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传奇捕快李逸尘 > 第358章 心向未来(完结)

第358章 心向未来(完结)(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羽望着窗外的雪,雪又下了起来,轻轻落在窗纸上,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他忽然觉得,冬至的长夜里,藏着最浓的盼。就像这布卷,收了尾,却等着来年再添新篇;就像这饺子,煮在锅里,是为了让团圆更绵长。

除夕守岁盼新程,布承岁月满庭芳

除夕的桃坞,被红灯笼照得像团燃烧的火。雪停了,檐角的冰棱挂着灯笼的光,折射出七彩的虹,偶尔有冰棱坠落,“啪”地摔在雪地上,碎成一地水晶。老桃树上系满了红绸,风过时“哗啦啦”响,像在唱年歌,枝桠上还挂着小安做的纸灯笼,里面点着蜡烛,暖黄的光透过红纸,映得雪地上一片喜庆的红。

堂屋的八仙桌上摆着满桌的菜:炖得酥烂的红烧肉,油光锃亮;清蒸鱼翘着尾巴,嘴里叼着颗红枣;还有苗寨的酸汤鱼,酸香混着辣,漫出窗棂,把雪地里的寒气都驱散了。染坊的竹架上,挂着新染的“年关布”,是用苏木染的正红,布面上用金粉描着福字,在灯笼下闪着光,像堆不会灭的火。

林羽站在院门口贴春联,红纸是“年关布”裁的,苏长风写的墨字在红布上透着精神。他身上的新棉袍是林婉儿做的,正红的布面绣着暗纹的梅,针脚里都藏着暖——袖口的梅花是绿衫帮忙绣的,针脚虽有些歪,却比谁都用心;领口的盘扣是阿依编的,用苗寨的彩线,绕成了小小的福字。

“林羽哥,福字贴倒了!”小安举着串鞭炮跑过来,棉手套上沾着金粉,他的新棉袄也是“年关布”做的,红得像团小火苗,帽子上的绒球沾着雪,像朵刚开的白梅。“张婶说‘福到’就是要倒着贴,你咋还正着呢?是不是想让福气跑了?”

林羽笑着把福字转过来,红布在雪地里亮得晃眼:“刚想转呢,被你这小机灵鬼看见了。去把院里的灯笼再挑高点,让望海镇都能看见咱桃坞的红,知道咱这儿有多热闹。”

“哎!”小安举着鞭炮跑远,棉鞋踩在雪地上“噗噗”响,惊得竹架上的“年关布”晃了晃,福字的影子在地上叠成一片,像在互相拜年。他跑到染坊边,踮着脚把灯笼往竹架上挂,结果脚下一滑,摔在雪地里,却抱着灯笼笑得直打滚,棉袍上沾的雪,像穿了件白绒衣。

李逸尘扛着捆松枝从厨房出来,枝上系着红绸,他新做的箭囊也是“年关布”缝的,红布上绣着只展翅的鹰,金粉在光里闪。他往堂屋的香炉里插了枝松,烟在暖光里袅袅升起,松香混着年味漫开来:“绿衫说中都的除夕要放烟花,咱没那玩意儿,就多放几串鞭炮!她正跟婉儿学剪窗花呢,剪了个咱桃坞的染坊,说要贴在中都的学堂里,让女学子们看着就像回了家。”

林羽往春联上抹了点浆糊,红纸在门框上粘得牢:“她剪的窗花定好看,不像你刻的木牌,总把梅花刻成桃花,还好意思送人情。”他想起去年李逸尘给绿衫刻的木簪,本想刻朵梅,结果刻成了桃花,绿衫却宝贝似的天天戴着,说“桃花比梅花热闹”。

目光往堂屋飘时,正撞见林婉儿和绿衫趴在桌上剪纸。红布在她们手里转,金粉沾了满脸,像落了层星光。绿衫的剪刀笨笨的,剪到喜鹊的翅膀总跑偏,林婉儿就握着她的手慢慢转,两人的发梢偶尔碰在一起,像两只依偎的鸟。绿衫忽然抬头,看见李逸尘在看她,脸“腾”地红了,赶紧低下头假装研究剪纸,耳尖却红得像“年关布”的色。

苏长风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摸着今年的布卷,从立春的柳芽到除夕的福字,整整一卷岁月。他的新棉袍是木叔送的,苗寨的织锦,上面绣着靛蓝的花纹,配着“年关布”的坎肩,倒像是汉苗合璧的新样式。“守岁的酒得慢慢喝,”他朝众人招手,桌上的酒坛冒着热气,是用今年的新米酿的,“喝到子时,就算跨了年。玄清老友以前总说,年是啥?是让日子歇口气,好接着往前过。你看这布卷,一年的故事都在上面,明儿一睁眼,又是新的了。”

木叔带着阿依给苏先生拜年,苗寨的银饰在红布映衬下亮得像火。阿依穿着件新做的百褶裙,是用“年关布”和苗寨的靛蓝布拼的,转起圈来像朵盛开的花。她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是苗寨的靛蓝布,说要跟“年关布”合染,明年定能出彩。“桃坞的年比苗寨热闹,”木叔喝了口酒,眼里的暖漫开来,“等开春,我就把苗寨的姑娘们带来学染布,让她们也尝尝这布里的暖。”

“我也要学!”绿衫姑娘忽然站起来,手里举着杯米酒,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我还想提议,明年咱们办个染布节吧!让中都的人、苗寨的人都来看看,桃坞的布有多好看,桃坞的人有多暖!”

“好!”李逸尘第一个叫好,把酒碗往桌上一磕,酒液溅出几滴,他却不管不顾,“我来射箭助兴!射些布做的靶子,上面绣满花,射落了就当礼物送人!”

林婉儿也跟着笑,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我来教大家染‘年关布’,让每个人都带块福气回家。张婶可以做染布形状的点心,苏先生……”

“我来写染布歌!”苏长风接过话头,手指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就像玄清老友当年编的染布谣,‘春染柳,夏染荷,秋染菊,冬染雪’,多好记。”

林羽望着满室的人,望着墙上的布卷,忽然觉得,年的意义,不在辞旧,而在承新——承着去年的暖,接着往明年走;承着布上的故事,接着往岁月里绣。他想起刚到桃坞那年,也是个除夕,只有他和苏先生、玄清道长三人,围着小炭炉吃饺子,道长说“桃坞会越来越热闹的”,果然被他说中了。

张婶端着盘刚炸好的丸子进来,金黄的丸子冒着热气,她往每个人碗里都夹了几个:“吃丸子,团团圆圆!林羽,你去看看灶上的炖肉,该起锅了,再闷就烂了。”

林羽应着起身,往灶房走。经过染坊时,看见竹架上的“年关布”在风里招展,福字的金粉在光里飞,像无数个跳动的心愿。他想起林婉儿绣布时专注的侧脸,李逸尘射箭时飞扬的衣角,绿衫笑起来露出的小虎牙,小安追着鸽子跑的身影,木叔和苏先生碰杯时的默契……这些画面像染在布上的色,浓淡相宜,却都透着暖。

灶房里的炖肉香得让人直咽口水。大铁锅里的肉颤巍巍的,筷子一碰就散,张婶正往里面撒葱花,绿色的葱花落在红亮的肉上,像幅热闹的画。“再焖一刻钟就能吃了,”张婶擦了擦手,“我还给孩子们炸了些糖糕,在竹篮里,你拿去给他们当零嘴。”

林羽拎着竹篮往堂屋走,糖糕的甜香混着年味漫了一路。小安和阿依正围着炭炉烤橘子,橘子皮烤得焦黑,剥开却甜得流汁,两人吃得满脸都是橘络,像两只花脸猫。李逸尘在教绿衫打苗寨的银饰,绿衫的手被锤子砸了下,却咬着牙不吭声,李逸尘赶紧抓过她的手吹,眼里的心疼藏不住。

“吃糖糕啦!”林羽把竹篮放在桌上,糖糕是用“年关布”的边角料垫着的,红布衬着金黄的糕,像块块小元宝。绿衫拿起一块,刚咬了口就被烫得直呼气,李逸尘赶紧给她递水,两人的手指碰在一起,像有电流划过,都红了脸。

暮色渐浓,院里的灯笼全亮了,暖黄的光把桃坞照得像个聚宝盆。望海镇的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像在跟桃坞打招呼。苏长风开始讲起往年的趣事,说玄清道长曾把染布的苏木当柴火,结果把一锅饺子染成了红色,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说“这是福气饺”。

“道长还说,”苏长风望着窗外的雪,眼里有怀念,“布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你看咱们的布,为啥总比别处的暖?因为染布的人心里有暖。”

林婉儿往苏长风碗里添了些汤:“道长说得对。每次染布,我都想着大家穿上新布的样子,想着小安长高了,想着绿衫姐姐射中标靶了,想着……”她的声音忽然低了,偷偷看了林羽一眼,“想着大家都好好的,布就染得格外顺。”

林羽的心跳漏了一拍,往她碗里夹了块肉:“快吃吧,肉要凉了。”指尖碰到她的碗沿,像被炭火烫了似的,轻轻缩回来,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亥时刚过,李逸尘就忍不住要放鞭炮,被张婶按住:“急啥?等子时再放,才能吓跑年兽。”他只好蹲在院里摆弄鞭炮,绿衫蹲在他旁边,两人头挨着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偶尔传来绿衫的笑声,像银铃在雪地里滚。

小安和阿依开始守不住困,靠在炭炉边打盹,小安的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糖糕,阿依的芦笙滑落在地,银饰的叮当声也没能把她吵醒。林羽把自己的棉袍脱下来,轻轻盖在他们身上,苏长风看着,眼里的笑意像化了的糖。

离子时还有一刻,苏长风让林羽把布卷展开,挂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从立春到除夕,十二块布样在灯笼下舒展,像一条流淌的河,把这一年的光阴都装了进去。“来,咱们每人说句新年的心愿,让布卷记着。”苏长风率先开口,“我希望明年的布卷,能多些新面孔,多些新故事。”

“我希望苗寨和桃坞的染坊越来越好,”木叔摸着阿依的头,“希望阿依能学会桃坞的染布手艺,把苗寨的布也染得暖暖的。”

“我希望能射中一百步外的靶心,”李逸尘看了绿衫一眼,声音低了些,“希望……有人能一直看着我射箭。”

绿衫的脸更红了,小声说:“我希望中都的女学子们都能来桃坞,希望……能一直跟大家一起染布。”

林婉儿望着林羽,眼里的光像揉碎的星:“我希望咱们的布能传到更远的地方,希望……染布的人永远都在。”

轮到林羽时,他望着布卷上的归雁和寒梅,望着满室的人,声音格外清晰:“我希望桃坞的暖,能像这染在布上的色,岁岁年年,永不褪色。”

子时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李逸尘在院里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震落了檐角的雪,红绸在风里狂舞,像无数只红色的蝶。绿衫姑娘捂着耳朵笑,眼里的光比鞭炮还亮;林婉儿往林羽手里塞了块糖,冰糖在舌尖化开,甜得能把心泡软。

远处的望海镇也响起了鞭炮声,混着桃坞的,像场跨越山海的合唱。染坊的“年关布”在风里招展,福字的金粉在光里飞,像在说:“新的一年,接着暖,接着盼,接着把日子染成最红的色。”

林羽抬头望向天空,雪不知何时又落了下来,落在他的发间,落在“年关布”的红上,落在身边人的笑脸上。他知道,这布会一直染下去,这暖会一直续下去,就像这桃坞的烟火,岁岁年年,满庭芬芳。

(全文完)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后面我会写一部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