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清俄朝阳条约(2 / 2)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外销的想法,但是既然德国人提出来了,那就没有无缘无故的转让了。两国关系虽然非常好,在军事技术和产业方面都有很深的合作,但是亲兄弟明算账,没有白拿的道理。
再有,双方的深度合作,都是因为利益的存在,而利益不会永久存在。在利益存在的时候,尽量多拿,人之常情嘛!
4月6日上午,戈辉带着伊娃和三个娃,登上了德国军舰,去参加全球元首柏林峰会。
伊娃已经三年未回家了,他想借这个机会,回德国看看,顺便炫娃。
戈辉对这次柏林峰会不抱任何想法,他对当下的国际局势,不抱任何想法,是打是和,都和他关系不大。他的北方特区要做一个观察者,静静地看着,一边喝茶,一边看着。
德国陆军总监卡尔-标洛等德国海陆军代表团也要回国,带着戈辉转让给他们的防空高射炮技术和高炮回国。不过,回去的人数明显少了四分之三,留下的都是海军和舰船设计制造相关的技术大拿们,包括公海舰队参谋长莱茵哈特-舍尔,他要在北方特区待到七月,然后才有人换他回德国。
4月7日上午,倭国驻朝阳领事尾上菊之助接到特区外事局的照会。要求倭国在一个月内退出库页岛南部,倭国称之为桦太地区。
尾上菊之助立即向东京汇报,同时去外事局与锡沟通。阐明桦太是怎么到倭国手中的,现在是倭国领土。
锡良直接告诉尾上菊之助,你说的那些都不重要,都是过去式了,现在以我说的为准,限期一个月,退出桦太地区,否则开战。还特别强调,不准破坏桦太地区,我们有人在监视。
锡良没有说谎,从德国联合特种训练回来的三百名特种兵,直接成立雪原狼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方向就是北方的雪原。他们已经被派到了库页岛,专门监视桦太地区倭国人。
雪原狼特种部队大队长陈希,副大队长熊象、黄芪、毕文武。
还有,毛永华、覃飞、张靖山、朱颐、肖谦、陈炜、邹京,都成了中队长,每个中队暂时四十人,陈希把他们撒向库页岛全境,让他们一边监视倭国人,一边野外求生。
尾上菊之助强调,我们已经签订了《清日朝阳条约》,你们不能这样。
锡良提醒尾上菊之助,条约里没有关于库页岛的内容,我们也没签过和平条约,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都是我们的。在我们与沙俄的最新边界条约中,库页岛及其附属岛屿,均归我国所有。
尾上菊之助没有继续争论,直接带着秘书渡边修一回到领事馆,心情沉重,一言不发。
东京方面也在争论不休,桦太地区已经经营五年了,就这样交给禁卫军,真的太不甘心了。但是现在的倭国陆军能打败兵锋正盛的禁卫军吗?今天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当下的禁卫军,就是放在欧洲,也是最顶尖的存在。
“为什么都不说话?倭国一直要被禁卫军压制吗?”明治怒吼,但声音虚弱,明显病得不轻:“我们现在也有半自动步枪了,禁卫军的火炮我们也有,人口我也们比北方特区多,我们不能一战吗?”
“陛下,问题不是出在武器装备上。”日本银行总裁高桥是清站起来说道:“半自动步枪、机枪、冲锋枪、火炮,我们都有了,但是,我们与禁卫军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高桥是清于今年一月,在桂太郎首相大力推动下,接任日银总裁一职,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桂太郎希望高桥是清,配合他一起改变倭国的财政状况。总之高桥是清因此成为倭国财政金融的重要决定者之一,他正在大力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甚至在考虑适当增发货币,主动弱化倭元,提高倭国产品的竞争力。
“为什么?”明治问道:“我们少做了哪一步?”
“贤机关一直在调查,可以肯定的是,禁卫军与德国正在进行各种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开发新武器,禁卫军的作战飞机,应该就是德国人转让给他们的技术。”高桥是清说道:“在民用技术方面,他们也加强了与欧美列强的合作,并具备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到今年结束之前,他们将有八个超级钢铁厂建成投产,钢铁产量将超过我们。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建造当下最先进的军舰了,正在同时修建多条超级铁路,还有十几个超过三万吨的干船坞正在修建。”
明治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但发出的声音并不大,他的病情真的越来越重了。
缓了一会儿,明治说道:“我们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不好吗?他们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吗?甚至可以出让部分利益也可以。”
“煤炭、铁矿石、石油,还有其它矿产资源,他们好像什么都不缺。”高桥是清说道:“而这些主要矿产,我们都缺,都需要从外面进口。”他想说,那里本应该属于我们,但是……
叹了口气,高桥是清继续道:“我们还欠了英法美三国的贷款,这是必须要还的,我们已经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高桥是清看向山县有朋和东乡平八郎,然后继续说道:“山县总长和东乡军令部长,一直在为士兵的工资发愁吧?”
山县和东乡同时点头,山县说道:“目前只能发一半的工资,另一半用日用棉布或者日用杂货代替。”
明治的拳头,再一次重重地砸在桌面上,同样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
高桥是清又道:“就是日用杂货的生产制造,他们也超过了我们。我们与他们的边境自由贸易区,他们产品物美价廉,我们的商人大量采购。他们只采购我们的民族特色产品,很多都是纯手工产品。”
明治叹气道:“说了这么多,你就是想告诉我,现在只能退让,我们打不过他们。”
高桥是清重重点头,没有说话。
“你们也这样认为吗?”明治的目光看向山县有朋,看向东乡平八郎。
参谋总长兼兵站总督山县有朋,站出来说道:“帝国陆军需要韬光养晦,敌强我弱之时,不宜轻动刀兵。”
紧接着海军军令部部长东乡平八郎大将站出来,说道:“我赞同山县议长的意见,禁卫军正在同时建设四艘当世最先进的军舰,还有十三个超过三万吨的干船坞在建设,他们很快会超过联合舰队。”
“那你们说,倭国还有希望吗?难道还要向以前那样,沉寂几百年吗?”明治不甘心啊!
“也不一定”高桥是清说道:“禁卫军的崛起,改变了东亚的权力格局,也深度影响了欧美强国在东亚的权力延伸。至少在禁卫军的支持下,北京朝廷挣脱了欧美强国的权力束缚,这块巨大的利益没有了,谁会甘心呢?”
包括明治在内,在座的都轻轻点头,认可高桥是清的分析。
高桥是清继续:“目前,禁卫军与欧美强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经济上也有很深的合作,但是不能否认,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现在的南部非洲,英国人和阿非利卡人,正在筹备南部非洲联邦自治,禁卫军的非洲军团是他们绕不过去的拦路虎。在南部非洲的权机关,最近发回的情报,非洲军团正在备战,一旦双方没能谈妥利益分配,战争随时打响。”
“你是说这是我们的机会?”明治问道。
高桥是清摇头,说道:“我是说,禁卫军是世界的不稳定因素,是禁卫军让当下的世界偏离了原来的轨道,驶向了未知的方向。欧美强国应该警惕禁卫军,而不是与禁卫军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我们倭国愿意成为欧美强国制约禁卫军的马前卒。”
“我们做欧美强国的马前卒?”明治皱眉:“这不是我想要的帝国。”
“只有这样,欧美强国才愿意武装我们,让我们的军力快速增长,走出目前的困境。”高桥是清说道:“我们的未来在东亚大陆,而征服东亚大陆必须强军,要强军,必须依靠外力,外力只能是欧美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