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秘密出兵(2 / 2)
得益于李从嘉多年经营,尤其是依托洞庭湖发达水系构建的快速机动体系,唐军中央禁军的集结效率极高。
诏令下达不过数日,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大军已在洞庭湖各主要港口完成集结。
这一日,天色微熹,江风猎猎,吹动万千旌旗,猎猎作响。
洞庭湖面,舳舻相接,战帆如云,几乎遮蔽了水面。
岸上,铁甲如林,刀枪的反光刺破晨雾,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三位受命出征的主将,立于各自军阵之前,风采各异,却皆显大唐雄威!
左军阵前,黑面虬髯的张璨如同一尊铁塔。
他身披厚重的玄色铁甲,粗糙的大手抚摸着自己钢针般的虬髯,望着眼前肃杀的军阵,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向前奋力一挥,声如惊雷炸响,盖过了江风呼啸。
“儿郎们!随老子出发!让北边的宋狗尝尝咱们大唐铁拳的滋味!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吼!吼!吼!”
其麾下士卒多为悍勇之辈,闻言无不以刀盾击地,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震云霄。
中军阵前,大将马成信端坐于一匹神骏的枣红马上。
他盔甲鲜明,面容沉毅,目光如电,扫视着麾下整齐的队列。
他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只是缓缓举起手中的长枪,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全军:
“陛下洪恩,养兵千日!今日,报效国家,卫我疆土!前方便是战场,身后即是家园!诸君,随我出征!”
“万胜!万胜!”
将士们被他沉静却坚定的气度所感染,齐声高呼,声浪层层推进,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右军阵前,身形高瘦的李元清亦已披挂整齐。
他不如张璨那般威猛,也不似马成信那般沉稳,嘴角却噙着一丝灿然自信的笑意。他“铮”地一声拔出佩剑,剑尖斜指北方,朗声喝道:
“寇可往,我亦可往!宋主既来,便让他见识我大唐兵锋之利!诸军,听我将令发兵!”
“杀!杀!杀!”
其部属应声如潮,透着一股锐利的锋芒。
下一刻,号角长鸣,鼓声震天!
李元清一马当先,率领左军登船,巨大的战船率先破开波浪,向北驶去。
张璨紧随其后,井然有序,如移动的山岳,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
马成信则如水银泻地,迅速而高效地完成登船,舰队如离弦之箭。
江风浩浩,吹动无数“唐”字军旗与将领认旗,迎风狂舞。
精锐的士卒,明晃晃的刀枪,在晨曦下汇成一道钢铁洪流,借着洞庭湖-长江水利之便,快速奔赴淮南前线。
站在岸边送行的李从嘉,远眺这支威武之师离去的李从嘉,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只是序幕。
待这三支大军防住沿线兵卒,更主要的是他,要找到宋军主力。
一日后,一支队伍悄然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