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关于新区的问题(1 / 2)
第二天,天色微明,陆江河便已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精神为之一振。
在文兴海亲自过问和强力推动下,联合督查小组的组建速度快得惊人。
短短一天之内,来自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城建局、国土资源局等核心部门的四十多名业务骨干,便全部到市政府办公厅报到。
这些人,都是各个单位里最懂行、最较真、也最难缠的“刺头”,如今尽数归于陆江河麾下。
督查小组成立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市政府一号会议室召开,气氛肃杀。
陆江河没有讲任何一句官样文章的开场白。
他直接公布了三条铁的纪律。
第一,督查期间,拒绝听取任何形式的情况汇报,所有问题只对督查组负责。
第二,所有调查,只看原始档案、只查原始单据、只问一线经办人。
第三,工作地点,不在市政府,就在江南新区。
话音刚落,他便宣布散会,要求所有人即刻出发,直接进驻江南新区建设指挥部。
这一连串雷厉风行的安排,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窒息般的压力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这已经不是督查,而是带着尚方宝剑的进驻式接管。
当天下午,数辆中巴车组成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开进了那座孤零零立在荒地上的指挥部大楼。
按照陆江河连夜开出的清单,八年来所有项目的立项文件、会议纪要、招标合同、财务凭证、工程图纸、验收报告,如雪片般被送进了督查组临时征用的会议室里,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指挥部大楼三楼的灯光彻夜不熄。
陆江河带着这四十多号人,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将江南新区八年积弊的数据台账,一张张、一笔笔,彻底翻了个底朝天。
四十多名业务骨干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因为清查的结果,远比陆江河最坏的预想还要触目惊心。
这不是烂摊子,这是一整个被蛀空了根基的危楼,外表还刷着一层光鲜亮丽的油漆。
最初发现的那些台账数据矛盾,在这座巨大的迷宫面前,简直如同儿戏。
问题不是多,而是无处不在。每一本账册,每一份合同,每一张图纸,都像是一块拼图,当它们被勉强拼接在一起时,浮现出的不是江南新区的宏伟蓝图,而是一头吞噬了八年光阴与数十亿资金的恐怖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