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太平盛世!消息,震惊的老朱!(2 / 2)
图兰帝国边境的明军营寨,会盟已经约束,条约正式生效。
老朱亲自遂各个新成立的国家的国君离开。
临别之际,一个新国家的国君对老朱道:“无上皇率领大明天军,是要一路向西,直抵欧罗巴的吧?不过,我听说,已经有一位大明的王爷,早就率领船队到了那里。”
老朱惊讶无比,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那名国君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听到远游的商人,传回来的零散消息。”
“据说,有一位自东土大明而去的王爷,在欧罗巴的威尼斯城登陆。”
“那位王爷的儿子,还迎娶了威尼斯公爵的女儿,并与威尼斯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
“自那之后,那位大明的王爷,就在欧罗巴定居了下来,并不断扩展其家族势力,生意做得非常之大。”
“听说,没过多久的时间,那位王爷便已经成了整个欧罗巴最富有的人。”
“他们家的财富是如此之多,家里的珍宝即使用马车去运,也得运几千车。”
“黄金在他们家,连泥土都不如。”
“他们家的富饶,让欧罗巴的国王都自惭形愧。”
“欧罗巴各地,都流传着这位大明王爷的传说和故事。”
老朱连忙问道:“消息属实吗?可知那个大明王爷叫什么名字?”
说话的国君摇了摇头,道:“钦察汗国与西方的欧罗巴诸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我们的骑兵曾征伐过那里,后来才停止西征。”
“可我们双方的仇怨已经结下。”
“故而,一直以来,我们之间的交往其实也极少。”
“这些消息,是一些远游的商人传回来的。”
“但敢去那边做生意的商人,也极其稀少。”
“此类消息,多有谬误。”
“关于大明王爷在欧罗巴的消息,是不是准确,我也不敢保证。”
老朱顿时有些失望,但想想也属正常。
对于大明而言,钦察汗国已经是极西边的国家了。
但对欧罗巴诸国来说,钦察汗国仍然在遥远的东方。
而且,在这个时代,哪怕是两个相邻的国家,一旦为敌,断了正常的商贸和交往,彼此之间也绝对谈不上熟悉。
就好像以前的大明,和草原帝国也算邻居,但草原帝国发生的很多事情,大明境内的人,往往毫无所知。
高丽之类的邻国就更不用说了。
若不是朱允熥远征倭国,平定女真三部,让高丽主动来朝,与大明签订条约,双方之间的条约一下子变得密切无比,放在以前,高丽改朝换代,大明也许都得过几年的时间才知道。
原来的钦察汗国与欧罗巴众国的关系,可比以前的大明与高丽的关系,还要恶劣得多。
他们之间,也能有多少消息互通呢?
“哦,我想起来了。”那名国君忽然开口道:“大明王爷的名字,好像叫‘朱棣’?”
“对,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他滔滔不绝的说着,浑然没有注意到,一旁的老朱,已如遭雷击,愣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
朱棣?
咱的四子朱棣?
他还活着?
在欧罗巴,还成了欧罗巴的首富?
这个消息对老朱来说,冲击实在太大了。
老朱对朱允熥推行新政,一直都是全力支持的。
特别是亲眼看到大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衣食无忧;看到大明军队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对于一个曾经讨饭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事,比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更重要。
对于一个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也没有什么事,比帝国雄霸天下,威震八方更重要。
而朱允熥通过新政,通过科学发展,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的大明,拥有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象的强大国力。
要不然,老朱今天也不会带领军队,万里西征。
若还是以前的大明,没有先进的火枪火炮,那远征所需要的军队就不是一两万人马,而是几十万大军。
大明的国力,绝对负担不起。
能平定西域,几乎就是极限了。
大明今天的强大,都来源于新政。
老朱当然支持新政了。
但有一条,老朱内心始终是很纠结,甚至是很痛苦的。
那便是让大明的皇室宗亲全部出海。
虽然老朱也同意这一项国策。
让儿孙们都像几千年前的周王室分藩的诸侯一般,去海外开拓。
但这是为了大明千秋大计,不得不做的牺牲。
在老朱的心中,对儿孙始终是不忍,更不舍的。
要知道,老朱对于自家的儿孙,素来是宠爱有加的。
哪怕他们犯了滔天大罪,也舍不得对其重罚。
在这一点上,老朱与那些能“一日杀三子”的薄情帝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是一个极为重情重义的君王。
一个将儿孙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老人。
想到自家儿孙出海,面临着凶险的海波,各种莫测的危机,在蛮荒之地艰难求生,老朱的心就一阵阵生痛。
侍候他的内侍都知道,无上皇最怕听到的消息,就是海上风浪又击翻了某艘巨舰,或是某个船队全部覆没之类的。
一旦听到这样的消息,无上皇会连续几天都闷闷不乐。
身边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大发雷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