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春深风动暗藏雷(1 / 2)
第一折庭院深几许
荣国府的紫藤萝爬满了抄手游廊,淡紫色的花串垂在青石板上,落了一地碎紫。黛玉踩着花瓣走过时,裙摆扫起的香风里混着新茶的气息——那是妙玉托人从栊翠庵送来的雨前龙井,此刻正沸在潇湘馆的银壶里。
\"姑娘仔细脚下。\"紫鹃提着竹篮从月亮门进来,篮里盛着刚浆洗好的素色帕子,\"宝二爷说昨儿见着廊下的青苔滑,特意让小厮们铺了层细沙。\"
黛玉低头看,果然见青石板缝隙里嵌着层米白色的河沙,想来是宝玉亲自筛过的,颗粒匀得像研碎的珍珠。她指尖拂过廊柱上的紫藤花,花瓣上的晨露滚落,正落在一双素色绣鞋前——宝玉不知何时站在月洞门旁,手里攥着支刚折的绿萼梅,花瓣上还沾着松针。
\"刚从北静王府回来。\"宝玉把梅花插进黛玉案头的白瓷瓶,\"王爷府里的绿萼开得正好,说这品种最配林妹妹的清雅。\"他瞥见案上摊着的诗稿,上面写着\"紫萝香里听莺啼\",墨汁未干,砚台边还压着半块吃剩的茯苓饼。
\"又偷拿我的点心。\"黛玉笑着去夺诗稿,却被他按住手腕。他的掌心比春日的阳光还暖,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银镯子,那是去年生辰时他送的,上面錾着缠枝莲纹,此刻被体温焐得温润。
\"北静王问起杭州的事了。\"宝玉忽然压低声音,目光扫过窗外修剪花枝的婆子,\"说户部侍郎虽斩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四处活动,让咱们最近别轻易出门。\"
黛玉指尖的笔顿了顿,墨滴在宣纸上洇出个小圆点,像颗藏不住的心事。她想起万松书院那箱账册,此刻正锁在贾政书房的暗格里,铁盒子上的铜锁日夜由茗烟守着。\"前儿见着忠顺亲王府的马车在街对面停留,\"她把声音压得更低,\"难不成他们还不死心?\"
一阵风卷着紫藤花落进窗内,落在摊开的《南华经》上。宝玉拾起花瓣夹进书里,忽然看见书页边缘有行极小的字,是黛玉写的\"三月初七,薛蟠过府\"。他想起薛蟠前几日在酒楼与人争执,打伤了户部侍郎的远房侄子,此刻正在狱神庙候审。
\"姨妈急得满嘴燎泡。\"宝玉的声音沉了沉,\"昨儿托人送来两匹云锦,想让你在老太太面前美言几句。\"他望着黛玉鬓边的珍珠耳坠,那是薛家送的及笄礼,此刻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只是这忙,咱们怕是帮不上。\"
黛玉把诗稿叠起放进锦盒,忽然听见院外传来笑语声。探春带着史湘云走进来,湘云手里举着支风筝,竹骨上糊着蝉翼纱,画的是\"刘海戏金蟾\"。\"林姐姐快看!\"她把风筝往黛玉手里塞,\"这是宝二爷昨儿给我扎的,说比去年那只凤凰还飞得高。\"
探春穿着件水绿色的夹袄,袖口绣着几片竹叶,见黛玉案上的茶凉了,亲自提着银壶续水:\"刚从老太太院里来,听见贾政老爷在说盐引案的卷宗丢了两本。\"她的指尖划过茶杯边缘,留下圈淡淡的水痕,\"赵姨娘在廊下哭,说定是有人故意藏起来陷害咱们家。\"
黛玉的茶盏在手里轻轻晃了晃。那两本丢失的卷宗,此刻正压在她妆匣最底层,里面记着前太子与江南盐商的密信,字迹与元春省亲时题在大观楼的匾额如出一辙。她瞥了眼宝玉,见他正低头摩挲着风筝线,指节泛白,显然也想起了那些烫手的纸页。
\"许是库房杂乱,一时找不着了。\"黛玉笑着岔开话,给湘云剥了颗荔枝,\"听说云丫头要在咱们家住到端阳,可得陪我描完那套《牡丹亭》的绣样。\"
湘云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捧着荔枝笑得眉眼弯弯。探春却没动,只是望着窗外的紫藤萝,忽然说:\"昨儿去给邢夫人请安,听见她在跟王善保家的念叨,说要请个新的账房先生来打理府里的田庄。\"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宝玉身上,\"好像是忠顺亲王府举荐的人。\"
一阵风吹过,紫藤花落得更急了,像场无声的雨。黛玉看着满地碎紫,忽然想起那年葬花时,宝玉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那时只当是少年痴语,如今却觉字字都带着寒意。
第二折暗流绕朱门
荣国府的账房先生姓周,是王夫人的远房表亲,此刻正趴在算盘上打盹,花白的胡子沾着点墨汁。宝玉掀帘进来时,他惊得手一抖,算珠噼里啪啦滚了满地,其中一颗正好落在贾政刚送来的账册上——那本记着江南田庄收入的蓝布封皮账册,边角处有个极细微的火灼痕迹。
\"宝二爷怎么来了?\"周先生慌忙把算珠拢到一起,袖口扫过案上的茶碗,褐色的茶水在账册上洇出片污渍,\"奴才这就把这个月的用度清出来。\"
宝玉没理会他的忙乱,径直走到博古架前,取下那只嵌着玛瑙的鼻烟壶——这是去年从户部侍郎府里抄来的物件,壶底刻着个\"刘\"字,正是盐道刘的私藏。他故意把鼻烟壶往账册边放了放,看见周先生的喉结明显滚了滚。
\"前儿听林妹妹说,\"宝玉慢悠悠地转着鼻烟壶,玛瑙的光在账册上晃出细碎的影,\"江南的新茶该到了,怎么账上没见记录?\"
周先生的脸腾地红了,手在算盘上乱拨:\"回二爷,那茶......那茶在路上被雨打湿了,奴才想着不值当入账......\"
\"是吗?\"宝玉忽然提高声音,墨汁瓶被他不小心碰倒,浓黑的墨汁正好浇在那本蓝布账册上,\"我怎么听说,是被忠顺亲王府的人'借'去了?\"
周先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窗外的石榴树被风吹得哗哗响,树影落在他颤抖的背上,像张无形的网。\"二爷饶命!\"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是他们逼奴才的!说要是不把田庄的地契给他们看,就......就揭发奴才贪墨的事!\"
宝玉盯着他汗湿的后颈,忽然想起黛玉说的\"账本上的赤字,红得像未愈的伤口\"。他弯腰扶起周先生,指尖故意擦过对方的袖口,摸到里面硬硬的东西——像是卷纸,边缘还露着点黄绸。
\"起来吧。\"宝玉的声音放缓了些,亲自给周先生倒了杯茶,\"谁都有难处,只是别站错了队。\"他瞥见窗台上的海棠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上沾着露水,\"听说周先生的小孙子病了?让茗烟去我房里取两匹西洋布,给孩子做件新衣裳。\"
周先生的眼泪突然掉下来,混着脸上的墨汁,看着像只花脸猫。他哆嗦着从袖口掏出那卷纸,竟是张田庄地契,上面盖着荣国府的朱印,却被人用朱笔圈出了好大一块。\"他们......他们想要这二十亩水田......\"
宝玉接过地契,指尖触到那冰凉的朱印,忽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那箱账册。他把地契往怀里一揣,拍了拍周先生的肩膀:\"这事我替你担着,只是往后......\"
\"奴才明白!奴才明白!\"周先生连连点头,看着宝玉的眼神里又敬又怕,\"那两本丢失的卷宗,奴才知道在哪儿!在......在赵姨娘的梳妆匣里!\"
窗外的风突然停了,石榴树的叶子一动不动。宝玉走出账房时,看见黛玉正站在月洞门旁,手里攥着块绣了一半的帕子,针脚密得像蛛网。她的目光与他相撞,两人都没说话,只是默契地往潇湘馆走——那里的紫藤花下,藏着能容下所有秘密的阴凉。
\"赵姨娘为什么要偷卷宗?\"黛玉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花下的蚂蚁。她把帕子展开,上面绣着两只鸳鸯,一只已经成型,另一只刚绣出翅膀。
\"为了她的儿子。\"宝玉望着远处贾政书房的方向,窗纸上映着个模糊的人影,像是在翻箱倒柜,\"贾环想求忠顺亲王给个前程,这些卷宗就是投名状。\"他忽然握住黛玉的手,她的指尖冰凉,\"但我总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一阵脚步声从抄手游廊传来,赵姨娘提着食盒走过,看见他们,脸上堆起不自然的笑:\"宝二爷,林姑娘,刚炖了冰糖雪梨,要不要尝尝?\"食盒的缝隙里,露出点黄绸的边角,与周先生袖口的那块一模一样。
黛玉笑着摆手,目光却落在赵姨娘鬓边的珠花上——那是支镀金的珠花,珠子是假的,底座却刻着\"顺\"字,正是忠顺亲王府的标记。她忽然想起探春说的\"有些人为了攀高枝,连良心都能卖\",心口像被针扎了下。
赵姨娘走后,宝玉从怀里掏出地契,在石桌上铺开。黛玉的指尖划过那片被圈出的水田,忽然停住:\"这里是......\"
\"是当年林姑父捐给万松书院的学田。\"宝玉的声音沉了下去,\"他们想要的不是地,是藏在田埂下的东西。\"
紫藤花突然簌簌落下,像是谁在天上撒下的紫雪。黛玉望着那片被圈出的田亩,忽然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把账册藏在书院——原来所有的线索,早就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串在了一起。
第三折棋落见人心
荣国府的夜来得比别处早,刚过酉时,西跨院就亮起了灯笼。邢夫人坐在上首,手里摩挲着那只碧玉镯子,目光扫过底下站着的几个管事媳妇,像鹰盯着猎物。|
\"周先生年纪大了,记性不中用了。\"她呷了口浓茶,茶梗在杯底沉得像块石头,\"我已经请了新的账房来,姓吴,是忠顺亲王府推荐的,明儿就到任。\"
王善保家的立刻凑趣:\"还是夫人想得周到!那姓周的早就该换了,上次还把老太太的寿礼算错了账......\"
\"哼,何止算错账。\"邢夫人把茶盏往桌上一墩,茶水溅出些在青缎鞋面上,\"我听说,他还敢私藏府里的地契?若不是宝二爷发现,咱们荣国府的脸面都要被他丢尽了!\"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响。黛玉和宝玉躲在廊下的柱子后,听见里面传来翻东西的声音,想来是在搜查周先生的住处。黛玉的手心全是汗,攥着宝玉的袖子,布料被她捏出几道褶子。
\"别慌。\"宝玉在她耳边轻声说,气息吹得她耳廓发痒,\"我已经让茗烟把周先生送回乡下了,地契也换了假的放在他箱子里。\"
正说着,就见王善保家的举着张纸跑出来,脸上泛着得意的红光:\"夫人!找到了!真的找到了!\"纸上的墨迹还新鲜,正是那张被朱笔圈过的地契,只是盖着的荣国府印鉴,比真的小了一圈。
邢夫人接过地契,眼睛亮得像两颗豆子:\"快!让人把这送到忠顺亲王府去!就说......就说我荣国府办事向来周到。\"她忽然想起什么,又添了句,\"让吴先生明儿先去查江南的田庄账,我倒要看看,那里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廊下的石榴树突然落下个果子,\"咚\"地砸在地上,吓了两人一跳。宝玉拉着黛玉往潇湘馆跑,月光在青石板上投下两道仓皇的影子,像被风吹动的芦苇。
\"他们果然是冲着学田来的。\"黛玉喘着气,靠在廊柱上,胸口起伏得像波浪,\"可那里除了几间破屋,什么都没有啊。\"
宝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块刚买的桂花糕,还是热的。\"去年我去江南时,\"他把糕点递到黛玉嘴边,甜香混着她的呼吸扑在他脸上,\"看见学田的老井边有块青石板,上面刻着'海客'两个字。\"
黛玉的眼睛突然亮了:\"是我父亲的别号!\"她咬了口桂花糕,糯米粘在嘴角,像颗小小的珍珠,\"难道账册里说的'证据',就藏在井里?\"
一阵脚步声从月洞门传来,探春提着盏羊角灯走来,灯光在她脸上晃出明明灭灭的影。\"我就知道你们在这儿。\"她把灯往石桌上一放,灯芯爆出个火星,\"刚从赵姨娘屋里来,看见她在烧东西,纸灰里飘着块黄绸子,跟周先生的那块一模一样。\"
宝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黄绸子是宫里的物件,寻常人家根本得不到。他忽然想起万松书院找到的那封信,上面说\"内库亏空与前太子有关\",难道赵姨娘的背后,还连着宫里的人?
\"明儿吴先生来查账,\"探春的手指在灯沿上划着圈,\"咱们得想个法子拖住他。老太太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就说她老人家突然犯了头晕,让府里的管事都去侍疾。\"
黛玉望着灯芯跳动的火苗,忽然笑了:\"我倒有个主意。\"她凑近宝玉耳边,说了几句,见他连连点头,脸颊飞起两朵红云,像抹了胭脂。
次日清晨,吴先生果然来了。这人穿着件宝蓝色的绸缎袍子,袖口绣着金线,走路时八字步迈得老大,活像只骄傲的公鹅。他刚进荣国府的大门,就被贾母院里的婆子拦住了,说老太太\"头晕得厉害,连太医都请来了\"。
吴先生没办法,只好坐在倒座房里等。茗烟端来的茶他嫌淡,送来的点心他嫌甜,正烦躁时,忽然听见潇湘馆方向传来一阵笑语。他探头望去,只见黛玉和宝玉正在廊下放风筝,那只\"刘海戏金蟾\"的风筝飞得极高,线在阳光下闪着亮,像条金色的蛇。
\"这荣国府的人,倒会享乐。\"吴先生撇撇嘴,正想派人去催,却见周瑞家的慌慌张张跑来,手里拿着张药方,\"吴先生快救救我们姑娘!她被风筝线割破了手,血流不止呢!\"
吴先生跟着跑到潇湘馆,只见黛玉正坐在石凳上,左手缠着白绢,绢子上渗出血红的印子,像朵开败的桃花。宝玉在一旁急得团团转,手里的金疮药撒了一地。
\"哎呀,这可怎么好!\"吴先生装模作样地查看伤口,眼睛却在屋里乱瞟,看见案上堆着几本账册,封皮是江南田庄的,\"林姑娘放心,不过是些皮外伤......\"
\"先生有所不知。\"紫鹃在一旁抹眼泪,\"我们姑娘从小就怕血,去年见着只受伤的鸽子,都晕了半天呢!\"她说着,故意撞翻了案上的茶碗,茶水正好泼在账册上,\"哎呀!这可是宝二爷熬夜算的账......\"
吴先生的注意力立刻被账册吸引,趁众人慌乱时,偷偷抽出最上面的一本揣进袖袋。他哪里知道,这正是宝玉和黛玉故意放在那里的假账,上面的数字错得离谱,还夹着张黛玉画的戏文脸谱,画的是个小丑,鼻子上点着个白圈。
等吴先生拿着假账册离开时,黛玉正靠在宝玉肩上笑,手里的\"伤口\"早就用胭脂染红的绢子包好了。阳光穿过紫藤萝的缝隙,在他们身上织出张紫色的网,把所有的算计和防备,都温柔地藏在了花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