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607章 真正的考验!办法!

第607章 真正的考验!办法!(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让你发就赶快发,哪来那么多的废话。”不待他说完,徐妙锦直接打断,此际的小姑娘已是柳眉倒竖,怒意上涌,厉声斥责道:“偏就是军务处可以调动军队,难道陛下都不能调兵吗?”

“若是没有电报,或是山东通往军务处的电报线缆断了,难道军队就永远也不能调动了吗?”

“还不快去拟电报!”

“再有片刻迟疑,立斩不赦!”

这一声喝斥,顿时将管事官员吓得不轻。

贵妃娘娘能不能调兵他不知道,但贵妃娘娘杀他肯定是可以的。

皇帝北巡,途中的相关事务本就是贵妃娘娘在管,杀他只是一句话的事。

何况贵妃娘娘来电报机房,本身就带了护卫前来,可见事态紧急。

管事官员不敢再耽搁,连忙磕头道:“臣这便去发,只是这电报非是军务处发出,只恐驻军不听令。”

“在电报上面说明,这是陛下的旨意。”徐妙锦连想都没想,就迅速答复。

事急从权。

当此时刻,假传旨意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听到是皇帝的旨意,管事官员顿时松了口气。

凡事按既定程序办,就不会出错,这是许多官员的心理。

这名管事官员也不例外。

他刚才之所以再三推诿,就是觉得不符合既定程序,怕以后朝廷追责,连累到自己。

不得不说,这种心态对正常的办事,是有好处的。

规规矩矩遵守流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通常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变通的时候,这类墨守成规的官员,就会成为极大的阻碍。

比如说,已经发生了火灾,可按程序规定,开门需要审批,那没有审批之前,这门还是不开呢?

是由火势蔓延,还是主动担责,不等待审批,直接开门救火,同时也将火场里面的人放出来呢?

处理这种需要临机独断的事情,才是真正考验一名官员能力的时候。

永远按流程办事,没有半点变通的话,说句不听的话,就是放只狗坐到那个官位上,只管用狗爪子按印章都一样。

当官是世间最容易的事,因为只要按流程办就行了。

当官也是世间最难的事,因为必要的时候需要变通,需要自己担起天大的干系,并且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种情况下,才是对一名官员的真正考核。

实际上,朝廷在制定规定的时候,都是有兜底条款的。

这个“兜底条款”,就会赋予官员紧急情况的临机决断之权。

只不过,这不是能随便启用的。

一旦动用这项权力,就意味着官员自己要承担前所未有的责任,干得好升官加职,干得不好罢官免职,甚至砍头抄家。

很多官员行事谨慎,为了自保,宁愿永远都不用!

朝廷也永远无法通过这一方式来考核官员,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这永远是未知态。

眼前的这名官员便是如此,此际听到是皇帝的旨意,顿时放心了不少。

至于没有手谕之类的,贵妃娘娘都亲自来传旨了,手谕也就不重要了。

皇帝的旨意,其实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手谕的。

不过,他的心才刚刚放心,又很快紧绷了起来。

好端端的调兵前来,还不许告知军务处,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呢?

他也不敢再问,连忙去发电报。

“除了济南附近的驻军之外,再从其他相对较近的地方,调两支兵马,共计三旅人,都要火速赶到。”

略一思索后,徐妙锦接着发号施令。

正常来说,新军将领大多是朱允熥亲自一手带出来,其中许多军官还曾参与过远征倭国的战争。

他们是新军的第一批骨干成员,如今也遍布各军中。

再加上新军施行双首长制度,无论是制度上,还是本身的人员,都非常可靠。

但危机时刻,徐妙锦还是唯恐靠不住,多调几支兵马来,相互制衡,才更放心。

就在这时,有人禀报道:“政务处发来电文,询问陛下祭祀圣人祷文,何时发出?”

徐妙锦眉头微微一皱。

朱允熥此番来祭祀圣人,是朝野瞩目的大事。

政务处应该早就在等着祷文,好迅速昭告天下,眼下算算时间,祭祀的祷文都该念完了,故而也就发电来问了。

“给政务处将祭祀圣人祷文全文发出去!”徐妙锦当机立断。

“可我们并没有收到陛下派人送来的祷文。”一名官员不解地问道。

他们一直在等着。

但始终没有人从那扇新开的小门里,将祷文的全文送来。

“本宫有!”徐妙锦从身上拿出一张折好的文稿,上面写的正是朱允熥此次祭祀圣人的祷文。

这种文章,当然是提前写好的。

朱允熥虽然有“大明第一才子”的美称,但他很清楚那是抄诗抄来的,真论写文章,与正经的大明读书人相比,他还差得远。

好在身为皇帝,写文章这事,本就无需他操心。

身边自有大儒代笔。

徐妙锦整天和朱允熥在一起,早就知晓这篇祷文。

代笔的御用文人,呈上来的时候,就有誊抄的副本,此际刚好拿出来。

如果说之前还只是怀疑王守廉别有用心,到了现在,就已经基本确定。

毕竟,如果那边没有出什么状况的话,祷文应该早派人送到电报机房来了。

文庙那边,一定出了问题。

政务处的情况不明,徐妙锦决定暂时不将情况通告给他们。

先将祭祀圣人的祷文发出去,一来可以借此机会通告天下,让王守廉等人鞭长莫及。

二来嘛,也正好试一下政务处、军务处现在的情况,好做下一步的决定。

“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祷文翻译从电文,给政务处、军务处发出。”

“电文后面说明,让他们收到之后,马上复电回复,并让所有在场的政务大臣,军务大臣,一一在电文上署名。”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