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火狱将燃,谁持刑刀(1 / 2)
暮鼓的余音还在长安城中飘荡,带着一丝不祥的预感,久久不散。
原本喧嚣的街道,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喉咙,变得死一般的寂静。
李承乾站在火政堂的观火台上,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远处钟楼上那根断裂的青铜绳索。
那断口,平整得让人心惊,绝不是自然磨损的结果。
看来,有人不想让他安生啊。
“有意思,真有意思。”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丝冷笑。
这帮家伙,还真是沉不住气。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身后的阴影处说道:“去,把徐惠叫来。”
没过多久,一袭素衣的徐惠便款款而来,步履轻盈,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干练。
她对着李承乾盈盈一拜,轻声道:“殿下。”
“钟楼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吧?”李承乾没有回头,依旧凝视着远方。
“是,殿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徐惠的声音平静而沉稳,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查仔细点。这绳索的断口,不是自然磨损,是有人动了手脚。”李承乾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查一查,这几日进出钟楼的,除了乐工,还有谁带过灯油?”
徐惠闻言,心中一凛。
灯油?
看来殿下已经猜到了幕后之人的手段。
她低眉顺眼地应道:“奴婢明白。”
退下时,徐惠看似不经意地从袖中滑出一张小笺,藏于掌心。
上面写着:昨夜有两名礼部书吏曾以“修谱”为由登楼逗留半个时辰。
“礼部?修谱?”李承乾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看来,这水浑得很啊。
另一边,含凉殿的偏阁内,气氛肃穆而庄重。
苏敬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双手捧着一枚古朴的铜印——那便是“火狱使”的信物。
他能感受到铜印上传来的冰冷触感,如同握着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他的指尖都有些发颤。
李承乾站在苏敬面前,亲自为他系上一条黑底赤纹的绶带。
绶带的纹路如同火焰般跳动,象征着“火狱使”的职责与使命。
“苏敬,你可知我为何要让你来做这个‘火狱使’?”李承乾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震得苏敬心头一颤。
苏敬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承乾,沉声道:“臣知道。殿下是想让臣为民请命,肃清贪腐。”
李承乾摇了摇头,眼神深邃而复杂。
“你错了。我让你做‘火狱使’,不是让你来抓贼的,是让你来照镜子的。”
“照镜子?”苏敬有些疑惑地看着李承乾,不明白他话中的含义。
“我要让天下人看见,他们烧的每一炉火,都映得出自己的影子。”李承乾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悲悯和无奈。
说着,李承乾从龙案上拿起一封密函,递给苏敬。
密函上盖着鲜红的印章,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
苏敬接过密函,打开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密函上竟然是一幅图画——一幅由黔州百姓所绘的“骷髅炭炉”图!
那炭炉的形状狰狞可怖,仿佛是用无数骷髅堆砌而成,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图画的背面,则密密麻麻地批注着七道贪腐线路的草图,详细地记录了各级官员勾结牟利的证据。
“这……”苏敬看着手中的密函,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小的炭火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罪恶。
“你只管走,每到一地,留下三样东西。”李承乾看着苏敬,语气坚定地说道,“一份公示榜、一口测毒炉、一张举报箱。不要抓人,让他们自己撕咬。”
“自己撕咬?”苏敬有些不解地问道。
“不错。我要让他们狗咬狗,让他们自相残杀。”李承乾的”
三日后,苏敬率领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江陵。
这里是江南的重镇,也是炭火贸易的中心。
苏敬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来到府衙前,当众架起了一口火政标准炉。
这火炉是民生司专门配发的,可以用来检测炭火的质量。
他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一包当地供应的“净炭”,投入火炉之中。
火焰立刻开始跳动,然而,却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呈现出明亮的蓝色,而是泛着诡异的绿色,并且释放出刺鼻的气味。
“这是……”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哗然,纷纷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