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帑银缩水,官场常态(1 / 2)
就在绥德州无定河水利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土方开挖、渠基夯实的工作全面铺开,那些原本观望的士绅们眼见着水渠轮廓一日日清晰,争相巴结、打探消息之际。
那笔由朝廷拨付的五万两帑银,终于由户部委派的差官押运,历经层层关卡辗转,抵达了偏远的绥德州。
消息传来,州衙上下精神都为之一振。毕竟,朝廷的正式拨款,其象征意义和实际支撑作用,远非秦思齐自已筹措的那些灰色收入可比。
交割仪式,就在州衙后院那戒备森严的库房前进行。秦思齐身着白鹇补子官服,亲自到场,同知周文渊及户房、工房相关书吏陪同在侧。对面,是几位风尘仆仆面带倦色,却难掩京官傲气的户部差官。
为首的是一位姓王的户部主事,面皮白净,三缕短须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中带着一种见惯了地方官员逢迎的矜持。
显然提前做过功课,知道秦思齐的翰林出身和背景,态度还算客气,远远便拱手笑道:“秦大人,久仰清名!下官奉部堂之命,押解水利帑银前来交割,一路跋涉,总算不负所托啊!”
秦思齐也是笑容满面地迎上去,执礼甚恭:“王主事一路辛苦!鞍马劳顿,下官感激不尽!快,打开库房,准备清点!”
沉重的银箱被兵丁们小心翼翼地抬下马车,放在库房前的空地上。随着箱盖被一一撬开,露出里面码放整齐银锭。
当秦思齐的目光扫过那些银锭,再粗略估算一下箱数时,他的瞳孔不易察觉地微微收缩了一下,这数量,似乎不对!
示意州衙户房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吏,带着算盘和戥子,与户部差官带来的人员共同上前,当着双方的面,一箱箱、一锭锭地仔细清点、核验成色。
算盘珠噼啪作响的声音,在寂静的库房前显得格外清晰。随着清点的进行,那老吏的眉头越皱越紧,不时抬头看看秦思齐,又看看对面面无表情的王主事。
最终,清点结果出来。老吏走到秦思齐身边,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颤抖和愤懑,低声道:“大人清点完毕,实到官银,三万两整。”
比朝廷明文批复、公文上白纸黑字写着的五万两,整整少了二万两!
一股冰冷的怒意瞬间从秦思齐脚底窜起,直冲顶门!这几乎是砍掉了将近一半!辛苦争取来的款项,还未见到效益,就先被层层剥去了如此厚重的皮。
那王主事仿佛完全没有看到秦思齐眼中一闪而过的阴霾与怒意,只是例行公事地走上前,将一份盖着户部大印的回执文书递了过来,语气平淡:
“秦大人,绥德州水利专款,计白银五万两。经沿途各驿站、关卡转运,有所损耗,加之部衙勘合、火耗、平余等项依例扣除,实兑白银三万两。请贵衙查验无误后,用印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