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661章 隐形的威胁

第661章 隐形的威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渔港边的隐形威胁

实验室挂牌那天的鞭炮声还没在海风里散尽,叶之澜的手机就又响了。来电显示是红砂村的村长老陈,语气比当初的林叔还要急切:“之澜老师,你们快来看看!我们村的芡实全蔫了,叶子黄得像枯柴,藕根挖出来也是黑的,再过半个月就该采收了,这可怎么好啊!”

红砂村离南澳湾不过十公里,靠着渔港发展渔农结合的种植模式,芡实和滨海莲藕是村里的主打作物,往年都是远销外地的抢手货。叶之澜挂了电话,和萧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刚解决完盐-菌协同危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带上设备,去看看情况。”萧凡迅速收拾工具箱,这次除了常规检测仪器,还多了农科院刚送来的便携式元素分析仪。萧汀和叶澜早已背上小背包候在门口,姐弟俩的涂鸦本上,还留着上次实验的记录,看到父母准备出发,立刻兴奋地跟上:“我们也去!这次要找出新的‘坏家伙’!”

驱车二十分钟,车子刚驶入红砂村,就能看到成片的芡实田透着不正常的枯黄。与南澳湾的稻苗不同,这里的芡实叶片不仅萎蔫,还布满了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脱落的残叶,透着一股淡淡的腥腐味。

老陈带着几个农户在田埂上等候,手里捧着刚挖出来的芡实根茎,表皮发黑发黏,轻轻一捏就有浑浊的汁液渗出。“之澜老师,你看这根,好好的怎么就烂了?我们测了盐度、湿度,都在正常范围,也没遇到海水倒灌,实在想不通啊。”

叶之澜蹲下身,接过芡实根茎仔细观察,指尖触到的地方黏滑发凉,凑近闻了闻,除了泥土的腥气,还有一丝淡淡的鱼腥味。“村里的芡实田都靠近渔港?”她问。

“是啊,这片田就在渔港下游,灌溉的水也是港里的活水,往年都好好的,今年怎么就出问题了?”老陈叹了口气,“前阵子渔港清理渔排,运走了不少废弃饲料和网箱,我们还以为是好事,没想到没过几天,作物就变成这样了。”

萧凡已经打开工具箱,取出土壤采样器和水质瓶。他在田块不同位置采集了土壤样本,又装了一瓶灌溉水,一边操作一边说:“我先测土壤的元素成分和水质指标,之澜你看看植株病害情况,重点排查是否有微生物感染。”

萧汀和叶澜也跟着行动起来。叶澜拿出样本采集盒,小心翼翼地剪取芡实的叶片、叶柄和根茎,分别装入格子,贴上带着卡通图案的标签;萧汀则熟练地架起儿童显微镜,装上一小块根茎样本,眼睛凑近观察屏。

“爸爸,根茎上有好多小颗粒!”萧汀喊道,小手指着屏幕,“不像上次的菌丝,是圆圆的小点点,粘在根皮上!”

萧凡凑过去一看,显微镜屏幕上,芡实根茎的表皮确实附着着许多细小的圆形颗粒,颜色偏黄,紧紧吸附在根皮表面,周围的组织已经开始腐烂。他又接过叶之澜递来的叶片样本,观察后发现,叶片组织里并没有真菌孢子,也没有盐晶附着,这和南澳湾的情况完全不同。

“不是真菌,也不是盐害。”萧凡皱起眉头,打开便携式元素分析仪,将土壤样本放入检测槽。仪器屏幕上的数据快速跳动,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土壤中的磷元素含量严重超标,是正常田块的三倍多,还有少量的氮化物残留。”

“磷元素超标?”叶之澜有些意外,“芡实本身需要磷元素生长,怎么会超标致病?”

老陈突然想起什么:“哦对了,清理渔排的时候,有不少废弃的鱼饲料掉进了港里,会不会是这些饲料被冲到田里,导致磷元素太多了?”

萧凡点点头:“很有可能。渔排饲料里含有大量的磷和氮,长期积累在土壤里,会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环境。但单纯的磷超标,应该不会导致根茎腐烂这么严重,背后肯定还有其他‘帮凶’。”

叶之澜接过元素分析仪,又检测了灌溉水的成分,结果显示水中的磷含量也超标,还含有少量的有机质残留。“我们做实验看看!”她提议,“分别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再看看磷元素超标环境下,哪些微生物会大量繁殖。”

萧凡立刻搭建简易实验台,取出无菌培养基和微生物分离工具。“这次我们分三组实验,”他一边准备一边向大家说明,“一组用正常土壤样本,一组用红砂村的土壤样本,一组在正常土壤中添加过量磷元素,培养24小时后,观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萧汀和叶澜主动要求帮忙。叶澜负责给培养皿贴标签,用不同颜色的贴纸区分三组样本;萧汀则按照萧凡的指导,用无菌棉签蘸取土壤样本,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上,动作认真又专注。

“涂抹的时候要轻轻的,不然微生物会被压死。”萧汀一边操作,一边念叨着父母教过的要点,小脸上满是严肃。

实验装置做好后,被放进便携式恒温箱。趁着等待的时间,叶之澜和萧凡分头走访农户,了解到红砂村的芡实田已经连续五年种植,从未轮作,而且每年都会往田里撒不少化肥,再加上渔港带来的养分积累,土壤中的磷元素早已超标,只是今年清理渔排后,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失衡,再加上磷元素超标,很可能诱发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叶之澜分析道,“就像一个装满了养分的‘罐子’,本来平衡的生态被打破,有害的微生物就会趁机大量生长,危害作物。”

回到田埂时,24小时已经过去。萧凡打开恒温箱,三组培养皿的情况截然不同:正常土壤样本的培养基上,只有少量白色菌落;添加过量磷元素的样本上,出现了更多菌落;而红砂村的土壤样本上,布满了黄褐色的菌落,还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

“爸爸,这些黄褐色的菌落是什么?”叶澜指着培养皿问。

萧凡取出显微镜,挑取少量黄褐色菌落进行观察,很快得出结论:“是一种腐败菌,这种细菌在高磷环境下会快速繁殖,分泌的代谢产物会破坏作物的根系,导致根茎腐烂。”

萧汀突然拍手:“我知道了!磷元素是‘肥料’,让腐败菌长得更快,腐败菌又会咬芡实的根,它们也是互相配合的‘坏家伙’!”

叶之澜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汀汀说得对,这次的‘坏家伙’是磷元素和腐败菌的组合。长期连作让土壤里的磷元素越积越多,清理渔排的废弃饲料又增加了养分,给腐败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最终导致芡实发病。”

确定问题后,萧凡立刻开始制定解决方案。“首先要降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同时抑制腐败菌的繁殖。”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快速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用贝壳粉和海草提取物制作改良剂,贝壳粉能吸附土壤中的过量磷元素,海草提取物中的多糖类物质有抑菌作用,两者结合应该能解决问题。”

“我要做实验!”叶澜举起小手,“我想看看不同比例的贝壳粉和海草提取物,哪个效果最好!”

萧凡点头同意:“这次让你和汀汀负责辅助实验,主要的配比测试和数据记录由我和妈妈来做。你们的任务是观察微生物的变化,用涂鸦本记录下来。”

姐弟俩立刻兴奋地答应下来。萧凡和叶之澜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将贝壳粉碎成细粉,提取海草中的有效成分,然后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五种不同配比的改良剂。萧汀和叶澜则负责准备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高磷土壤和腐败菌,再分别加入不同配比的改良剂。

“1号是1:1,2号是2:1,3号是3:1,4号是1:2,5号是2:3。”叶澜一边贴标签,一边念给萧汀听,“我们要每天观察,看看哪个培养皿里的腐败菌最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