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金陵烬未央卷 > 第296章 雨霁园深渐起尘

第296章 雨霁园深渐起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一折残红犹带雨

荣国府的晨露裹着紫藤萝的碎瓣,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黛玉推开潇湘馆的窗,见檐角垂下的铜铃还挂着水珠,被风一吹晃出细碎的响,倒比往日添了几分清越。案头的白瓷瓶里,那支绿萼梅不知何时绽了新蕊,嫩黄的花心顶着晨露,像缀了颗碎钻。

\"姑娘瞧这梅开得多好。\"紫鹃正用细布擦拭着银壶,壶底的缠枝纹被擦得发亮,\"昨儿北静王府送来的新炭,我煨了莲子羹,您趁热喝。\"

黛玉接过玉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暖意,忽然想起昨日宫门前的红墙。那抹朱红在雨里瞧着格外沉郁,倒像极了贾政被带走时,官服上的颜色。她舀了勺莲子羹,甜香里混着点焦味——想来是紫鹃走神时煨过了火,这丫头自昨日起就总望着角门发呆。

\"宝二爷呢?\"黛玉轻声问,目光落在窗台上那只\"刘海戏金蟾\"的风筝上。竹骨上的蝉翼纱被雨水浸得有些发皱,倒像湘云哭红的眼角。

\"一早被老爷叫去书房了。\"紫鹃往炉子里添了块炭,火星子溅在青砖上,\"周瑞家的来说,昨儿吴先生离府时,往忠顺亲王府的方向去了,宝二爷怕是去查这个。\"

黛玉的手顿了顿,莲子羹在碗里晃出涟漪。她想起元春塞给她的那支金簪,簪头的凤凰嘴里衔着颗珍珠,昨夜被她藏在妆匣的夹层里,与父亲留下的那半张药方压在一处。这两样东西碰在一处,倒像两块互斥的磁石,总让她夜里睡不安稳。

正说着,院外传来脚步声,宝玉披着件半湿的披风走进来,发梢还滴着水。他手里攥着张纸,纸角被雨水泡得发卷,上面盖着个朱红的印鉴,瞧着像是官衙的文书。

\"刚从都察院回来。\"宝玉把纸往案上一放,拿起黛玉的莲子羹就喝,\"吴先生没回王府,倒是去了刑部大牢,想探视前太子的旧部,被拦在门外了。\"

黛玉凑近看那文书,上面的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就的,其中\"盐引江南\"等字被圈了又圈,墨迹都透了纸背。她指尖划过\"万松书院\"四个字,忽然想起那口老井,井边的青石板被常年的井水浸得发乌,\"海客\"二字的刻痕里总积着泥。

\"父亲说,学田的地契得尽快转到北静王府名下。\"宝玉的声音沉了些,往炉边凑了凑,\"忠顺亲王虽被圈禁,但他的门生还在六部任职,保不齐会偷换地契上的印鉴。\"

黛玉忽然想起周先生袖口的黄绸子。那料子摸着极滑,倒像是宫里的贡品,边角处绣着的暗纹,与元春宫装下摆的花样有几分相似。她把这话说给宝玉听,见他眉头皱成个疙瘩,指节在案上轻轻敲着,像在盘算什么。

\"前儿在狱神庙,\"宝玉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我见父亲袖口沾着点金粉,那颜色与赵姨娘珠花上的'顺'字标记一模一样。\"

窗外的风突然卷起片紫藤花瓣,正落在黛玉的发间。她抬手去拂,指尖触到微凉的发,忽然想起贾政被带走时,官服的玉带钩上挂着半片碎绸,也是这般的明黄。那时候只当是慌乱中勾破的,此刻想来,倒像是故意留下的记号。

紫鹃端来新沏的茶,茶烟袅袅里,黛玉看见案上的绿萼梅又开了些,嫩黄的花心在烟里若隐若现,像藏着说不尽的心事。她忽然明白,这荣国府的日子,就像这梅蕊,看着清雅,内里却藏着数不清的尖刺,稍不留意就要被扎出血来。

第二折旧痕叠新伤

荣国府的账房里弥漫着股墨汁混着霉味的气息。周先生走后,案上的算盘蒙了层薄灰,算珠间还卡着片干枯的紫藤花瓣,想来是前日风雨从窗缝里刮进来的。宝玉站在博古架前,望着那只嵌玛瑙的鼻烟壶,壶底的\"刘\"字被人用墨涂过,倒像块新长出的疤。

\"宝二爷,这是新账房吴先生留下的册子。\"一个小斯捧着摞蓝布封皮的账册进来,膝盖在门槛上磕了下,册子散落一地,其中一本滑到宝玉脚边,封皮上用朱笔写着\"江南盐引\"四个字。

宝玉弯腰去捡,指尖触到册页边缘的火灼痕迹,与上次见的那本江南田庄账册一模一样。他翻开看,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倒像是故意模仿周先生的笔迹,只是\"两钱\"等字的写法总透着股生疏,像是读书人硬学账房先生的笔触。

\"吴先生住东厢房时,\"小斯在一旁嗫嚅道,\"总夜里点灯,窗户纸上的影子瞧着像在烧什么东西,火光红得很。\"

宝玉的目光落在账册里夹着的张字条上。字条是用洒金纸写的,上面只有\"初十,井\"两个字,墨迹发乌,倒像是用茶水调的墨。他忽然想起黛玉父亲的药方,上面也记着\"三月初十\",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闷得发慌。

走出账房时,见探春提着个竹篮从月亮门过来,篮里装着些丝线和布样,是要送去给黛玉描绣的。她看见宝玉手里的账册,眉头立刻皱起来:\"刚从老太太院里来,听见邢夫人在说,要把府里的田庄都交给忠顺亲王府的人打理,说是'暂存',等风头过了再还回来。\"

\"暂存?\"宝玉冷笑一声,把账册往怀里塞,\"怕是以暂存的名义,把地契换成他们的印鉴吧。前儿周先生说,江南那二十亩学田,早就被他们在户部改了备案,只瞒着咱们府里。\"

探春的手猛地收紧,竹篮的把手勒出红痕。她掀开篮里的布样,最底下压着张抄来的诗稿,是湘云新作的《咏雨》,其中\"残荷承露泣,旧燕绕梁飞\"两句被人用朱笔圈了,旁边批着\"似有怨怼\"四个字,笔迹与账册上的倒有几分像。

\"这是从吴先生房里抄的。\"探春的声音发颤,\"他不仅改田庄的账,还在背地里抄咱们姐妹的诗,不知要做什么。\"

宝玉想起黛玉案上的诗稿,\"紫萝香里听莺啼\"那句的墨汁下,似乎还藏着别的字迹,当时只当是晕染了,此刻想来,倒像是被人用淡墨改过。他拉着探春往潇湘馆走,脚步急得带起风,廊下的紫藤花瓣被卷得纷飞,像场紫色的雪。

黛玉正在窗前描绣样,绷架上绷着块素色软缎,上面绣了半只鸳鸯,另一只刚起了个头,喙边的金线闪闪发亮。见他们进来,她放下绣绷,指尖还沾着点金线的碎屑,像落了星子。

\"你们瞧这个。\"黛玉把绣绷转过来,鸳鸯的眼睛用的是两颗极小的珍珠,是从湘云送的耳坠上拆下来的,\"刚发现,这软缎的布纹里夹着些金箔,对着光看才能瞧见。\"

宝玉把布样凑到窗前,阳光透过布纹,在地上投下细碎的金点,像撒了把碎金子。他忽然想起贾政袖口的金粉,还有赵姨娘珠花上的\"顺\"字,这些金屑倒像是同一种东西,只是被做成了不同的模样。

\"吴先生在账册里夹了张字条。\"宝玉掏出那张洒金纸,\"说初十在井边,想来是要去万松书院。\"

黛玉的指尖在\"井\"字上顿了顿,忽然想起父亲的药方。\"三月初十\"旁边,还有行极小的字,是用朱砂写的\"金符\",当时只当是药引,此刻想来,倒像是某种信物。她望着窗外渐高的日头,忽然觉得这荣国府的天,比往日更沉了些,像要压下来似的。

第三折蛛丝缠玉阶

荣国府的午后总有种昏昏欲睡的气息。贾政书房的窗开着半扇,风卷着石榴花的香气进来,落在摊开的《论语》上。贾政用朱笔在\"其身正\"三个字下画了道线,笔尖的墨滴在纸上洇开,像颗小小的黑痣。

\"老爷,北静王府的人来了。\"小厮在门外回话,声音压得很低,\"说带了江南学田的新地契,要您过目。\"

贾政放下笔,看见走进来的是王府的长史官,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的盒子,盒角嵌着铜锁,锁上刻着朵梅花。长史官的袖口沾着点泥,像是刚从城外回来,鞋面上还有草屑,倒像是去过田埂。

\"王爷说,这地契用了双印鉴。\"长史官打开盒子,里面的地契叠得整整齐齐,上面盖着荣国府和北静王府的两个红印,\"户部那边已经备案,就算有人想换,也得两道手续。\"

贾政拿起地契,指尖触到纸背的褶皱,像是被人反复折过。他忽然注意到,两个印鉴的边缘都有些模糊,倒像是盖的时候纸动了,这在王府的文书里是极少有的。他不动声色地把地契往桌上放,余光瞥见长史官的手指在袖袋里动了动,像是攥着什么硬物。

\"前儿宝丫头派人送了些新茶。\"贾政忽然岔开话,给长史官倒了杯茶,\"说是从苏州采的,比去年的雨前龙井更醇些。\"

长史官的手顿了顿,接过茶杯时,袖口滑下去些,露出腕上的串子,是用黑色的珠子穿的,其中一颗裂了缝,里面露出点金色的粉末。贾政的目光在串子上停了片刻,想起宝玉说的金粉,心口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下。

\"王爷让小的带句话。\"长史官呷了口茶,\"初十那天,万松书院的老井怕是要出事,让府里的人别去。\"

贾政的指尖在案上轻轻敲着,案上的砚台里,墨汁映出他的影子,眉头皱得像团乱麻。他想起黛玉父亲的账册,其中一本记着\"井中藏金,符契为凭\",当时只当是隐喻,此刻想来,倒像是真有东西藏在井里。

送走长史官,贾政往潇湘馆去。路过抄手游廊时,见几个婆子在扫地上的紫藤花,花瓣堆在青石板上,像座小小的坟。他听见她们念叨,说赵姨娘昨儿去库房领了些金箔,说是要给贾环做新衣裳上的镶边,却被邢夫人罚了,因为那些金箔是宫里赏的,寻常人不能用。

贾政的脚步顿了顿。他想起赵姨娘鬓边的珠花,那\"顺\"字的底座是空心的,里面似乎塞着什么东西,晃起来时会响。他忽然明白,那些金箔、金粉、金珠,倒像是同一种东西被拆成了碎片,藏在府里的各个角落,等着被人凑成原样。

到了潇湘馆,见黛玉正和宝玉在廊下看风筝。那只\"刘海戏金蟾\"的风筝被修好了,竹骨上缠了圈金线,在阳光下闪着亮。黛玉手里的线轴转得飞快,风筝越飞越高,变成个小小的黑点,倒像是要钻进云里去。

\"父亲。\"宝玉看见他,忙收了线,\"长史官来过了?\"

贾政点点头,目光落在黛玉腕间的银镯子上。那镯子的缠枝莲纹里,似乎卡着点金屑,像是从什么东西上蹭下来的。他忽然想起元春送的那支金簪,簪头的凤凰眼睛,用的正是这样的金屑镶的。

\"初十那天,\"贾政的声音沉了些,\"你们俩都待在府里,别出去。\"

黛玉和宝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疑惑。风卷起风筝线,在阳光下绷得笔直,像根看不见的弦,一端系着天上的风筝,一端攥在他们手里,稍不留意就要断了。

第四折暗流浸阶苔

荣国府的暮色来得悄无声息。西跨院的灯笼刚点上,就被风卷得摇晃,光在墙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像有人在跳舞。邢夫人坐在炕上,手里翻着本账册,眼皮却不住地跳,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王善保家的,\"邢夫人把账册往桌上一扔,铜扣撞在桌面上,发出刺耳的响,\"吴先生离府前,到底有没有留下什么话?\"

王善保家的正用布擦着个银盒子,盒子上的花纹被擦得发亮,是只展翅的凤凰。她听见问话,手顿了顿,盒子差点掉在地上:\"回夫人,他只说......说初十那天,万松书院的井里能挖出宝贝,让咱们别错过了。\"

邢夫人的眼睛亮了亮,像两盏突然被点着的灯。她想起忠顺亲王被圈禁前,偷偷塞给她的那半块玉佩,说是与万松书院的\"金符\"能拼成一块,凭着这个能换下半江南的盐引。那玉佩此刻就藏在银盒子里,与吴先生留下的半张地图压在一处。

\"贾环呢?\"邢夫人站起身,裙摆扫过炕桌,把上面的茶碗带倒了,茶水在账本上洇出片污渍,\"让他去备车,咱们明儿一早就去万松书院。\"

王善保家的脸白了白,支支吾吾地说:\"环哥儿......环哥儿被户部的人叫走了,说是有账目要核对,怕是今夜回不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