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初试锋芒(1 / 2)
工业局的大礼堂,屋顶高阔,吊灯明亮,比轧钢厂的可气派多了。
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足足有两三百号,都是各厂抓生产和安全的干部。
有的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有的还沾着油渍穿着工装,显然是从车间直接赶过来的。
空气里弥漫着烟味、茶味和嗡嗡的交谈声,但是气氛说不上热烈,倒像是多年形成的例行公事,大家等着走完这个过场。
张霖坐在靠前的位置,手里捏着写得密密麻麻的讲稿。
他倒不怯场,战场上枪林弹雨都见过,是深知这次发言责任重大,代表的是轧钢厂的脸面,更不能辜负杨书记的推荐。
旁边坐着的是杨书记,像是看出他的心思,侧过头低声给他打气:“沉住气,别紧张,就按你准备的讲,都是兄弟单位的同志,有啥说啥,讲实在的。”
前头几个厂的代表发言,内容大同小异。
第一个是某机械厂的副厂长,讲了足足半个钟头,尽是“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之类的套话,具体怎么落实的,一笔带过。
第二个是某印刷厂的工会主席,大谈特谈贴了多少标语、办了多少期黑板报,工人们思想觉悟如何提高。
台下不少人开始走神,有的低头窃窃私语,交换着烟卷,有的干脆靠着椅背,眼皮开始打架。
轮到张霖了。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中山装的领子,大步走上讲台。
台下不少目光落在他身上,这么年轻的经验介绍人可不多见,有些人脸上露出探究甚至怀疑的神色,交头接耳的声音都小了些。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是红星轧钢厂的张霖。”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去,语调平稳,透着股沉稳劲儿,“今天,我向各位汇报一下我们厂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和体会。说得不对、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开场白很平常,台下反应平淡,甚至有些期待落空的沉寂。
张霖没受影响,目光扫过台下,直接切入正题,声音提高了几分:“我们轧钢厂,以前也没少出事故!烫伤、砸伤、机械卷轧,都发生过!疼在工人身上,也疼在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心里!我们就琢磨,保卫处除了防特务、防火、防盗,那防事故难道不重要?事故防住了,人平安,机器顺畅,产量质量自然上去,这才是最大的节约,也是对国家建设最大的贡献!”
这话有点新鲜,不那么空泛,台下安静了一些,有几个人抬起了头。
他接着讲,完全脱开了讲稿,就凭着脑子里清晰的脉络和实实在在的例子。
“比如我们炼钢车间,天车吊运几百度的钢水包,那是关键环节,也是危险环节。我们立了死规矩,吊运路线上绝对不准站人,指挥信号必须明确统一,手势、旗语都得练熟了。为啥这么严?因为高温钢水一旦泼洒,那就是厂毁人亡的大事!我们保卫处就死盯着这个,谁违反,不管老师傅还是新徒工,坚决处理,没商量!”
他又举了个生动的例子。
有个老班组,技术好,产量高,但为了图快,几次三番冒险在吊运路径下方清理废渣,被保卫处巡查发现多次警告不听。
最后一次,张霖亲自带人过去,当即勒令天车停止,全班停工学习一天,全班通报批评,还扣了当月全部安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