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2章 朝堂洗牌

第2章 朝堂洗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在赵顼也为此而觉得自己有些草率的时候,那边王安石的谢恩奏疏到了,这回王安石竟然没有辞官,而是表示自己将尽快启程前去江宁赴任。如前所言,此时的王安石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他了,但他又还是从前的那个他——只想做实事但却同样不在乎他人的说辞。

王安石当了大官,他的那位小冤家司马光这时候也紧跟着一道升官了,而与司马光一同高升的还有前宰相吕夷简的三公子吕公着。他俩被赵顼同时任命为翰林学士,宰执大臣的大门已经在不远处为这二人徐徐打开。

见别人都升官了,御史中丞王陶的心也开始骚动不安,他决定玩一把大的,那就是弹劾宰相韩琦。韩琦为相多年而不倒,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王陶当然不会蠢到以卵击石,他之所以决定对韩琦下手是因为他看出了赵顼对韩琦颇有不满。由于赵曙习惯了当一个甩手的东家,韩琦这些年也随之习惯了对国政之事大包大揽,而赵顼作为一个心有抱负的年轻人自然看不惯韩琦的专权。王陶据此公开斥责韩琦在郭逵升官一事上对先帝赵曙有惑乱圣聪之举,此外他还弹劾韩琦这些年专权乱政如霍光在世,而曾公亮等人更是其帮凶和党羽。

韩琦面对这等弹劾选择了就地躺平,他也不辩解,而是就等着赵顼如何治他的罪。然而,赵顼根本没想到王陶竟然这么生猛,他这边都还没做好罢免韩琦准备,可王陶却已经开始砍人了。为了不让矛盾继续加深,赵顼不得已将司马光与王陶的职务给对调了一下,司马光做了御史中丞,王陶改任翰林学士。然而,王陶的任命却遭到了中书省两名副宰相的反对,参知政事吴奎和赵概觉得王陶的奏疏涉嫌构陷当朝宰相,所以应该将其罢免并外贬,但如果赵顼觉得王陶无罪,那么就应该罢免宰相韩琦,甚至将整个宰相班子集体罢免。

很明显,宰相集团这回是在抱团作战,可王陶也不是吃素的,他索性将吴奎和韩琦打包一起弹劾并在奏疏里详细罗列了韩琦的六宗大罪,而他在御史台里的老部下也纷纷卷起衣袖挥动笔墨加入到了这场言官集团与宰相集团的恶战之中。

面对两派的冲突,赵顼问计于谏院的长官、知谏院邵亢,同为言官的邵亢认为弹劾纠察百官本就是御史的职责,所以王陶无罪,而吴奎胡搅蛮缠反而应该被罢免。但是,赵顼的近臣韩维却认为双方应该在大朝会上来一场当庭辩论以评是非。

如果这事最后果真如韩维所言,那么宋朝的这张脸可就丢大了,赵顼显然不想让事情变得那般糟糕。闹到最后,这事神宗陛下圣裁如下:王陶、吴申、吕景,过毁大臣,陶出知陈州,吴申、吕景罚铜二十斤,吴奎位执政而弹劾中丞,罢知青州。

不过,吴奎最后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包括张方平、司马光、曾公亮等重量级人物都相继出面为他说情。也就是说,这次言官集团在与宰相集团的交锋中遭遇完败,韩琦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然后继续当他的宰相。

想必我无需在此多言大家就应该知道接下来等待韩琦的将会是什么,而韩琦也很主动地以老病为由上疏请辞。赵顼当然要客气一番,可此时曾公亮也开始半公开地与韩琦争权,他加紧催促赵顼尽快召王安石进京。曾公亮此举明显就是想让赵顼同意韩琦的请辞,为此他一再地向赵顼表示韩琦和王安石二者只能存其一。韩琦也很识相,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为众人所不容,所以他接连请辞,可赵顼始终没有松口,毕竟韩琦对他父子俩都有拥立之功,他不想让自己背负一个忘恩之名。等到赵曙的陵墓建成之后,韩琦为表自己坚决请辞的决心索性直接不去中书省上班了,而是就在家里不停地写辞职报告。

双方把戏演到这个份上就没有必要再让彼此受累了,赵顼总算是点头了。这年九月,在赵曙正式入土为安之后,韩琦也随即被罢免了宰相之职从而结束了他这段长达十年的宰相历程,赵顼给了他极高的荣誉,任命他为镇安和武胜两镇节度使、守司徙、检校太师兼侍中、判相州(韩琦的老家)。此外,赵顼还在京城的兴道坊宅赐其宅院一座,另外还将韩琦的儿子韩忠彦升任为秘阁校理。

按制,韩琦被罢免之后会进宫与赵顼叙别,而赵顼也会征求韩琦的意见询问他应该由谁来填补他走之后所留下的宰相空缺。君臣相见的这天,赵顼和韩琦都流下了眼泪。客套完毕之后,赵顼直接把话给挑明了,他问道:“爱卿觉得你此去之后应该由谁来执掌中枢?王安石如何?”

韩琦没想到赵顼竟然如此直接,而他也毫不客气地直言以告:“以王安石这个人的才能当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但如果让他出任宰辅之臣则万万不可!”

闻言,赵顼眉头紧锁,看来曾公亮所言的确非虚,韩琦确实对王安石存有某种个人偏见,可这不会动摇赵顼将要重用王安石的决心。仔细想来,这十年时间堪称是韩琦人生和政治生涯的高光时刻,但对王安石而言,这十年却是他人生的一个“低谷期”。此二人虽不曾公开交恶,但彼此的境遇已经说明了一切。

事实上,在这几个月里,赵顼的头等大事并不是去关注和处理朝堂上这些大臣之间的争权夺利,而是想着如何让远在江南的王安石回到京城任职。双方之间通过哪些人具体进行了怎样的沟通在史料里并未详说,但最后的结果是王安石被赵顼的一番诚意所打动决定回京任职。他回京不为别的,也没有别的事能够打动他再次回到京城,他此行只为实现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宏图壮志,只为与赵顼这个年轻的帝王一道开创北宋历史的新纪元——变法图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