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599章 老朱的决断!西行之路!

第599章 老朱的决断!西行之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无论是图兰帝国,还是原钦察汗国麾下的各个国家,都没有生产弹药的能力。

就连被大明纳入了自家版图的西域地区,也一样没有。

大明远征军需要的弹药,必须从大明境内输送而来。

陆路运输非比海路,效率相对要低得多。

更别说,这一路,还没有什么好路。

不比在大明境内,有宽敞的水泥大道。

弹药的运输和保管还非常麻烦,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支持远征军进行战争,原来的嘉裕关附近,已经建起了巨大的军火库。

大明军工厂生产的各类弹药,正源源不断的送往这座军火库,再从那里,送到前线来。

依靠发达的公路体系和强大的运输能力,在大明境内运送弹药到嘉裕关,倒是不成问题。

可以说,要多少,就能运多少。

但从嘉裕关运送到将近一万五千里之外的前线,那只能说是千难万难了。

当然,别失八里已经收归大明,在其境内修建供储藏转运的军火库,亦是顺理成章的事。

图兰帝国也和大明签订了条约,租借了一条上千米宽,长达上几千里的通道,供大明军队过境。

在沿途的重要节点,还租借了更多的军事用地,同样也可修建军火库。

可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运送更需要时间。

从军事角度出发,现在的大明军队,至少要在后方沿途,修建起数十座坚固的,储备充足的营寨堡垒,保证后勤无忧,才能继续出征。

更何况,继续行军势必要经过刚与大明签订和约的诸国。

这些国家是迫于形势,才向大明敞开门户。

到底有多少真心实意,真不好说。

如果大明军队一直保持着强大无匹的战力,他们自然不敢轻易来捋老虎须。

但若是大明军队陷于困境,绝境,那他们会怎么样做,是伸出援助之手,还是趁机落井下石,这谁也说不准。

从这一点出发,大明远征军更应该步步为营,稳打稳扎,不给潜在敌人任何可乘之机。

面对诸将的强烈反对,老朱陷入了沉默。

看着地图上的标示,他脑海内各种念头疯狂运转。

不得不说,诸将说的都是事实。

老朱是领兵多年的人,对这些情况也了如指掌。

刚才急着出征,是因为太过思念儿子,再加上刚刚和各国签订和约,多少有些得意忘形。

心中想着以大明军队的实力,一路横推过去,应该也不难。

此际冷静下来,才觉得确实应该谨慎行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管大明军队多么强大,指挥军队作战,都绝不能有任何骄傲轻敌,更不能有任何草率冲动。

狮虎搏兔,亦用全力。

何况还是指挥千军万马进行战争,岂可胡来?

但想起自己的儿子朱棣,老朱又不免急躁起来。

“你们说的,咱家都听进去了。”老朱目光扫视着下方诸将,振声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大军不可轻动。”

“眼下的季节,也不宜立即跋涉万里出征。”

众将听无上皇这样说,顿时皆松了口气。

不料,接下来,老朱的话锋却是一转,道:“咱想好了,大军暂且在此驻扎,加强训练,提振军心,筹集更多的粮草备战。”

“同时让情报部门加紧进行情报探听与收集。”

“还要督促加紧进行各项建设,将后方的道路修好,电缆铺设好。”

“咱呢,就带一支轻骑,几百人马,先行去前方探路,到最西边的边境去打探咱儿子朱棣在欧罗巴的消息。”

此言一出,众将皆大惊失色,连声道:“无上皇,万万不可啊!”

“有何不可?”老朱的音量骤然提高:“咱只会走与我大明签订了和约的国家,不会去其他诸国。”

“有我大明的铁军在此,量他们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咱不利。”

“此事,咱意已决,你等就不必再多说了。”

众将顿时面面相觑。

太上皇执意要这样做,他们还真拦不住。

“无上皇一定要一意孤行的话,也该缓步而行,不可走得太快,宜边走边歇,免受车马劳顿。”

“即使这样,依然会比大军开拨快很多。”

“此外,无上皇还要带上充足的保障队伍,确保万无一失。”

有将领只能这般进言。

“照准!”老朱对此倒是没有意见。

接着,他又进行了一些布置,升任霍连诚为大军统帅,在自己离开之后,由他统一指挥远征军。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老朱发现这名年轻的将领,颇有军事才华,有意对他委以重任。

同时,老朱也叮嘱霍连诚,一定要通过电报,多与军务处的将领们联系,随时汇报军情,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力量了。

如果没有电报机,远在金陵数万里之外的军务处,想了解前线的情况很不容易。

但有了电报机,通过源源不断传回去的战场信息,各类情况汇总,金陵的军务处,甚至可以遥控指挥几万里外的大军如何作战。

军务处的那些将领,可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

朱允熥还在军务处建立了作战参谋中心,专门对各类作战进行推演,给将军们提供参考。

这些方法,都大大的提升了明军作战指挥能力。

也将各个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发挥到了更高的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老朱敢放心离开军队的原因之一。

即使自己走了,大明还有一群老将在,足以指挥军队。

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部署之后,老朱旋即挑选出了五百精锐将士,另有两三百名情报,医疗,以及其他各项保障所需的技术人员,踏上了西行之路。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