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54章 百家开演?满堂欢

第454章 百家开演?满堂欢(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天还没亮透,戏楼前的灯笼就串成了火龙。红的像熟透的山楂,黄的似刚剥的橘子,连平日里素雅的白灯笼都缠上了金箔边,被风一吹,光影在老槐树上跳着舞,比除夕守岁时还要热闹三分。戏台正中央悬着“百家乐”三个鎏金大字,是李秀才熬了三夜写就的,笔锋里都透着股精气神;台口的彩绸衔接带垂到地面,金箔姓氏贴在晨雾中闪闪烁烁,比城里戏班的行头还亮眼。

“都让让!老人孩子往前挪,摔着可不是闹着玩的!”张大爷穿着绣着百家姓纹样的新戏服,机械义肢上的绿痕随着指挥动作发亮。他刚把最后一位拄拐杖的老奶奶扶到前排木凳上,就见远处尘土飞扬——孙家庄的粮姓戏班推着麦壳粮囤模型来了,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挎着贴金箔的竹篮跑来了,王村的晒粮汉子扛着扬场机模型赶来了,赵集的货郎更是推着插满彩纸糖葫芦的小推车,一路吆喝着“看戏咯——”,比赶年集还热闹。

我刚帮司徒雪把水晶琴摆到台侧,就听见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咕噜”滚了一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抛洒金箔碎片,那些碎片在空中凝成“百家团圆”四个大字,比灵算册的投影还鲜活。“这准是给演出开场的彩头!”话音未落,灵晶寿桃壳“啪”地炸开暖光,把整个戏台照得像铺了层阳光,比戏楼的灯笼亮十倍。

彩绒兽缩在我脚边,被周围的喧嚷吓得直哆嗦;四季兽和雪绒兽却兴奋地扒着戏台边,小爪子拍得“啪啪”响;水纹兽喷了口水雾,在台口织出层淡蓝光晕,把金箔贴的光芒折射得漫天都是,比彩虹还好看。山精首领穿着迷你版的百家戏服,举着木片人偶在演员堆里穿梭:“别慌!就按昨天彩排的来,比给自家人演还自在!”他的小皮鞋踩在木板上“咯吱”响,倒让紧张的气氛松快了不少。

辰时三刻,司徒雪的水晶琴先响了。第一个音符刚飘出来,水纹兽的水雾就跟着起了波澜,金箔碎片在光晕里跳起舞来;紧接着,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麦壳粮囤走上台,《粮姓谣》的调子混着麦香漫开——“孙家庄,粮满仓,开仓放粮救四方”,唱腔里满是烟火气,比晒粮时的号子还实在。台下的老农们跟着点头,有个老爷爷抹着眼泪念叨:“这唱的就是当年的事儿啊,比说书先生讲得还真!”

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踩着琴声登场时,竹篮上的金箔贴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她们的碎步比蝴蝶还轻,彩绸带顺着轨迹线飘到孙家庄戏班手里,衔接得比流水还顺。“李家庄,茶飘香,秘方传万家尝”,歌声刚落,就有台下观众喊:“再来一段!这调子比春茶还提神!”姑娘们红着脸鞠躬,竹篮晃出的茶香混着琴声,飘得满戏楼都是。

中场换场时出了个小插曲:赵集的货郎太紧张,刚要吆喝就忘了词,站在台上手都抖了。卖豆腐脑的老汉从后台跑出来,凑到他耳边喊:“想想你爹当年咋卖糖葫芦的!”货郎眼睛一亮,扯开嗓子喊:“赵集货郎走四方,糖葫芦甜透心膛!”这一嗓子比真货郎还地道,台下笑得前仰后合,掌声比打雷还响。

王村的晒粮汉子们登场时最是震撼。他们举着麦秆扬场机模型,随着《粮姓谣》的节奏挥臂,水纹兽适时喷出水雾,金箔碎片跟着“扬场”动作飞起来,真像漫天的麦壳在跳舞。“王村汉子力气强,晒粮晒出好年光”,唱腔刚落,台下就有小伙子跟着喊:“俺爹也是这么晒粮的!”声儿亮得震得灯笼穗子直晃。

压轴的“百家团圆”片段一开场,台下就静得只剩呼吸声。司徒雪的水晶琴突然转调,《团圆谣》的调子温柔得像月光;孙家庄的粮囤、李家庄的茶篮、王村的扬场机、赵集的货郎车慢慢聚到戏台中央,彩绸衔接带把所有道具连在一起,金箔姓氏贴在上面拼出完整的百家姓。小孩子们举着百家团圆旗跑上台,小铃铛串“叮铃”响,比过年的鞭炮还喜庆。

“好!”台下的叫好声差点掀了戏楼的顶。县城戏楼的老板举着相机拍个不停,嘴里念叨:“这戏比城里的大戏强百倍!我要请你们去县城巡演!”孙家庄的老村长攥着我的手,指甲都掐进了肉里:“这戏演到咱心坎里了,比吃了蜜还甜!”连一直怯生生的彩绒兽都探出脑袋,对着台上的木片人偶“嗷呜”叫了一声。

日头偏西时,演出才落幕,可观众们迟迟不肯走。有的围着演员问戏里的故事,有的跟着司徒雪学唱《团圆谣》,还有的捧着没舍得吃的糖炒栗子要签名——虽然大家都不会写名字,可在纸上画的小粮囤、小茶篮,比真签名还珍贵。张大爷站在戏台上喊:“三个月后去县城巡演!到时候还演《百家乐》!”台下的回应声浪差点把老槐树的叶子都震落。

暮色里,金色珠子又亮了。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金箔碎片搭戏台,侍从们举着木片人偶跟着《团圆谣》的调子晃,比台下的戏迷还投入。我摸着彩绒兽的头笑:“这下咱的乡戏真要出名了。”张大爷扛着空道具箱走过来,肩膀上还沾着金箔碎片:“不止出名!咱要让全天下都知道,咱老百姓的故事最精彩!”

夜风卷着金箔的清香和糖炒栗子的甜香掠过戏楼,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团圆谣》余韵,混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戏楼的灯笼渐渐暗了,可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金箔碎片,还在月光下闪着光,像撒了一地的星星——那是百家故事的光,是乡戏的光,更是老百姓心里最亮的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