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四季登场?满堂欢(1 / 1)
天还没亮,戏楼前的灯笼就全亮了——红的、黄的、粉的,一串接一串挂在老槐树枝桠上,比过年还喜庆;戏台两侧的彩绸飘带随风晃,彩纸雪花贴在台柱上,丝线平安结挂在每个座位旁,比乡戏节开幕时还热闹。今天是《四季乐》正式演出的日子,比盼着新粮丰收还让人激动,比娶媳妇办喜酒还让人上心,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了,挤得戏楼前水泄不通。
“都别挤!按顺序坐,前面给老人和孩子留位置,比抢年货还急啥?”张大爷穿着新做的冬藏戏服,站在戏台边维持秩序,比管庄稼还认真。我刚把最后串丝线小灯笼挂好,机械义肢的绿痕碰了碰台边的麻绳粮囤,共生草的藤蔓突然“嗖”地钻出来,把散落的道具一一摆到后台,比戏班杂役还麻利:“这藤比正式演出还勤快,比收拾屋子还快,省得你们手忙脚乱,比喊破嗓子管用!”
彩绒兽蹲在后台的草垛上,被外面的热闹吓得往我怀里缩;四季兽和雪绒兽好奇地扒着后台帘子,小爪子扒出个缝往外看;水纹兽则喷了点水雾,在后台织出层淡蓝光晕,把道具照得亮堂堂的,比灯笼还暖,比单纯的照明还添氛围。山精首领穿着迷你集市货郎戏服,手里攥着布制糖葫芦,在演员之间穿梭:“别紧张,就跟终排时一样,比演给自家人看还放松,比教戏时还自然!”引得演员们都笑,比看杂耍还暖心。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金箔做的新装饰:金箔四季花、小粮囤、雪花片,比丝线道具还亮眼。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金箔花贴在光柱上,阳光一照“闪闪”亮,比灵晶砂还晃眼,比灵算册的投影还热闹。“准是给正式演出的压轴彩头!”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戏楼的灯笼还暖,把后台照得亮堂堂的。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锦盒,里面装满了金箔装饰,摸起来轻飘飘的,比树叶还薄。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带着点兴奋:“本源之兽说正式演出得有压轴彩头,这些金箔花比彩绸飘带还大气,比司徒雪的琴声还热闹,演到高潮时撒出去,准能镇场!”王村的大婶拿起片金箔雪花,贴在戏服的衣角上:“这比城里的亮片还好看,比绣金线还亮眼,风一吹比跳舞还美,比单纯的装饰还添彩!”
辰时三刻,演出正式开始。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戏台中央,指尖轻轻拨了下弦,金箔装饰突然跟着琴声飘起来,和水纹兽的水雾交织在一起,比彩虹还好看;台下的观众立刻拍起手,掌声比打雷还响,比乡戏节的喝彩还热烈。“《四季谣》送给大家!”司徒雪的声音清亮,比溪水叮咚还动听,“愿大家一年四季都安康,比过年还快活,比丰收还开心!”
第一个上场的是农耕组,演的是“春播”片段——演员们穿着碎花布戏服,举着麦秆谷穗,“播种”的动作比终排时还投入,比真的种地还自然;小孩子们扮演的农家娃,跟着节奏跳起来,比过年还开心,比看杂耍还热闹。台下的老农们看得直点头:“这演的比咱种地还像!比城里的舞台剧真实,比名角儿的戏接地气!”
第二个上场的是采茶组,演的是“夏采”片段——演员们举着竹篾采茶篮,唱着《采茶谣》,比在李家庄教戏时还整齐;李家庄的村长扮演的采茶老汉,动作比真的采茶还熟练,引得台下观众都跟着唱:“春茶嫩,夏茶浓,采满一篮乐融融……比唐诗还顺口,比山歌还好记!”
中场休息时,乡亲们给观众分发丝线平安结和四季香囊——小孩子们拿着平安结,比得了压岁钱还开心;老人们闻着香囊,比喝了姜汤还舒服;县城来的客人拿着香囊,比收到金银还珍贵:“这比城里的礼物还贴心,比送银子实在,看完戏还能留个念想,比单纯的演出还暖心!”
下半场,晒粮组演的是“秋收”片段——演员们举着麦秆晒粮耙,“扬场”的动作比在王村教戏时还自然;金黄的“麦粒”(灵晶砂)撒在空中,和金箔装饰混在一起,比真的晒粮还好看,引得台下观众都惊呼:“比真的晒粮还像!比看丰收还开心,比赶年集还热闹!”
接着上场的是集市组,演的是“秋集”片段——演员们推着彩布小推车,扮演集市上的摊贩,比在赵集教戏时还投入;卖豆腐脑的老汉扮演的摊主,吆喝声比真的还响亮:“热乎的豆腐脑,比蜜还甜,比雪还凉!”引得台下观众都笑,比逛真集市还开心。
最后上场的是冬藏组,演的是“冬囤”片段——老人们穿着棉花小棉袄,举着麻绳粮囤,比在孙家庄教戏时还认真;小孩子们扮演的囤粮娃,围着粮囤跑,比过年还开心;演到高潮时,金箔雪花和彩纸雪花一起撒下来,比真的下雪还美,引得台下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响亮。
压轴演出是所有演员联合演的《四季乐》完整版——从春播到夏采,从秋收至冬藏,每个片段都演得比单独排演时还精彩;共生草的藤蔓突然从戏台两侧钻出来,织出个大大的“四季安康”字样,金箔装饰和彩绸飘带在空中飞舞,比皇宫的压轴戏还动人。
“太精彩了!”台下的观众喊起来,比追星还热情;县城戏楼的老板激动地说:“我要把《四季乐》引进县城!比名角儿的戏还火,比赚银子还开心,让更多人看咱们的乡戏!”孙家庄的老村长拉着我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戏比啥都好,比送年货还实在,比过年还让人开心!”
傍晚,演出结束了,观众们还不肯走,有的围着演员问排戏的趣事,有的跟着司徒雪学唱《四季谣》,有的拿着丝线平安结合影,比过年还热闹。各村的戏班互相道别,约定下次再一起排新戏:“比走亲戚还亲切,比送银子还实在,下次咱们排《万村乐》,比《四季乐》还热闹!”
金色的珠子在石桌上转了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金箔装饰搭“庆功台”,比我们的戏楼还热闹;侍从们举着道具,跟着《四季谣》的调子晃,比观众还开心。“今天太圆满了,”我轻轻说,“比乡戏节还成功,比任何一次演出都让人满足,乡戏真的越来越火了!”
夜风吹过老槐树,带着丝线香囊的香味和金箔的清香,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欢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喜悦的四季歌谣。戏楼的灯笼明明灭灭,为《四季乐》的圆满演出,也为乡戏的未来,添上了最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