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禁卫军 > 第415章 清俄朝阳条约

第415章 清俄朝阳条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见对面的沙俄人不吱声,奕匡继续说:“我承认,你们发展工业的时间更早,但你们的发展条件比我们差太多了,简直烂到掉渣。隔壁英法美德早就点亮‘电气化’和‘内燃机’科技树,人家都在开始学着用流水线造汽车、造飞机的时候,你们家百分之七八十还在泥巴和牛屁股打交道。我想问,这些年你们究竟是在忙什么?”

事实上确实不差太多,相比英法美德四国,沙俄的工业基础约等于没有。当然,和北京朝廷控制区相比,沙俄算是妥妥的工业强国。

波利瓦诺夫、日林斯基、别利亚耶夫等十人,很想反驳,但是人家又没说错。

奕匡见对方还不吱声,更加得意,继续道:“就连我们这个纯农业国,都在全力拥抱工业化,而且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我们都更有优势,更容易,我们的土地种出的粮食能养活几亿人,你们行吗?你们怎么比,卡车、飞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沙俄总参作战部长兼骑兵上将日林斯基说道:“我们承认你们更有优势,但是这不是我们退让的理由,你们也必须做出退让。”

沙俄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咬牙插话道:“我提醒你们,我们真的不是无力再战,我们能坐在这里和你们谈边界问题,只是不想再这样消耗下去。”

“好吧!那我也说个方案吧!”宁远淡淡地说道:“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环抱的地区,还包括安加拉河东西流向部分,向东的延长线到勒拿河沿岸的连斯基区,勒拿河以东的全部地区。至于外西北地区,以一八六零年北京条约前的边界为准。”

沙俄总署军务组织部部长别利亚耶夫说道:“如果你们能把飞机技术和风神战术卡车的技术转让给我们,你的条件,我们可以答应了。”

锡良提醒道:“我们是在谈边境问题,不是在谈技术交易。”

“是的,没错,是在谈边境问题,但是你们如果愿意转让技术,我们可以适当让步。”别利亚耶夫说道。事实上,技术交易问题,早就是沙俄的目的之一,这个时候抛出来,他们认为是最佳时机。

“我们只转让飞机和风神245(老款)6x6战术卡车技术。”宁远说道:“外西北的边界,以一八六零年北京条约前的边界,加上禁卫军目前控制的塔基科地区和基尔基斯地区。”

“可以”别利亚耶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沙俄需要的是飞机和风神战术卡车技术,边境细节可以忽略,沙俄不缺那点领土。

宁远说道:“今天就到这儿吧!我们需要回去再想想。”

会谈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刚开始就结束了。

沙俄一方很是担忧,他们沟通边境问题的真正目的确实与军事技术有关。风神战术卡车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沙俄的军事运输问题,飞机能让沙俄的飞机工业前进一大步。

将军事技术转让和边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陆军大臣兼任陆军总参谋长苏霍姆林诺夫提出来的想法,尼古拉二世陛下同意的。既能加速谈判进程,又能拿到技术,一举两得。

宁远、锡良、奕匡,很快见到了戈辉,汇报了今天短暂沟通的内容。特别强调了飞机和风神战术卡车的技术转让问题。

“可以,我们需要尽快结束与沙俄的边境问题。”戈辉说道:“九个师的禁卫军在叶尼塞河那里,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军费,再不结束,会拖垮我们的。”

只要戈辉同意了,后面的谈判就变得顺利了。

3月31日和4月2日,禁卫军与沙俄又进行了两轮的沟通,对一些细节进行确认。包括两国的皇帝、总理大臣等都要在条约上签字用印。

4月5日上午,在朝阳荣耀大酒店,签订了《清俄朝阳条约》,划定了清国与沙俄的东北部边界和外北部边界。

禁卫军这边,戈辉、宁远签字,加盖戈辉总督印和总司令印章,王超辉、程天运、杨双,都在上面签字。

两国皇帝和总理大臣签字和用印的位置特别空出来。

同时邀请了英法美日德意作见证,并在条约上签字了。

同时签订了《清沙永久和平条约》,两国永不再战,包括有新的继承主体之后,依然永不再战。虽然只有象征意义,但是该签还是得签,以后这就是自卫反击,扩大战势的最佳借口。

对沙俄来说,现在军力不济,无法掌控远东,只能先退让了。等自己以后强大了,随时都可以再拿回来,条约?条约就是厕纸,用完就扔。条约如果有用,世界各国的战争是怎么来的?

对禁卫军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财力有限,军力有限,人口有限,对土地的控制力已经是极限了。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以后呢?以沙俄人对土地的执念,再次过来抢几乎是必然的。禁卫军要做的是不断强大自己,等着敌人给自己找借口。

两国东北部边境以叶尼塞河、安加拉河、勒拿河为界。具体边境是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环抱的地区,还包括安加拉河东西流向部分,向东的延长线到勒拿河沿岸的连斯基区以南的部分,勒拿河以东的全部地区,属于清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归属清国。外西北边界以一八六零年以前的清国边界,加上现在禁卫军控制的塔基科地区和基尔基斯地区,归属清国。

《清俄朝阳条约》和《清沙永久和平条约》的签订,代表着两国的边境战争宣告结束。

沙俄开始转移人口,人口才是真正的战斗力,是打赢战争的本钱,所以沙俄要把人口迁回欧洲。很多海参崴的居民都不愿意走,但是俄军强制迁移。不过,拿了北方特区居民身份证的不在迁移之列。转移工作进行了四年多,直到大战爆发,才结束了转移工作,大约迁走了四十多万人。

战俘也开始归还,不过,此时还坚持回沙俄的战俘已经不多了,绝大部分乐不思俄,愿意永远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更暖和,一年四季有阳光,有土地,娶了清国老婆,生了清国娃,老婆和孩子在这里,家就在这里,自己也改成了清国老婆的姓,回不去了,彻底回不去了。

关于技术转让,也于签约当天,将全部技术图纸,交给了沙俄。

德国军方代表,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和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请教戈辉:为什么要把我们双方共同的技术转让给沙俄?你这样做是在资敌啊!

戈辉也向德方解释了原因,并愿意将FA-88高射炮、FA-35高射炮、双头蛇2型压制机关炮、双头蛇3型压制机关炮,转让给德国,算是对德国的技术补偿。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等,德国海陆军高级军官们,看到这四种防空高射炮,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们被禁卫军的研发实力震惊到了,当他们从电影上看到了四种防空高射炮的威力之后,他们开始担心,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有这样的防空武器,德国飞机在天上还能安全吗?

“诸位对我的补偿还满意吗?”戈辉笑问:“其实,转让给沙俄的技术,都是过时的技术,他们花点心思和时间,也能从英法美三国搞到手,我给他们,只是想尽快结束边境问题,确定边境。”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等一众德国海陆军军官们,都表示理解,他们也非常满意这四种防空高射炮,这为德国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时间。

但是卡尔-标洛肯请戈辉,不要将这四款高射武器技术转让给除德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特别是德国的敌对国,比如英法俄。

“如果是这样的话,德国愿意转让给禁卫军什么技术呢?”戈辉问道:“军火贸易一直是禁卫军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禁卫军军费的重要补充,我们花了大价钱研发出来,可不是为了自己把玩的。”

卡尔-标洛说道:“回到德国之后,我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好!敬候佳音。”戈辉也很满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