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北归(1 / 2)
散去那把水流长剑,宁远一步跨出青峡岛,再一落地,便出现在池水渡口。
见到等候在此的崔瀺。
老人立即作揖道:“多谢宁剑仙为我小师弟护道一场。”
宁远袖袍一招,阴风阵阵,一尊阴物飘荡而出,又被他在身后踹了一脚,当场摔了个狗吃屎。
宁远脸色不太好看。
他说道:“我这辈子,还是头一次以德报怨。”
崔瀺笑道:“其实已经很多次了。”
去往青峡岛之前,宁远答应了他一件事,就是在斩杀顾璨过后,留他陈平安一命,并且撂上几句话。
那几句话,对陈平安来说,尤为关键,只要他能想得通,面对这桩惨事,道心也不至于破碎。
自碎文胆,注定做不成读书人,将来却未必不能当个大剑仙。
崔瀺想了想,纠正道:“其实没有以德报怨,你只是在自保而已,杀了陈平安,对现在的你来说,只有坏处。”
宁远淡淡嗯了一声。
是此理。
无论如何,除非陈平安对他拔剑,不然的话,宁远都不会宰了他。
没办法,天外还站着个持剑者呢。
他可以不怕死,但不能拖剑气长城跟着下水,一旦走到了最坏的一个局面,后果如何,谁也说不准。
眼见崔瀺将顾璨魂魄收入袖中,宁远皱眉问道:“国师大人,会如何处置这小崽子?”
“你想如何?”崔瀺笑问道。
宁远说道:“捏死算了。”
老人微微摇头,“便宜他了,顾璨将来还有作用,暂时留着好了。”
宁远神色更加不悦,“难不成还送他去投胎转世?”
崔瀺再度摇头,“不会。”
略微思索,老人道明实情,“很早之前,我曾书信一封,去往中土白帝城,与那魔头巨擘定下了一件事,
大概就在这几年,郑居中替我做成一件事后,会来登门找我,从我这边,带走一位嫡传弟子。”
宁远皱眉道:“凭什么?”
“合着书简湖千千万万的枉死之人,最好的下场,就是转世轮回,而这个小崽种,不死也就算了,居然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十四境修士的弟子?”
年轻人头一次,对眼前的崔瀺,大骊国师,多了些许厌恶。
崔瀺笑了笑,解释道:“放心,郑居中你没见过,为人什么的,更加不清楚,总之我可以撂个准话,顾璨的下场,绝不会很好,绝对会很差。”
“况且如果你现在杀了他,我与郑居中的这个约定,就算是食言了,将来找上门问罪,又是个大难题。”
宁远淡然道:“我自会兜着。”
崔瀺故作好奇,“年轻人,哪来的底气?”
宁远说道:“我站在这,就是底气,崔国师,你的那些谋划,该怎样,就怎样,但是不能挡我的道。”
男人伸出一手,“将顾璨的魂魄,剥离出七魄,交给我,剩下的三魂,随便你处置。”
“还有,倘若以后郑居中来找你要人,发现他的嫡传弟子,少了点什么东西,你崔瀺要是兜不住,就让他来找我。”
崔瀺笑眯眯的,又问,“能在文庙眼皮子底下,跻身十四境,修建白帝城,城内竖立‘奉饶天下先’的大纛旗,屹立三千年而不倒……
这样的一个魔道巨擘郑居中,对你来说,当真没有丝毫忌惮?”
一袭青衫背剑,神色如常,没有任何变化,淡然道:“头衔再多,不还是个十四境?”
“十四境就归我管。”
“现在管不了,那就以后管。”
“杀谁不是杀,白帝城矗立三千年,难不成我剑气长城,就差到哪去了?”
崔瀺抚须而笑。
宁远当场破功,无奈道:“国师大人,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了,还要来问我道心,至于吗?”
崔瀺说道:“错了,并非道心,而是剑心。”
在儒衫老人眼中。
眼前之人,一颗剑心,尤为纯粹。
一往无前。
“走吧,去见见那位陆掌教,做完书简湖最后一件事,你就可以走了,早点返回大骊,早点跻身上五境。”
宁远开了个玩笑,“国师替我承负天殛,我又从无境变作有境,实力大打折扣,这算不算跌境啊?”
老人点点头,“大概是吧。”
两人跨入洞天界壁的瞬间,消失不见。
……
青峡岛。
今夜的春庭府,尤为漫长。
在那男人走后,宅子鸡飞狗跳,一位府邸大管事,得知魔头顾璨已死,那头蛟龙也未能幸免后,集结了一大拨手底下的开襟小娘。
倒不是要反客为主,她们自认没有那个本事,毕竟里面还有那个姓陈的账房先生,这伙儿开襟小娘,开始在春庭府到处“串门”。
搜刮一应物件,专挑金银细软,除了这些,不少人竟是还搜出了几颗神仙钱,或是什么“烫手法宝”。
拿着这些值钱物件,想必只要离开了书简湖,不贪心,跑去寻常县城,足以一辈子衣食无忧。
墙倒众人推。
如今的书简湖,只说青峡岛这边,早就成了一盘散沙,刘志茂被一个书生活生生打死,其余的那些供奉客卿,九成九也都死了。
哪怕是供奉之下的洞府、观海两境执事,也死了大半,到处都是血腥气,多年聚沙成塔,一朝崩塌散尽。
春庭府这间宅子。
外头的吵吵闹闹,陈平安不予理会,好半晌回过神来,少年踉踉跄跄爬起身。
看着门外的一地碎肉,失魂落魄。
顾璨死了。
就这么死了,被人剥离魂魄,一巴掌把肉身打了个支离破碎,下场凄惨无比,撒的到处都是。
陈平安又转头望了眼屋内。
之后的他,做了两件事。
将那些稀碎尸身,一一拾起,注定是无法拼个完整了,便只能装入咫尺物中,等到返回家乡,再去老瓷山那边安葬。
返回屋内,仔细查看婶婶的气息,喂她吞服下一颗镇定心神的丹药后,将其背在身后。
到了青峡岛渡口,牵来一条小楼船,陈平安带着妇人,就此离开书简湖。
不知为何,顺风顺水。
加上陈平安动用修为,不到三个时辰,这艘楼船就抵达了池水城,登上岸边,陈平安没有停留,继续背着妇人,进南门,过北门。
此后开始御剑。
天光大亮之前,陈平安抵达石毫国一处无名渡口,与藕花福地几人碰面后,马不停蹄,乘坐渡船,一路北上。
最近石毫国战事严峻,本来许多的渡口,都已经停用,能乘坐渡船,陈平安还花了大价钱,直接包了下来。
将婶婶安顿在一间厢房后。
陈平安走出门外,盘腿坐在船尾,神色不悲不喜,就这么望着极远处,好像打算再多看一眼书简湖。
一名矮小老人来到他身边,正是扈从之一的朱敛,金身境武夫。
朱敛笑问道:“看公子形神憔悴,想必这趟书简湖之行,不甚圆满?”
陈平安点点头,又摇摇头,好似不太愿意多说。
朱敛也不会自讨没趣,随意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许久。
陈平安忽然转过头,面向老人,将书简湖之事,里里外外,原原本本说了个清清楚楚。
最后陈平安问道:“朱敛,你觉得,我以往的行事为人,是不是伪善?我包庇顾璨,此举,又是不是天怒人怨?”
朱敛想了想,先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公子,关于伪善这个字眼,说法太多,真要去严厉评判……
依我来看,哪怕是中土文庙,那些被搬上神坛的儒家圣贤,也没几个是有纯粹善心的。”
“换一个说法,读书人不是讲究一个修身齐家,君子论迹而不论心吗?所以这样一看,其实这个伪善界限,又低了好几个层次。”
陈平安摇摇头,“可我包庇顾璨,就算论迹,也是犯了规矩。”
朱敛毫不客气,附和道:“是此理,公子身为儒家子弟,亲近之人犯了错,如果还网开一面,这不就是已经自毁道德根本了?”
“人有亲疏,很正常,为何换成公子,就这么难以做出决断?很简单,因为公子是文圣一脉,
在这个前提下,公子不杀顾璨,这也就罢了,人之常情,可旁人占着大义来杀他,公子都还拦着……”
陈平安呵了口气,“是我错了。”
朱敛笑问道:“之前听公子说,你已经自碎文胆,并且扬言不再是文圣学生了?”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承认,“不是学生,是弟子,但其实并无差别,偷换概念罢了,只是从今往后,我再如何读书,怕是也温养不出一个本命字。”
少年眺望远山,一脸茫然,“朱敛,你觉得,以后的我,该如何做?该去走哪条道?”
朱敛沉吟道:“或许公子可以学一学那个宁姓剑仙,做个如他、如我、如千千万万凡夫俗子的……纯粹的人。”
“不拘泥于书上道理,只管心底深处一盏灯,是非好坏,自我决断,得那真正大自由。”
陈平安默不作声。
朱敛笑问道:“公子依旧耿耿于怀?”
“那不妨将他暂时视为假想敌,稳固剑心,待得将来,时机一到,再打着报仇名号,与他问剑。”
朱敛提醒道:“不过公子切记,找他问剑论生死,不可搬用大义,只可用私仇,因为大义在宁远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