省理工有个纳米材料项目取得突破,团队领头的正是国内排名第一大学毕业的博士。
贺念慈接过话茬:
"我在一篇看到的报告显示,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两千多名海外高端人才回国效力。
"
她骄傲地挺直腰板,
"现在那些西方媒体再也不敢用'山寨大国'来形容我们了。
"
江洁思轻轻摇晃着红酒杯,补充道:
"我在剑桥的导师上个月还发邮件,说想来我们国家考察我们的数字经济模式。
"
她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要知道三年前,他可一直认为我们国家只会模仿创新。
"
赵天宇望向窗外,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车灯宛如银河倾泻。
他想起上周在纽约第五大道,那个向来趾高气扬的奢侈品店经理,突然用蹩脚的国语向他问好的场景;想起华尔街日报头版那篇题为《龙腾世纪》的专题报道;更想起那些曾经对龙族人爱搭不理的政商名流,如今争相递名片的谄媚模样。
这一切变化,都让他胸中涌起难以言喻的自豪。
"来,再干一杯。
"赵天宇再次举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敬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敬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缔造者。
"
水晶杯相碰的清脆声响中,窗外的京城夜景愈发璀璨。
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席间的气氛原本热烈融洽,水晶杯中的酒液在灯光下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当赵天宇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中东局势时,餐桌上突然出现了短暂的静默。
贺拥天手中的银质餐叉悬在半空,与瓷盘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李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诧异;就连向来健谈的贺念慈也放下了红酒杯,若有所思地望向赵天宇。
"天宇,
"贺拥天缓缓放下餐具,眉头微蹙,
"天门作为地下世界的势力,怎么突然对国际政治这么上心了?
"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如炬地盯着赵天宇,试图从这位老友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赵天宇从容地抿了一口红酒,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商业微笑:
"天少多虑了。
"他转动着酒杯,让酒液在杯中划出优雅的弧度。
"天门在中东有几个重要的能源项目,现在战火一起,每天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
"
他故意叹了口气,
"你也知道,我们这些黑道,最怕的就是政局动荡。
"
这个解释看似合理,却让李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违和感。
作为国内至尊之子,他太清楚国际能源市场的运作规则了。
"宇少,
"他谨慎地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
"据我所知,中东地区的能源项目都有完善的战争风险对冲机制。而且...
"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以天门现在的体量,这点损失应该不至于让你如此挂心吧?
"
赵天宇轻笑着摇摇头:
"敖少不愧是行家。不过...
"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定格在窗外璀璨的夜景上,
"有些损失,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
江洁思第一个站出来发表看法:
"说起来,这次冲突确实蹊跷。我父亲在军科院的老友说,双方开战的时机和方式都很反常,就像...
"
她斟酌着用词,
"像是有人在幕后刻意推动一样。
"
贺拥天接过妻子的话头:
"情报部门也有类似研判。这次冲突爆发得太过突然,连我们的预警系统都没能提前捕捉到征兆。
"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赵天宇,
"而且交战双方都表现出了异常的...执着。
"
"战争从来都是平民的灾难。
"李敖突然出声,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激动。
他摘下眼镜,用丝质手帕缓缓擦拭镜片,这个动作掩饰着他微微发颤的手指。
"上周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已经有超过二十万平民流离失所。
"
他的目光扫过餐桌上精美的菜肴,声音愈发低沉,
"而我们现在还能够在这里享用着人均五千的晚餐。
"
这番话让在座众人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