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秘密出兵(1 / 2)
待众臣领命,匆匆离去调度兵马粮草,偌大的殿内只剩下李从嘉与赵普二人。
方才慷慨激昂的气氛渐渐沉淀,李从嘉负手立于舆图前,凝视着淮河一线,眉头微蹙,沉默不语。
赵普细察其神色,缓步上前,轻声问道:“陛下,众将已分派妥当,可是……心中尚有顾虑?”
李从嘉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在地图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寿州、濠州一带轻轻划动,沉声道。
“则平,依你之见,赵匡胤此番御驾亲征,号称十五万大军压向寿州……他本人,当真会死死盯着寿州城吗?”
赵普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精光一闪,仿佛一道电光划过脑海,瞬间明白了李从嘉的深意。
他失声道:“陛下的意思是……您要亲赴前线,迎战赵匡胤?”
“正是!”
李从嘉猛地转身,脸上不再是之前的沉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强敌、跃跃欲试的锐气与自信。
“赵匡胤想以泰山压顶之势,联合两国之兵,岂能让他如愿?然,被动防守,终是下策。”
“想要快速终结此战,避免国力长久消耗,更为了震慑北面那群蠢蠢欲动的辽国狼崽子,就必须寻机重创甚至歼灭其主力!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找到赵匡胤真正的主攻方向,予以迎头痛击!”
他走到御案前,提起朱笔,又取过一张空白纸条,眼中闪过一丝棋逢对手的兴致:“则平,你我君臣相知,不妨各自将心中所判,赵匡胤真正欲图之地,写于纸上,如何?”
赵普心领神会,亦含笑提笔:“臣,敢不从命。”
君臣二人背对而立,各自书写。
片刻后,同时转身,亮出掌心纸条。
只见两张纸条上,赫然写着同一个地名,濠州!
“哈哈哈!”
李从嘉纵声大笑,“知朕者,则平也!”
赵普也抚须笑道:“陛下洞若观火,臣之所思,难逃陛下睿鉴。”
笑罢,赵普提出疑问:“陛下既然与臣皆断定赵匡胤意在濠州,为何方才不直接派重兵增援濠州,反而令张璨将军往寿州?”
李从嘉走到图前,指着濠州与寿州的位置,目光锐利。
“不能打草惊蛇。寿州与濠州相距不过两日路程,我军机动支援完全来得及。”
“若此时大张旗鼓增兵濠州,宋军细作岂能不知?赵匡胤若见我军重点布防濠州,必然心生警惕,或改变主攻方向,或更加谨慎,反而不美。”
他进一步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对,赵匡胤的心理的揣摩:
“当年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南征时却在寿州城下被刘仁赡将军阻隔半年之久,赵匡胤亲身经历过那场大战,岂能不知攻打寿州的艰难?”
“反观赵匡胤的发迹之地,正是濠州!他当年随周世宗出征,正是先破濠州水寨,再奇袭清流关,生擒南唐大将皇甫晖,一举威震天下!”
“此地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成功的经验。他内心深处,必然更倾向于选择这条证明过自己的胜利之路,以期复制当年的辉煌,快速打开局面!”
“所以,朕料定,他明面上大军压向寿州,不过是吸引我军主力注意,其真正锋锐,必指向看似防备稍逊、却关乎淮南战局枢纽的濠州!”
赵普点头道:“陛下圣明!如此,我军便可外松内紧,暗中向濠州方向集结精锐,布下口袋,静待赵匡胤自投罗网!”
“不错!”
李从嘉决然道,“朕要亲征!中枢之事,暂由你与常梦锡、潘佑等人统筹。朕倒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宋主,看看是谁的拳头硬?”
圣意已决,雷厉风行。
为确保陛下行踪隐秘,达到出其不意的战略效果,潭州城内一切如常,但暗地里,战争的齿轮已加速转动。
李从嘉御驾亲征的消息被严格封锁,仅限于最核心的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