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停机检修(1 / 2)
沈良知道,如果现在退让,自己在技术上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
他看着张卫国,语气平静但坚定地说:“张副厂长,我愿意为这个决定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出现问题,我个人负责。”
张卫国没想到沈良会如此坚持,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建华赶到了现场。
“怎么停工了?出什么事了?”
王大海赶紧把情况汇报了一遍。
李建华听完后,看了看沈良,又看了看张卫国。
作为厂长,他必须在技术风险和项目进度之间做出平衡。
“小沈,你真的有把握处理好这个问题?”
沈良点头。
“李厂长,我保证没问题。”
李建华沉思了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
“那就按小沈的方案执行。但是安全措施要做足,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张卫国的脸色很难看,但也没有再反对。
毕竟厂长已经表态了,他作为副手只能服从。
沈良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压力更大了。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容不得半点闪失。
接下来的修补工作进行得异常小心。
沈良亲自调配专用胶,控制每一个细节。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心操作,裂纹被完美修复。
外观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
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只有在高温运行时,才能验证修补效果。
第三天,炉膛内壁的改造基本完成。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系统调试阶段。
沈良站在控制台前,手心微微出汗。
所有的理论分析和前期准备,都将在这一刻接受检验。
“准备点火!”
随着沈良的指令,巨大的高炉重新启动。
火焰在炉膛内熊熊燃烧,温度快速上升。
控制台上的各项数据都在沈良的密切监控之下。
温度、压力、气体流量...每一个参数都关系到改造的成败。
半小时后,炉膛温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各项运行数据显示正常。
沈良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轻松,因为真正的考验还在持续。
只有连续稳定运行72小时,才能证明改造的彻底成功。三天后的晚上十一点,沈良还守在控制台前。
数据显示器上的绿光让他的脸显得有些苍白,连续七十二小时的不间断监测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
“温度1250度,压力正常,燃气流量稳定。”沈良在记录本上工整地写下最新数据。
这已经是第无数次记录了,但他丝毫不敢松懈。
王大海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走过来,“小沈,吃点东西吧。”
“谢谢王师傅。”沈良接过面条,却没有立即食用,目光仍然紧盯着控制台。
“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掉的。”王大海担忧地说,“要不让我替你守一会?”
沈良摇摇头,“不行,这是关键时刻,不能有任何闪失。”
就在这时,控制台上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沈良瞬间紧张起来,面条碗险些滑落。
“怎么回事?”王大海急忙凑过来。
沈良快速扫视着各项数据,发现3号温度传感器的数值出现异常波动。
“可能是传感器出了问题。”沈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也有可能是炉膛内部出现了状况。”
王大海的脸色变得严肃,“要不要立即停炉检查?”
沈良陷入了艰难的选择。
如果贸然停炉,七十二小时的连续测试就前功尽弃了。
但如果不停炉,万一真的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等等,让我再观察一下数据变化趋势。”
沈良紧紧盯着显示器,手心已经渗出汗珠。
5分钟过去了,温度波动逐渐趋于稳定。
10分钟后,数值完全恢复正常。
沈良长长地吐了口气,“应该是传感器的误报。”
王大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吓死我了,差点以为要出大事。”
“现在还不能完全放松。”沈良重新调整监测参数,“距离七十二小时还有六个小时。”
凌晨三点,厂房里安静得只能听到机器运转的嗡嗡声。
沈良趴在控制台上小憩,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张卫国匆忙赶到现场,身后跟着几个夜班工人。
“听说刚才报警了?”张卫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沈良揉了揉眼睛,“是传感器误报,现在已经正常了。”
张卫国走到控制台前仔细查看数据,眉头紧皱。
“你确定没问题?”
“我用人格保证。”沈良的语气很坚定。
张卫国沉默了一会,最终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
但沈良能从他的背影中感受到浓浓的怀疑。
天亮时分,李建华也来到了现场。
“小沈,感觉怎么样?”
沈良强打精神,“一切正常,李厂长。”
李建华看了看监测记录,满意地点点头。
“你辛苦了,等测试完成后好好休息几天。”
“谢谢李厂长关心。”沈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上午九点,距离七十二小时测试完成还有两个小时。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控制室周围,包括其他车间的工人、技术员,甚至还有几个从市里赶来的专家。
沈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