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心安(2 / 2)
这话声音不小,清晰的传到了陈母耳中。
她望着被真诚与热情包围的儿子,又看看身边笑语晏晏的村妇,眼角微微湿润,知晓这宋家村,是真心实意地,将他们母子二人,当成了自家人。
就在老人眼角含泪的当口,一股香甜的味道忽然飘了过来。
一抬头,不知何时端着个托盘的黄衣丫头,已乐呵呵的站到了她身侧,燕语莺声的喊着:
“陈阿奶,快尝尝丫头我亲手给您做的薯粉蜜枣羹!”
宋小麦将托盘里放着的一个白瓷小碗送至老人跟前,碗里半透明、晶莹粘稠的羹汤还冒着丝丝热气。
“陈阿奶,您脾胃弱,吃不得太硬太油的东西,这是咱们铺子里新收的山薯,细细磨成了粉,又加了点前日我三哥他们去后山林子里采的野山蜜和红枣,给您熬了这碗羹,最是温补养人,你快趁热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陈母看着眼前心思灵巧,贴贴入微的丫头,再看看那碗不知费了多少心思的羹汤,心中压抑着的暖流再也抑制不住的汹涌而出。
“好...好孩子...”
老妇人哽咽着,在一群热心肠的村民围绕下,轻轻舀出一勺,送入口中。
羹汤入口即化,薯粉的滑糯、蜂蜜的清甜、蜜枣的浓香完美融合在一起,顺着哽咽的喉咙滑下,一直暖到心田...
“嗯...好喝,香甜的很...”
陈母颤着嗓音,放下手中瓷勺,紧紧握住宋小麦的手,泪珠于眼角滚落...
这一刻,她不仅感受到了整个村子的善意,更从身前丫头身上,感受到了堪比亲孙女的细致体贴。
这份情谊,比之那碗羹汤,还要令她动容和心安。
宋小麦轻轻反握住老人干瘦的手,温声道:“阿奶喜欢就好,以后小麦常给您做,您把身子养的壮壮的,先生才能更安心教书不是?”
这边祖孙二人温情脉脉,那边,陈青山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知道,母亲和他,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归属。
陈青山端起酒杯,向着村长和族老,向着宋家村众人,也向着宋小麦的方向,郑重地敬了一杯。
阳光洒满这崭新的小院,欢声笑语间,所有人都迎来了崭新的希望。
九月十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宋氏学堂,迎来了开蒙之日。
一大早,村内凡年满六岁,未满十二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被家人仔细梳洗打扮过。
众童穿着虽仍是粗布衣裳,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由父母或者祖辈领着,怀揣着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兴奋,聚集在了这所崭新学堂的空地上。
孩子们扬着小脸,激动的满面红光,眼睛亮晶晶的,好奇打量着那扇即将为他们开启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