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辽国会盟(2 / 2)
他虽努力维持着亲王的威仪,但眉宇间那半月来被冷落积压的火气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难以完全掩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依礼在客位坐下,皮笑肉不笑地寒暄道:“萧留守客气了,能得留守接见,本王不胜荣幸。”
双方寥寥数语,气氛不冷不热,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薄冰。
侍者奉上烈酒与手把肉等契丹食物,赵光义浅尝辄止,萧思温则吃得从容。
酒过三巡,帐内只有炭火的噼啪声和咀嚼食物的细微声响。
萧思温用精致的银质小刀慢条斯理地割下一块肥美的羊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仿佛这才想起客人的存在。
他抬起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探究,语气平淡却直刺核心:
“晋王殿下此次不辞辛劳,北上我这苦寒之地,千里迢迢,想必非为观风赏景。却不知……宋主有何要事,需劳动殿下亲至?”
赵光义放下酒杯,神色凝重,开门见山。
“萧留守乃辽国栋梁,明察万里。当今天下之势,想必留守洞若观火。伪唐国主李从嘉,狼子野心,数年之内,鲸吞蜀国、吴越、南平、南汉,更篡其本宗南唐!”
“此子一统淮河以南,尽控长江水运之利。其兴学堂,练精兵,广积粮,铸利器,更推行所谓‘新政’,收拢人心。其所谋者,岂是偏安一隅?分明是欲效仿前唐,谋局天下!”
萧思温慢条斯理地割下一块羊肉,放入口中咀嚼,方才缓缓道:“哦?唐主志向远大,与我大辽何干?我契丹铁骑,纵横草原,牧马阴山,向来与南朝,是战是和,皆由我心。”
赵光义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
“留守此言差矣!李从嘉欲复所谓‘盛唐’,其眼中之敌,岂止我大宋?昔年盛唐,是如何对待突厥、契丹?‘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此等口号,难道留守未曾听闻?”
“他日若其稳固南方,必然北向!其志,必在将贵国驱回漠北,永绝边患!届时,我大宋居中原之地,与贵国陈兵北境,互相提防,消耗国力,岂非让那李从嘉坐收渔翁之利?”
萧思温手中割肉的小刀顿了一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冷哼一声。
“晋王倒是好口才。那李从嘉,确实非安分之主。据闻其在南方广造海船,其意恐怕不止于江淮。若让其成势,确实是个麻烦。”
他话锋一转,直视赵光义,“然则,晋王欲如何?”
见萧思温态度松动,赵光义心中一定,立刻道。
“唯有携手,共击此獠!我大宋愿与贵国缔结盟约,约定时机,南北并举,同时发兵!”
“我大宋主力突破淮泗,直捣其腹心;贵国铁骑则可自河东、幽燕南下,沧州、青州一带出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伪唐再强,焉能同时抵挡你我两国倾力一击?事成之后,土地人民,各取所需,共分其利!”
萧思温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晋王快人快语。李从嘉此人,确是我草原心腹之患。其志不在小,若真让其成了气候,重现所谓‘天可汗’旧事,我契丹儿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他举起酒杯,“看来,在这李从嘉身上,你我倒是不谋而合。”
“正是!”
赵光义亦举杯,“此乃大势所趋,亦是自救之道!唯有宋辽联手,方能扼杀此燎原之势于未起之时!”
两只酒杯在空中重重一碰,酒液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