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沧海宏图(1 / 2)
时间飞快,一件件国策颁布推行下去。
繁重的政务,压在手中。
数日后的朝议,议题聚焦于新归附的吴越故地治理。
户部官员正在陈述东南沿海州县户籍钱粮数目,李从嘉却忽然抬手打断,将一份由枢密院整理的沿海图册传示群臣。
“吴越钱氏纳土,所献不止苏杭锦绣,更有千里海疆。”
李从嘉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朕观此图,思绪万千。昔日朕于洞庭之畔设坞造舰,方有今日之水师根基。然洞庭如池,焉知沧海之阔?”
他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曾坐镇后方的宰相赵普身上:“则平,吴越旧地与海外的往来,你可知详?”
赵普立刻心领神会,出班奏道:“回陛下。据臣查知,吴越商贾泛海通商,积年有成。其船北上,可通高丽、倭国;南下,可达占城、三佛齐(苏门答腊)。以往多以丝绸、瓷器,换取彼处香料、珍珠、硫磺等物。民间往来,甚是频繁。”
“哦?”
李从嘉适时追问:“仅此而已?”
大臣潘佑素有开拓之思,立刻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发现新天地的兴奋。
“陛下,臣近日调阅市舶旧档,发现一紧要之事!彼处高丽、倭国,尤其倭国,其国内自行铸钱,工艺粗劣,民间竟更喜用我朝之‘通宝’吴越商人往往载一船货物而去,便能换回半船铜钱白银!此乃利国之大事!”
此论一出,殿内响起一阵低议。
老成持重如枢密使常梦锡,眉头微蹙,出言提醒:“潘大人所言,确为利源。然跨海贸易,风波险恶,且朝廷若专营于此,是否与民争利?”
“再者,水师新立,战舰、水手耗费巨大,国库……”他未尽之言,是连年征战后的财政拮据。
“常卿所虑,朕深知之。”
李从嘉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海岸线。
“然诸卿请看,我朝疆域,北抵宋国,西接吐蕃,南至南海,看似广袤,实则已被赵宋与契丹锁住陆上通道。若不想坐困,唯有益向沧海!”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我们不仅要换回铜银,更要用我们的新物产去换!工部新制的透明肥皂、提纯如雪的精盐、柔软耐磨的棉布,还有那些琉璃器……这些在海外,皆是价比黄金的奇货!”
他看向常梦锡,语气斩钉截铁:“耗费巨大,便要看到更巨大的收益!朕意已决,当力行三事。”
“其一,于明州(宁波)、泉州、广州设立市舶司,专营海外贸易,课征税赋,管理商船。凡出海者,需得市舶司公文,此乃国家利权,不容旁落!”
“其二,集吴越船匠之巧思,合洞庭战船之坚利,于沿海择优良港湾,开建新式海船!不仅要能载货,更要能载兵、载炮,要能破万里波涛!”
“其三,以官方商队为先导,持朕国书,主动前往高丽、倭国。彼时高丽正与后百济、新罗征战不休,倭国亦是权臣当道。”
“我们可用物资他们的战马、劳力,乃至……在其境内获得一两个可供停靠、补给的港口!”
李从嘉的最后一句话,让殿内群臣心中俱是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