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六十七章 倒霉的是朝鲜(1 / 2)
开京。
李成桂看着曹敏修派人送来的文书,还有一袋子铸铁碎片、铁珠,目光中的疑惑胜过恐慌。
屏退左右。
李成桂看向崔莹、杨伯渊,开口道:“证据在这摆着,你们怎么看?”
崔莹的老脸尽显沧桑,张开漏风的嘴,缓缓地说:“这些证据是从尸体里挖出来的,不是遗留在外面,说明确实有人手持火器攻击了金州。金州并非小地方,为了防备倭寇,朝廷在那驻扎了五千军。”
“可此战之后,金州守军一部被歼,大部被俘虏带走,连同城内青壮。其他地方看到烽火之后赶赴而去,却也只是追到了海边,没有发现离海的船队。”
杨伯渊看向崔莹:“这里没有其他人,门下侍中何不直接点明?”
崔莹顿了顿手中拐杖:“大王,此事极是矛盾,从火器来看,动手之人必是大明,不管是挂着骷髅旗的陈祖义海贼团,还是大明水师,只有他们能拿出这般火器。”
“可若是说是大明人干的,此事又明显不对劲。大王知道,陈祖义其实就是顾正臣,顾正臣如今刚经历过一次与元廷的大战,而且他还负责征调无数百姓服徭役,确保大军北伐物资供应充足。”
“按常理推测,此人在这个时候,绝不可能离开大明,更犯不着来到我朝鲜沿海出手杀人。另外,在元廷派使臣前来让大王配合他们混乱辽东时,大王斩杀了元廷使臣,对大明臣服之心日月可鉴。”
在朝鲜没犯错,没对不起大明的情况下,顾正臣怎么可能放下大明的北伐大事跑到朝鲜杀人?
完全没动机啊。
杨伯渊拿出舆图,指了指金州方向:“大王,倘若是大明所为,臣不认为他们会选择金州,这里处在我国南端东部,与对马海峡相对较近。若是大明所为,他们为何去庆尚道,去全罗道岂不是更为便利?”
“退一步,明军水师的实力我们是见过的,以他们的本事,连开京守备都不是其对手,他们若是想要杀人放火抢掠,为何不干脆来开京,反而去了不起眼的金州?”
反正都是抢劫,而且大明有的是本事来开京,干嘛不一次到位,索性将李成桂绑了去,再勒索个几十万两、上百万两,岂不是更好?
就是干死了李成桂,弄乱了朝鲜,对大明也没什么损失嘛,他们要抢什么,都能抢走。
金州?
那里虽然算不上穷困,可也远谈不上什么富裕,百姓都很少,还不到两千户。
那地方,费力吧啦,有什么好处?
抢掠所得,够不够他们出征的费用,够不够他们使用火器的成本?
大明出手,不合理!
李成桂站起身,呵了两声:“你们啊,都没看到最重要的消息,这文书里,什么最重要?是出现了火器,是死了多少人吗?是他们下海了吗?不,最重要的是,他们带走了军士与青壮!”
“可以肯定,这些人袭击金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人口。这一点,顾正臣不会做,大明也不会做!所以,现在有个麻烦的推测——”
崔莹老眼微眯:“大王想说,袭击金州之人是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