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图画手册(2 / 2)
信纸里夹着一张照片,卓玛站在雪山脚下,身边的植物长得矮矮的,叶子边缘还有焦痕。
萧汀放下蜡笔,凑过来看照片:“西藏的太阳也很大,还有好多雪!”他想起黑龙江的兴安杜鹃,“姐姐,卓玛那里又冷又晒,还要耐缺氧,找什么植物呀?”
叶澜捧着植物图鉴,一页页仔细翻着,小手指在纸页上慢慢划过:“爸爸说过,西藏有垫状植物,长得矮矮的,不怕晒也不怕缺氧。还有高山柳,贴在地上长,能挡住风沙!”她突然指着一页,眼睛亮起来,“你看藏沙蒿!它和戈壁的沙蒿不一样,能在高海拔活下去,叶子上有小绒毛,不怕太阳晒!”
萧汀立刻跑到自己的积木堆旁,用白色积木搭了座小小的雪山,在雪山脚下摆上矮矮的绿色积木:“这样藏沙蒿种在雪山旁边,就不会被风吹倒啦!”他还拿起蓝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个小小的氧气罐图标,打了个对勾,“藏沙蒿不用好多氧气!”
叶澜把藏沙蒿的资料记在图画本的空白页,打算先编完手册,再给卓玛回信。可刚画了几笔,就发现藏沙蒿的图片不够清晰。萧汀灵机一动:“我们问卓玛姐姐要藏沙蒿的照片呀!”他跑到平板前,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发消息,字是歪歪扭扭的卡通体:“卓玛姐姐,能不能给我们拍一张藏沙蒿的照片?我们要画进手册里,帮更多小朋友!”
没过多久,平板就收到了卓玛的回复,是一段奶声奶气的语音:“叶澜姐姐、萧汀弟弟,我现在就去拍!我们这里的藏沙蒿开小小的黄花,像小星星一样!”后面跟着几张照片,卓玛举着藏沙蒿,背景是皑皑雪山,小脸上冻得红红的,却笑得很灿烂。
姐弟俩看着照片,立刻投入到新的绘制中。叶澜照着照片画藏沙蒿的样子,萧汀则在旁边画了雪山和小星星,标注“耐晒、耐缺氧、不怕冷”,还用三色蜡笔分别画了太阳、氧气罐和雪花的图标。
编制手册的第五天,麻烦又找上门来。萧汀在画梭梭树的防风墙时,想把三层植物都画成立体的,可怎么画都不像。他急得眼眶红红的,把蜡笔扔在桌上:“我画不好!三层植物看起来像一堆草!”
叶澜放下铅笔,走过去捡起蜡笔,安慰道:“别着急,我们用积木摆出来再画呀!”她和萧汀一起,用矮矮的绿色积木当沙蒿,中等高度的黄色积木当沙棘,高高的棕色积木当梭梭树,摆成三层一排的样子。
“你看,从下往上越来越高!”叶澜指着积木模型,“画的时候,最高,这样就像真的防风墙啦!”
萧汀看着模型,恍然大悟,立刻拿起蜡笔重新画。这次他画得格外认真,还在每层植物旁边画了小箭头,标注“第一层挡沙”“第二层挡风”“第三层固土”。画完后,他得意地举起来给叶澜看:“姐姐你看!这样小朋友们就知道怎么种防风墙啦!”
叶之澜看着孩子们的成果,忍不住拍照发给省农科院的专家。专家很快回复,语音里满是赞叹:“这本地图册太有创意了!用图标和图画代替复杂文字,小朋友们一看就懂,我们可以帮忙印刷推广,让更多地区的小朋友受益!”
收到专家的肯定,叶澜和萧汀更有干劲了。萧汀提议在手册最后加一页“求助方式”,画了个大大的信封图标,旁边写着自己的小邮箱——其实是爸爸帮忙申请的儿童邮箱,地址是拼音+数字,还画了小熊头像。叶澜则加了一页“成果分享区”,留出空白,让使用手册的小朋友们画下自己的种植成果,寄给他们。
半个月后,厚厚的《小研究员生态手册》终于完成了。封面是叶澜画的,上面有各种植物的卡通形象,还有萧汀贴的彩色贴纸,标题是“萌萌生态手册——小朋友的植物魔法书”,用彩虹色蜡笔写就,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内页里,每一种植物都有“真实照片+卡通形象”,种植方法全是图标和简笔画,还有姐弟俩画的小提示和趣事,比如“沙棘的果子酸酸甜甜,能吃哦!”“盐角草不怕咸,像小战士!”
萧凡联系了印刷厂,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把手册印成了彩色绘本的样子,还特意做了圆角,防止小朋友们划伤手。第一批手册刚印出来,姐弟俩就迫不及待地给各地的小朋友寄去,每本手册里都夹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叶澜和萧汀的合照,两人笑得一脸灿烂,旁边写着:“一起保护植物宝宝,让地球更漂亮!”
就在手册寄出去的同时,卓玛的第二封求助信也到了。这次她的信里没有了焦虑,反而满是期待:“叶澜姐姐、萧汀弟弟,我按照你们说的,种了藏沙蒿和高山柳,它们长得好好的!谢谢你们的手册,我要教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一起种!”
叶澜和萧汀捧着新收到的回信,又开始盘算着新的计划。萧汀指着手册上的空白页:“姐姐,我们要收集更多小朋友的种植照片,贴满这一页!”
叶澜点点头,小脸上满是坚定:“还要找更多高海拔的植物,把手册变得更厚!”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摊开的手册上,纸页上的彩色图画和图标,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闪烁着童真与智慧的光芒。跨域小联盟的手册之旅才刚刚开始,而更多来自远方的求助,更多新奇的植物,更多萌萌的破局故事,还在等着这对5岁多的姐弟俩,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一一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