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105章 从学习开始,开始学习

第105章 从学习开始,开始学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公孙尼子的讲话基本不偏离荀子的《劝学》。随着《荀子》在全天下普及,荀子已经成为真正的显学,劝学的内容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一位荀门大儒当众来解说这篇文章的要旨,还是第一次。无数听众在台下直点头,哪怕是宿儒耆老,也不断捻着胡须表示赞同。

公孙尼子话锋一转,回到人性的评价,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公孙尼子却并没有照本宣科,免得吓到天下学者,而是举例说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待他们长大以后,其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

公孙尼子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行为模式也不是天生的,要想成为好农夫、好士兵,就需要从出生开始的教育和训练,成为好商人好工匠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能够成就一个人。

“孔子有教无类,但是还要缴纳昂贵的学费才能就学。对于数千万大秦的百姓来说,无数人被学费所阻隔,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在上郡高奴县张村,在村长张诚的资助和倡导之下,我们设计了从蒙学到大学的课本,构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教育体系,免费发放图书、免费教学、免费供餐,迄今我们已经让张村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学习,大部分张村子弟最少完成六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相当一部分能够读完八年到高中毕业,一些继续有志于学的优秀分子能够入学大学……”

“张村的实践证明,在教育上投入的每一分钱,最后都回馈反哺张村,张村培养出天下最多的工匠、最多的基层行政人才、张村子弟进入军中,很多都能在两年时间成为军官带领军队,成为军中骨干。就算张村子弟做一个农民,他们的粮食产量也超过天下平均产量的一倍,除此而外,还能通过副业,获得收入,成为中上人家!”

“学术从来不只是培养王侯将相的东西,只不过多年以来,教育的成本太高,让贫家子弟无缘于学术。在巩侯张诚和诸位教师、无数工匠的努力下,我们改进了印刷技术,让书本不再成为昂贵到不可接触的珍宝,我们提高了识字率,让大多数普通人能够读写,我们建立了图书馆,让任何有志于学的人可以进入其中翻阅,我们建立了博物馆,让普通人不走出村庄也能辨识天下万物!”

“我们的实践证明,学术是重要的、无论对官吏还是对平民;我们证明,学术是可以普及的,哪怕是在边境上的荒村;我们证明,教育的成本是可以一再降低的;我们证明,这个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是优秀的。张村教育体系培养出韩信这样的天下名将,也培养出沈荃、胡玄这样了不起的发明家和企业管理者,我们培养过芃芃公主这样的贵胄,她开创了纺织行业的新天地,而这一开创,完全是基于张村的学术体系的基础……”

“张村杰出的学生当然不止于此,在大秦无数州县,在各个行业上,都有张村和长城大学出身的学子,在无数重要岗位上担负重任,共同建设这个强大的帝国。”

“孔子说有教无类。张村在教化弟子的时候,也并不限制他们未来的选择。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农家,他们走出长城大学的时候,会汇入士农工商四民,他们并不会分别士农工商的高下,只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努力贡献,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至于学习,到底应该学哪些?道家先贤庄子说‘生有涯而知无涯’,我的老师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在张村,我们虽然设立了不同的专业,但是我们鼓励所有学生触类旁通,了解其它专业的知识。”

“因为人的内心力量是强大的,并不会因为专业的区别而限制他的全部能力——正如我们一位师范专业的普通女生沈荃,按照专业设计,她的未来会成为如我一样的教师,但是由于她旁听了一堂产品设计课程,就此启发了她寻找橡胶材料,最终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她的发明正在改变无数人的生活。”

“学术的开端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从学习开始,开始学习!”

公孙尼子红光满面站在讲台上,能够宣讲先师荀子的学问,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能够当众交流长城大学的经验,是他无上的荣耀。

在扩音器的作用下,公孙尼子的声音传到每一个角落。当他停下来的时候,掌声雷动。

“公孙先生给长城大学和张村做的好广告!”张诚侧过头去跟张苍说。皇帝扭头瞥了他一眼,那是警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