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清算与新政(四)(1 / 2)
鲁肃的预测是对的,即便王弋从未说过让袁涣返回中枢,但他确实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正因为此事发火。
“殿下,平日里您忙的时候,妾身从来不会打扰。今日看您着实辛苦,也已煮了药饮给您送来,您就妾身看这些?”甄姜对自己无意间瞥到的任命极其不满,第一次对王弋发了火,精心准备的食盒被她丢在一旁,同行的袁薇更是低头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我让你看了?”王弋的心情同样不好,随手从奏折中抽出一本丢过去,冷哼道,“既然这么喜欢看,那你就看看这个,好好给孤看一看!”
甄姜没想到王弋对她的态度竟然如此严厉,咬住唇角恨恨道:“后宫不得干政,这是您说的……”
“给孤看!看完再与孤言!”王弋从未在甄姜面前发过如此大的脾气。
甄姜还想反驳,袁薇赶忙扯了扯她的衣角,拼命示意她不能再吵了。
袁薇这个妹妹甄姜还是认的,她只是对将袁涣调回中枢不满而已,见袁薇是这样的态度,便皱着眉打开了奏折。
然而这一看险些将她吓死,手上拿不住,奏折掉落在地,她更是直接跪在地上哀求:“妾身错了,求您给妾身一个机会……”
“怎么?当初甄道犯错,你是如何做的?如今轮到你儿子了,你就下不去手了?”王弋说完便继续批改奏折,看都没看甄姜一眼。
其实奏折上也没写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是一些官员的任免调令而已,但这份任免调令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出现荀攸的名字!
是的,有人上书罢免荀攸,王镇没能顶住压力给批了。
这份奏折王弋本事看不到的,万幸的是批完当日王弋进城,奏折就被压了下来,这才使得王弋能够看见。
也幸亏是王弋看见了,要不然发往中书省执行后他还真不好立即修改,荀攸真就要回家休息了。
甄姜算是明白王弋为什么发火了。
王镇能够依靠的外臣助力来自于谁?正是来自于荀氏。可他又偏偏批了罢免荀攸的命令,这不是自己不想要王位又是什么?王弋发火也情有可原。
但是甄姜哪敢大意?若王弋不调袁涣还好,可王弋偏偏要将袁涣调回中枢。
那可是袁涣啊!陈郡袁氏的袁涣。
他都不需要做些什么,只要出现在朝堂之上就会有大批官员倒向袁薇的儿子王林。
要是再让荀氏知道王镇将罢免荀攸的奏折给批了,日后王镇无论如何努力,可能都不会得到王弋的认可了。
毕竟在王弋的眼里,王镇这种愚蠢的作为简直就是在自掘坟墓,在还没有山穷水尽的时候因为顶不住压力放弃了己方最有力的支持者,这种眼光和魄力,日后怎么可能和众臣博弈?最终只会沦为棋子。
在场三人对此心知肚明,却因各自的原因一时间竟没人开口,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良久之后,甄姜眼中带泪,嘴唇咬破,伏在地上想要哀求王弋再给王镇一次机会。
谁知她还未开口,一旁的袁薇一把拉住她,死命地摇头,示意她赶紧走,千万不能求情,万万不能求情。
甄姜此时内心中充满了焦虑、忐忑、不安、猜疑与矛盾,她根本不相信袁薇,但袁薇那凄苦的模样与平日里截然不同,让她有些犹豫。
每当涉及到自己关心的人时,就算再精明的人思维也会混乱,平日里雷厉风行的甄姜也会举棋不定,可惜只犹豫了一瞬。
就在她决定不再理会袁薇时,余光赫然看到王弋正冷眼看着她俩,那面对陌生人毫无波动的眼神只在王弋与她第一次见面时出现过。
袁薇或许是对的……
心中叹息一声,甄姜的眼神疯狂抖动,脸色变了又变,最终行礼柔声道:“妾身知错了,这就去收拾那个不成器的东西,大王您消消气,妾身便不打扰了,您也莫要太过劳累。”
“出去!”王弋收回眼神,摆了摆手,训斥,“你们两个拿着奏章,都给我出去。”
“妾身告退……”两人行了一礼,退出了书房。
走了一阵,甄姜挥退侍女,不着痕迹地擦了擦眼角,试图安抚心中忐忑,却见一旁的袁薇也在抹眼泪,便拉住袁薇的手说:“妹妹……”
“殿下,您要记住,大王对您只有一个要求。”
“知道了,知道了。妹妹你说,你觉得镇儿还有机会吗?”
“殿下,只要大王生气了,公子就不会有事。”
“唉……我也算精明,怎么生出这么一个蠢笨之人。”甄姜摸出手帕,替袁薇仔细擦干泪痕,轻声问,“妹妹,你说我该怎么办?大王将奏折给我,是让我自行处理掉吗?”
“万万不可!这件事是瞒不住的,尚书令早晚会知道,千万不能将奏折销毁。”
“那我该怎么做?”
“拿着这封奏折,亲自登门道歉。”
“亲自?荀公达会不会以为我在挑衅他?”
“不会。”袁薇摇了摇头,耐心解释,“您要让尚书令知道,公子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您没有看到,您没有看到则是因为大王有令后宫不得干政。”
“那岂不是在告诉荀公达,镇儿没有能力?没有魄力扛住压力?他岂不是更不会支持镇儿了?”
“殿下,尚书令从来都不支持公子。您要争取的也不是尚书令的支持,而是荀氏的支持。公子犯了错是可以改正的,您要让荀氏知道他们的影响力要比您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