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老朱的决断!西行之路!(1 / 2)
老朱带领大明军队远征西方,一方面固然是存着和孙儿较劲,不服输的念头。
另一方面,老朱也是希望能从陆地上打通通向遥远的欧罗巴、昆仑洲的通道。
在朱允熥呈上来的地图上,这一带几乎占据了整个蓝星的绝大部分的陆地面积。
如果这条陆上通道全部打通的话,那自己与远在海外的儿孙,就能重新建立起联系。
这是老朱潜藏在心底的愿望,只是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过而已。
而今,骤然听到了自己儿子的消息,还是他极为宠爱的第四子,老朱又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你真的确认他叫朱棣吗?”从呆愣中回过神来的老朱,猛地抓住眼前这位君主的双臂,摇晃着他的身体追问道。
老朱身体已然激动得在颤抖。
见到大明无上皇这般反应,顿时将这位君王吓了一跳,连忙结结巴巴地回应道:“我……我……我只是听到一些传闻而已,这消息是真还是假,我真不敢确认。”
“应该就是他了,就是我儿朱棣!”老朱激动大笑道:“不是他,还能有谁?”
“他的封地,不就是在欧罗巴吗?”
“对上了,都对上了!”
老朱欣喜若狂。
世人都说朱允熥将朱棣分封欧罗巴,是对他儿子朱高熙犯下谋逆大罪的惩罚。
就连老朱心中也这样想。
欧罗巴这个地名,对大明来说,是来自遥远天际的传说。
甚至之前的整个大明,都找不到任何一个曾经过去欧罗巴,或者是从欧罗巴来的人。
连欧罗巴到底有多大的面积,有多少个国家,大明都没有具体的情况资料。
对大明而言,那是一片黑暗未知之地!
将一个藩王,分封在这种地方,实际上不就是流放吗?
流放这么远的人,结局通常是十死无生。
在老朱心中,也一直只当这个儿子死了。
谁让朱高熙要谋逆造反呢?
万万也没有想到啊,朱棣竟然还活着,还成了欧罗巴首富?
看起来,他在欧罗巴居然还过得很不错?
这顿时让老朱高兴得手舞足蹈。
朱高熙的造反,让当时的老朱非常震怒。
为了维护大明江山稳定,老朱对于朱允熥“流放”朱棣一家人,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在他看来,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时至今日,朱高煦已经死了。
朱棣一家也真的到了欧罗巴,该实行的惩罚,全部都罚过了。
事情就此翻篇。
剩下的,便是对儿子的爱与思念了。
老朱当然希望儿子在欧罗巴能过得好好的。
“好!好!好!你快派人,继续打探消息。”
说完这句话,老朱又忽然道:“从你的国家,去欧罗巴,还有多远?”
“这倒也不是很远。”这位君主说道:“实际上,我们国家的邻国,就是属于欧罗巴的国家,甚至,我们国家本身,其实都能算是欧罗巴地区。”
“不过,欧罗巴太辽阔了,威尼斯在欧罗巴腹地的南端,从我们国家到威尼斯,有万里之遥。”
“万里?”老朱笑道:“区区一万里,也不算很远嘛,咱从大明来,算起来都走了差不多近两万里。”
这名君主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万里还不算远吗?
在这个时代,万里的距离,通常意味着要穿越很多个国家,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那是普通人终其一生,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不过,想起这位大明无上皇手底下那可怕的军队,他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
带着那样的军队,一路上应该也没有哪个国家敢阻拦,更没有什么强盗匪寇敢袭击抢掠。
一直平安走下去的话,一万里好像确实也不算远?
老朱大袖一挥,吩咐道:“立即召集诸将,升帐议事,准备继续西征。”
……
骤然听到儿子的消息,老朱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到儿子身边,看看他现在如何了。
不过,升帐召集诸将议事之后,众将都反对立即开拔。
“陛下,虽然原钦差汗国麾下的诸国皆已平定,但大军要穿过这些国家,还需做万全准备,仓促开拔,兵家大忌啊!”
“陛下,眼下已是九月初,此地地处北方,气候远非南方的金陵可比。用不了多久,就会冰雪封路,大军此时开拨,一旦遭遇风雪,进不能,退不得,该如何是好?”
“陛下,末将以为,还宜先行修筑道路,铺设电缆,以方便架设电报机,与后方保持联络。”
“陛下,自西域到图兰帝国西境的电缆,大部分都是临时铺设,许多线缆甚至就放在地面上,没有用木架撑起来,随时有被毁坏之虞,水泥大道更是离完工尚远,如今之计,还是宜先巩固后方。”
“陛下,从嘉峪关开始算起,咱们的大军已经走了近一万五千里,将士们远离家乡,极其艰苦,加上前段时间又大量感染疫疾,才刚刚恢复,眼下士气仍有不振,虽然此番会盟,我方收获巨大,但也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会盟的成果,犒赏三军,恢复士气,此时实不宜立即出兵远征。”
“陛下,如今既然已经有了燕王的消息,那就更不用急啊!燕王都成欧罗巴首富了,陛下又何须担忧呢?”
……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全部是反对立即出兵的。
原因无他,大明军队固然是精锐,但眼下,他们的远征军,已经走得离大明太远太远了。
大明新军与当年远征的草原大军需要的补给不一样。
草原骑兵的补给,可以就地解决。
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大明新军的枪支弹药,甚至连新式马车要用的轴承,宣传要用的印刷机,乃至大量的纸张,都必须也只能从后方的大明运过来。
虽然大明军队的人数不多,可距离太过遥远,仍然给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新军将领大多在大明军事学院培训过,朱允熥讲课时便反复强调,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冷兵器军队的粮草,就是纯粹的粮草,有口吃的就行。
可热兵器军队的“粮草”,远远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的“粮草”了。
没有弹药,热兵器装备的军队,就是没有牙齿和爪子的老虎,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不堪一击。
将士们吃的粮食能接近补给,依靠沿途的国家提供,弹药却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