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1 / 2)
除此以外,长腿的那些不止要硬化堤坝,还得架设防逃围网。
后世最常用的,自然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塑料网片。
放在这个年代,就更不是自己轻易能够弄到的。
很多四合院小说里面,猪脚搞后勤就大举建农场修大棚,为了弄点儿塑料薄膜大显神通。
这是真的不考虑自有国情啊。
说到暖洞子或者温室大棚,就不得不提到四季青。
要是长三角地区,听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杭城的四季青服装市场。
不过换成四九城人的第一反应,就成了四九城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
就是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那句“北方强盗有米丘林,我们有四季青李墨林”里面提到的四季青。
可以说,整个五六十年代,四季青都是四九城最重要的蔬菜基地。
最高峰时,四九城里的蔬菜有七分之一都来自四季青。
这两年,四季青合作社应该也快成立了。
不过就算他们,保护地栽培都只能使用昂贵的玻璃修建温室,而不是选择更轻巧的塑料布。
你一穿越者真的能比市劳模,屡次被核心领导层接见的合作社负责人还牛逼?
事实上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内能找到的农用薄膜,也只有蓝绿色的塑料布——也就是聚氯乙烯薄膜。
这东西不止分量重,价格贵,还有老化快,耐候性差的缺点。
就这样数九寒天,聚氯乙烯薄膜会变硬变脆,甚至用手都能掰碎。
就更不用说冬天大风吹着,雪压着,很容易就破了。
另外就是暴露在阳光下,聚氯乙烯里面的塑化剂很容易析出,原本透明的塑料布就变成不透明的乳白色,透光率急速下降。
这东西实在不算是保护地栽培的好选择,所以这个阶段国内的农用大棚真的寥寥,实验性质多过实用性质。
实际上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外部的国际环境改善。
引进了先进技术,这才生产出更好的农用薄膜,真正促进了保护地栽培的发展。
到了八二年,全国塑料大棚的面积迅速突破两万亩。
自此反季节蔬菜才真正地端上了普通人家的餐桌。
想到这里,李想国也不由得叹息,看来真正的旱育稀植技术,也只能推迟到那时候再说了。
就是不知道等到那时候,老家村里还剩几个知道自己的人。
只怕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另外就是原来的发明人这时候应该也已经总结完经验了,自己还真能恬个逼脸去盗取别人的成果?
估计之所以这时候推出,不排除也是受到农用薄膜不给力的拖累。
人家劳模都不考虑塑料布,自己一屁孩子,就别惦记网片了。
再想想别的穿越者,李想国都觉得心塞。
人家动不动就能掏出火腿肠、要么就是棒棒糖。
甚至,有些穿越者还在家里吃方便面。
别的不说,就火车上泡面味道都能传出去几节车厢。
就是不知道他们吃泡面的时候,有没有人敲门。
“某某开门,我是你秦姐,我太可怜了……”
“大孙子,我是你祖宗啊,你吃什么这么香?”
“吃好东西都不给院里孩子、老人送一点,院儿里尊老爱幼的传统你是不是忘了,今年的文明大院称号还要不要了!”
……
当然,你要说棒棒可能是木头、竹子、纸棒……
塑料袋料包人家都收到空间里了……
……
那随你高兴吧。
毕竟除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四合院小说里最不值钱,比厕纸出现次数还多的大白兔,冠生园都得提前十几年,常年给穿越者备上几万吨货存着。
要不然,随便一个猪脚要么签到,要么商城,要么简单地去供销社,动动手指张张嘴就是几斤。
没这么多货,那不是让外挂背锅,全都只能得个恶意差评吗?
政务院召开紧急会议。
粮食局领导:“别提了,昨天印刷厂给我们送来几万箱的粮票、肉票、面粉票,不知道这是干啥的。”
商业局领导:“卧槽,我们昨儿也收到几万箱的工业券、自行车票、手表票……,到现在还没整理完呢。”
政务院领导大怒:“哪个孙子瞎几把搞,这些东西是干啥用的?去查查,谁干的,要干啥!”
至于真的用棉线织网,李想国是真不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