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审计司立威第一刀竟砍向寒门(1 / 2)
李世民的动作快得惊人。
清算崔卢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一道关于设立“审计司”的明旨便已通过中书门下,正式颁行天下。
旨意写得明白。
为察核天下账籍,纠劾贪渎,肃清吏治,特设审计司独立稽查,并直接对皇帝负责。
而这审计四首任主官,点了刑部尚书戴胄兼任。
戴胄此人,朝野皆知,是个油盐不进,只认律法章程的铁面判官。
让他来掌这审计的第一把火,陛下的决心,可谓不言自明。
审计司的衙署就设在皇城东南角,一处原本存放旧档的库房被迅速清理出来,挂上了黑底金字的牌匾。
人员并未从现有官员中大量抽调,而是另辟蹊径......
一部分从各军中因伤退下,精通文墨计算的军中司马官中选拔。
而另一部分,则由东宫举荐,马周亲自把关,挑选了一批背景清白,精通数算,尚未授官的寒门学子充任。
此举,无疑是对新兴寒门力量的一次重大提携和信任。
消息传出,许多寒门出身的官员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陛下圣明!戴尚书主事,定能一扫沉疴!”
“正是!早该如此!此次定会让那些蛀虫无所遁形!”
“吾辈寒窗苦读,所求不过一个公平清明!“
“审计司当为吾等利器!”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审计司的铁腕下,所有世家遗留的污秽将被彻底荡清,一个他们理想中纯粹的,高效的官场即将到来。
朝堂之上,弥漫着一种乐观甚至有些亢奋的情绪。
审计司的第一刀,毫无花巧,直劈户部度支司......这个掌管天下钱粮收支,漕运仓储的核心部门。
戴胄亲自坐镇,带来的审计专员们抱着成捆的旧账册,埋首于堆积如山的票据文书之中,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日夜不息。
起初的进展似乎印证了大家的预期。几笔陈年旧账被翻出,牵扯出两名已调任的崔家旧部,证据确凿,立刻被锁拿问罪。
过程顺利得让戴胄那古井无波的脸上都似乎松动了一丝。
然而,随着核查深入到去罗年乃至贞观初年的漕运损耗,各地常平仓的粮食出入记录,一些不太对劲的苗头开始浮现。
问题不再仅仅指向模糊的“前任”或“世家旧吏”。
一名来自东宫的年轻审计专员,眉头紧锁地核对着一批从江南发往长安的漕粮记录。
账面上记录因“河涌浪急”导致的损耗率高得有些离谱。
他多了个心眼,没有只看户部的存档,而是设法调来了当时押运漕船的低级军官的航行日志副本。
两相对照,破绽立现!
日志显示那一路航行颇为平稳,根本账目上所描述的那般惊险。
那多出来的损耗粮,去了哪里?
另一组人核查京畿附近某粮仓的出入记录时,发现一批用于平抑去罗年冬粮价的陈粮,出库记录模糊,接收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粮铺,而其最终售出的价格,竟比市价还略高一点。
这完全违背了常平仓“平价粜卖”的原则。而当时负责经办此事的,是一名刚由太子提拔不久,以“精明干练”着称的寒门员外郎。
线索越挖越多,情况逐渐清晰。
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推到世家头上。
一些新近获得权力的寒门官员,手脚也并不干净。
他们或许还没来得及形成庞大的利益网络,但利用职权之便,在账目上做些手脚,虚报损耗,与熟悉的商贩勾结,从中牟取些“小利”,已是确凿无疑。
其手法或许不如世家老辣隐蔽,但那份刚刚掌权便急不可耐的贪婪,却更加刺眼。
戴胄的脸色重新变得冰冷如铁,甚至比之前更冷。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拿人。审计司的差役直接进入户部衙署,当着众多同僚的面,将那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寒门员外郎锁走。
同时被带走的,还有另外两名涉及不同账目问题的寒门官员。
此举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朝野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