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鲁肃的策论(1 / 2)
而此刻的鲁肃同学正在客栈,哦不,大酒店,等着朝廷的任命,等星星盼月亮,李儒亲自带着任命就来了。
等到李儒把任命念完,鲁肃激动坏了,什么玩意就是独当一面了,但是鲁肃是老实人,所以鲁肃也是恭敬的对着李儒行了一礼,并朝着皇宫的方向拜了一拜。
李儒则表示没有必要,因为徐靖下午要召见他,毕竟殿试的流程徐靖没参与,他表示要补一下流程,像极了某些企业萝卜坑补流程岗位。
鲁肃也是老老实实跟着李儒进宫了,本来这种小事儿交给太监就可以了,但是李儒不行,自从身居高位以后,李儒都是亲力亲为,像极了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以现在诸葛亮的偶像就是李儒,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可太崇拜这位曾经董贼手下的第一人了,太有能力了,太兢兢业业了,他似乎明白董卓这种只知道吃喝嫖赌的东西,为什么能够成就这么一番大事业了。
等到鲁肃跟着李儒进入了皇宫徐靖的书房以后,徐靖正在研究奏折,补补作业,毕竟出去溜达了大半年,眼瞅着公元200年走到年底了,上次看奏折还是年头,真神奇,混子是这样的,干嘛都混,但是架不住神队友多,硬生生带飞了。
“拜见陛下!”李儒一拱手,微微行礼。
鲁肃不行,鲁肃当即要跪拜行个大礼了,只是徐靖快步走了出来,拉住了鲁肃,笑呵呵的说道:“朕的状元郎,不用行此大礼,文优,来,一起坐下。”
“谢陛下。”鲁肃没想到他的陛下这么平易近人。
“子敬,陛下一般除了上朝等场合之外,都不需要我们行大礼。”李儒看出了鲁肃的疑惑,也是帮助解释了一下。
“好了,不必多礼,子敬,袁绍如今仓促结束了官渡之战,开始谋划三韩之地,如今斥候已经开始往三韩之地集结,三韩之地有我们重要的金矿,另外也还有民国重要的殖民地,此番任命你为三韩之地大都督,但是能给你的兵马不多,也就三五万人马,你可有把握让袁绍铩羽而归?”徐靖问道,虽然李儒已经跟鲁肃说过具体的情况了,但是他还是稍微概括了一下。
鲁肃闻言,并未因“三五万兵马”显露出半分慌乱,只缓缓躬身,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此战之要,不在兵力多寡,而在掐住袁绍西进三韩的‘咽喉’——高句丽。他要染指三韩,必借道高句丽,这便是我们以少胜多的破局点。”
徐靖指尖摩挲着案上奏折的封皮,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哦?子敬且细说,如何‘掐’?”
鲁肃移步至墙边舆图前,指尖稳稳落在高句丽王城丸都城的位置,语气沉稳如磐:“臣到任后,第一步便是亲赴高句丽,以‘恩威’二字稳住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