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电厂建设(1 / 2)
特区长官府3号楼3楼的大会议室里,孙再芝打算结束会议:“会议到此为止,这几天大家辛苦了,回去以后,尽快拿出方案来,然后拿到特区议会讨论,修改。我们的制度建设要加快速度,用总督大人的话说——我们要搞制度大跃进。”
戈辉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孙再芝办公室对面的大会客室,里面摆着二十个大沙发。
孙再芝的秘书朱至信为戈辉送上茶点,告诉戈辉,会议马上结束。
戈辉告诉朱至信,把二十人管理团队都留下,请到这里,我有重要事情要谈。
十几分钟后,孙再芝、宁远、黄星、宋孝仁等十九人走进会客室。
戈辉直接示意大家直接落座,打招呼寒暄就免了,不都不是外人。
“我猜你又要花钱,而且还是特别多的钱。”孙再芝肯定地说道:“不然,不会这么老实的坐在这里等大伙。”
“你只猜对了一半,既是花钱,也是赚钱。”戈辉说道。
“那我可得洗耳恭听了。”孙再芝笑道。
“我刚刚从朝阳工业大学过来,机械电视搞定,明年电子扫描技术的电视将正式问世,在纯技术层面,已经没问题了。”戈辉直接点头,然后大声说道:“特区马上要赚大钱了。”
孙再芝、宁远等人高兴的鼓掌,任何能赚大钱的事儿,都值得他们兴奋。他们去年可是看过机械电视的原理演示的,这东西一旦问世应该前景非常广阔,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但在赚钱之前,我们得先花钱。”戈辉说道:“现在就得建设工厂,需求会非常大,所以我们要建设超大型工厂。后面还有很多其它配套的东西,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还需要花很多钱。”
一说到花钱,除了宁远,其他人,包括孙再芝在内,都面露难色,因为他们不想再花钱了,因为特区现在的钱根本不够分,没人愿意再增加投资项目。
看着大家伙的表情,宁远先笑了,笑完说道:“诸位,大家光想赚钱,却不想投资,有这样的好事儿吗?上个月我们和欧美国家,签了那么多合作协议,有哪一个让我们占便宜了,一个都没有吧!”
“你们军方只负责花钱,自己赚的也从来不交特区财政,你不理解缺钱的难处。”张翼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军方又是花钱的大头,他当然无感了。”陈怀宁说道:“发债借来的钱,看似很多,分一下就不够了,特区的教育大跃进,就是花钱的大头……”
看到大家开始反对,戈辉直接打断他们的发言:“不要讨论了,我也不是要乾纲独断,我只想告诉大家,今年花了钱,明年能成倍的赚回来。是百分之一百能赚回来,而且不是一倍,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赚回来。”
在座的二十人,其中至少一半露出了看似善意,实则不相信的笑容。
“我知道你们不信”戈辉淡淡地说道:“但是你们想过朝锦铁路会像今天这么赚钱吗?特区政府公务员和诸位的工资,奖金,都是铁路上赚来的。”
这一点,没人会否认,特区政府的自由资金,差不多都是从铁路上来的。简直就是一个银圆压铸机,如果没有铁路源源不断的收入,特区政府很有可能会停摆。
戈辉进一步强调道:“有了电视机厂,特区政府的自由资金会更充裕,长远看来,超过铁路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电视会像汽车一样,会不断的升级换代,想想未来的市场前景。”
很多人轻轻点头,心思已经活泛了,戈辉这时给他们最强一击:“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特区政府掏钱,大凌河公司可以独资,也可以引进外资,只不过这样一来,赚的钱就和特区政府无关了。”
“不行,不能引进外资。”奕匡第一个反对,接着说道:“我支持特区政府出资,独资。”
“我也支持”陈怀宁也意识到特区政府决不能没钱,多一家能赚钱的企业,就能在教育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想通了,他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了。
“对嘛!人要往前看,目光要长远。”戈辉说道:“虽然前期花了不少钱,但是后期会成倍的赚回来,我们投资是有回报的。”
有两人开口支持,剩下的也很快想通了,反正不能让外国人把钱赚走,更不能便宜了越来越壮大的大凌河投资公司。那个叫金粟的真不是东西,什么都想插一脚,哪儿哪儿都有他。现在已经有很多有钱人,在看新奉天超级环内的房子了。贵是真贵,好也是真好,听很多人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好,那么漂亮的房子。虽然吹牛说传承千年,但是传个几百年肯定是问题不大的。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戈辉继续说道:“赚钱的可不只是电视机厂,我们还将设立电视台,像广播电台那个播新闻,播广告,各种戏曲节目。在这条线上,会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戈辉突然提高声调,告诉他们:“我们在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会惠及无数人,你们将会为今天做出的决定荣耀终身。”
“行了吧你!”奕匡说道:“我们都是老头子了,荣耀不荣耀的早就不在乎了,但你必须保证电视机厂必须赚钱。”
“我保证”戈辉肯定地说道:“保证几十倍的赚回来,而且,这不是终点,似乎永远没有终点。”
“停停停,打住。”载洵说道:“超过三十年的事儿就别提了,我们看不到,我更喜欢听未来三五年的。”
戈辉也是拿这些老头没办法,还指望他们给他干活呢,不然还不得把自己累死。
三天后,朝阳电视机超级工厂正式奠基,二十人管理团队都参加了,都拿着系着红绸的铁锹用心的填,他们知道,这填的不是土,一年后,会变成数不尽的银圆。
特区外事局,也在这一天接到英国人的抗议,抗议清军的入侵行为。
锡良提醒英国领事罗伯特-阿奇巴尔德:“清军不是禁卫军,禁卫军对清军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并不能左右清军做什么。”
“但是,赵尔丰的武器是你们提供的,赵尔丰还来过朝阳,你们总督大人亲自接见过。”罗伯特-阿奇巴尔德强调道。
“嗯,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非常好,确实如此。”锡良直接承认了,然后说道:“是北京朝廷请求,我们才提供的武器,赵尔丰是去平息德格土司两子争夺世袭职位的战争,顺带进行改土归流。至于为什么赵尔丰杀向印度,那是朝廷的事情,和北方特区无关。”
罗伯特-阿奇巴尔德也知道,这个事情找北方特区没用,人家只要失口否认,你就找不到理由。
结果就是,抗议锡良接受了,然并卵,罗伯特-阿奇巴尔德并没有拿到任何想要的。而北京朝廷那边,更加强硬,油盐不进,行你来,就行我去。英属印度不是不想反击,但是那些咖喱兵,就像咖喱一样,黏黏糊糊,根本站不起来,吓唬自己人行,面对凶神恶煞的清军,就只剩下扔下一切逃跑了。
罗伯特-阿奇巴尔德知道,远东的外交任务,任重而道远。
英国人的抗议连报纸都没上,直接被特区新闻业忽视了,因为有更大的新闻,朝阳、锦州港区、锦西港区、新奉天、辽阳、大连、宽城、哈尔滨的新电厂项目迅速立项,这些电厂都是特区独立设计制造,包括所有发电相关的设备,虽然是相对落后的蒸汽机技术,而不是蒸汽轮机发电技术,但是毕竟实现了全部特区制造。
北方特区也有蒸汽轮机技术,只是还不成熟,而蒸汽机技术,却是当下最先进最成熟的,特区建设不一定非要高大上,稳定持久更重要。
一个月后,二十人再次齐聚丰满峡谷,一百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正式奠基,工期十年。
(工期是长了点,日本人建了8年,完成了89%,但是龙国重建丰满水电站也用了八年,我晚两年应该问题不大。冬天无法施工,混凝土无法凝固。)
主持水电站建设的是朝阳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德国教授,还有他的学生们。
朝阳工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二年级的方千博,觉得这是他的机会,一定要跟着教授认真学习。九月份开始,他就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可以更多的参与建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