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堤坝初成迎考验,市集交融显祥和(2 / 2)
不远处,敖风正和王师傅查看一个卖农具的摊位。王师傅拿起一把瑞国的镰刀,掂量着道:“这钢火不错,比咱们云罗的耐用。督查,要不要给乡亲们多买些?”
敖风点头:“多买五十把,记在水利的账上,给家里有老人的乡亲送去。”他转身时,正好看到张奶奶在和一个瑞国的农妇聊天,两人手里都拿着对方的东西,笑得合不拢嘴。
“张奶奶,聊什么呢这么开心?”敖风走过去问道。
张奶奶指着农妇手里的绣品:“这位妹子教我绣瑞国的瑞云纹呢,说绣在孩子的肚兜上能辟邪。我也教她怎么用焰灵花染布,这颜色多鲜亮。”
瑞国农妇笑着接口:“张奶奶的手艺才叫厉害呢。等我回去,就把这染布的法子教给村里的姐妹,咱们也能织出这么好看的布了。”
敖风看着这一幕,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叔父总说瑞国是仇敌,可眼前的景象分明告诉她,所谓仇敌,不过是被战争扭曲的偏见。百姓之间的情谊,其实就藏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换里,简单又纯粹。
市集中央,一个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故事,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阿禾挤进去听了一会儿,跑回来对石勇道:“哥哥,先生在讲陛下和娘娘的故事呢,说他们怎么让瑞国和云罗的百姓和好的。”
石勇笑道:“这故事啊,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傍晚时分,市集渐渐散了。商贩们收摊时,不少人互相约定下次赶集的日子。瑞国的商贩赶着马车离开时,云罗的乡亲们还往他们车上塞了些瓜果,客气得很。
敖风站在堤坝上,望着夕阳下渐渐远去的马车,又看了看田里长势喜人的稻苗,心中一片安宁。他从袖中掏出那枚狼牙令牌,摩挲了片刻,然后轻轻放在了堤坝的石头缝里。
“叔父,这或许才是云罗该走的路。”他低声呢喃,转身朝着市集的方向走去。那里,张奶奶和乡亲们正等着他一起吃晚饭,锅里炖着香喷喷的肉汤,是用瑞国商贩送的香料炖的。
瑞国都城的后宫里,苏婉正和兰妃、柳妃整理从云罗市集换来的流云锦。兰妃抚摸着锦缎上细腻的花纹,叹道:“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比上次送来的更精致。”
柳妃拿着一块用焰灵花染的布料,笑道:“我已经让人照着这颜色染了几匹布,打算做几件新衣裳,等秋天穿。”
苏婉看着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物件,轻声道:“等月牙河的晚稻收了,我想去云罗看看。看看那堤坝,看看那市集,也看看敖风和乡亲们过得好不好。”
“陛下肯定会同意的。”兰妃笑道,“说不定陛下也想一起去呢。”
御书房里,林羽确实在计划着去云罗的事。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月牙河位置,对李德全道:“让人准备一下,下个月朕要去云罗巡查,顺便看看那热闹的市集。告诉林风,不用兴师动众,带几个侍卫就行。”
李德全笑道:“陛下这是想微服私访啊?奴才这就去安排。”
林羽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和平不是一纸盟约,而是藏在百姓的笑脸里,藏在互通有无的市集里,藏在像敖风这样放下仇恨的人心里。这条路或许还很长,但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看到花开结果的那天。
而在云罗的月牙河畔,敖风正和乡亲们规划着扩建市集的事。他们打算再盖几间铺子,专门卖瑞国的商品,还要请瑞国的工匠来教大家做新的农具。堤坝上的三合土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一道坚实的纽带,连接着瑞国与云罗,也连接着两国百姓的心。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交融与祥和的时光里,继续书写着温暖的篇章。而那些曾经的隔阂与仇恨,正像堤坝下的淤泥,被缓缓流淌的河水,一点点带走,只留下肥沃的土地,滋养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