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万村登场?满堂欢(1 / 1)
破晓时分,戏楼前的灯笼次第亮起。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粉的若霞,串串灯笼缀在老槐枝桠间,将夜色染得比除夕更明艳。戏台两侧彩绸翻飞,金箔在台柱上流转华光,四角飘扬的万村标志旗猎猎作响,热闹程度远超乡戏节开幕。今日《万村乐》正式公演,这盛况,比秋收时望着满仓稻谷更令人心潮澎湃,比娶亲办酒还要隆重三分,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蜂拥而至,戏楼前挤得水泄不通,连屋顶都坐满了翘首以盼的观众。
“大伙儿别急!让老人孩子往前挪,年轻人往后站!又不是抢年货,着什么急!”张大爷身着崭新的万村戏服,站在戏台边维持秩序。他机械义肢上的绿痕随着动作闪烁,目光比守护庄稼时还要专注。我刚挂好最后一片金箔装饰,共生草的藤蔓突然破土而出,如灵动的手臂般,将散落的道具迅速收拢,整齐摆放在后台。“这藤蔓比最勤快的戏班杂役还利索,收拾得又快又稳,省得咱们手忙脚乱!”
彩绒兽蜷缩在后台草垛上,被外面的喧闹吓得直往我怀里钻;四季兽与雪绒兽扒着后台帘子,毛茸茸的小爪子扒出缝隙,好奇地向外张望;水纹兽轻轻喷出薄雾,在后台织就一层淡蓝色光晕,柔和的光芒将道具笼罩其中,比灯笼更添几分暖意,为后台营造出梦幻氛围。山精首领穿着迷你版万村戏服,攥着彩绸衔接带穿梭在演员之间:“别紧张,就当是平时细磨排练,比演给自家人看还自在!”这番话惹得众人忍俊不禁,暖意流淌在每个角落。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动起来,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中,漂浮着丝线编织的精美礼物——平安结、四季香囊、小巧的万村灯笼,每一件都比金箔装饰更精巧细致。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将平安结系在光柱上,微风拂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比真实的物件更灵动鲜活,比灵算册投影还要热闹。“这准是给观众准备的演出礼物!”话音刚落,灵晶寿桃壳骤然亮起,温暖的光芒驱散了后台的昏暗,照亮了周遭。
“哗啦——”光柱中落下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丝线礼物,触感柔软细腻,比新采的棉花还要舒服。侍从兴奋的声音随之传来:“本源之兽说正式演出得给大伙儿留个念想,这些平安结可比金箔装饰讨喜,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贴心,让大家看完戏还能把祝福带回家!”王村大婶拿起四季香囊轻嗅,赞叹道:“这香味比城里的香包还浓郁,做工比绣品还精美,挂在身上喜庆极了,比送银子还实在!”
辰时三刻,演出准时开始。司徒雪怀抱水晶琴端坐戏台中央,指尖轻拨琴弦,刹那间,丝线小灯笼随着乐声次第亮起,与水纹兽的薄雾交织缠绕,幻化出比彩虹更绚丽的光影。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比乡戏节的喝彩声更热烈。“这首《万村谣》献给大家!愿咱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四季安康,日日都有好光景!”司徒雪清亮的嗓音,宛如山涧清泉叮咚作响,沁人心脾。
孙家庄的冬藏组率先登场,演绎“囤粮”片段。老人们身着蓬松的棉花小棉袄,高举麻绳粮囤,每个动作都比排练时更加投入,仿佛真的置身冬藏时节;小孩子们扮成囤粮娃,围着粮囤嬉笑奔跑,脸上洋溢的喜悦比过年还灿烂。台下老农们频频点头:“这演得太地道了!比城里的舞台剧真实,比名角儿的戏更接地气!”
紧接着,李家庄的采茶组带来“采茶”表演。演员们手持竹篾采茶篮,齐声唱起《茶语谣》,歌声整齐划一,比采风时更具韵味。李家庄村长饰演的采茶老汉,动作娴熟自然,仿佛将茶山的岁月都融入其中。台下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春茶嫩,夏茶浓,采满一篮乐融融……”这朗朗上口的曲调,比唐诗更易记,比山歌更动听。
中场休息时,乡亲们将丝线平安结和四季香囊分发给观众。孩子们攥着平安结,笑得眉眼弯弯,比得了压岁钱还开心;老人们轻嗅香囊,脸上满是惬意,仿佛饮下一碗暖心姜汤;县城来的客人如获至宝:“这礼物比金银还珍贵,看完戏还能留个念想,太贴心了!”
下半场,王村晒粮组登场。演员们挥动麦秆晒粮耙,“扬场”动作行云流水,比采风时更显娴熟。金黄的“麦粒”(灵晶砂)在空中飞扬,与金箔装饰交相辉映,比真实的晒粮场景还要壮美,引得观众阵阵惊叹:“比丰收时节还热闹,比赶年集还精彩!”
随后,赵集集市组带来“集市”片段。演员们推着彩布小推车,化身集市摊贩,表演投入至极。卖豆腐脑的老汉一声吆喝:“热乎的豆腐脑,比蜜还甜,比雪还凉!”那嗓门儿,比真实集市上的叫卖声还要响亮,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仿佛真的置身热闹集市。
压轴的“万村联演”将气氛推向高潮。所有演员齐聚舞台,手持道具,齐声唱响《万村谣》。共生草藤蔓从戏台两侧破土而出,在空中编织出“万村安康”的巨大字样;金箔与彩绸漫天飞舞,比皇宫大戏还要震撼;水纹兽喷出的水雾在半空凝成淡金光晕,将戏台装点得宛如仙境,比任何特效都更梦幻。
“太精彩了!”台下欢呼声震耳欲聋,比追星现场还要狂热。县城戏楼老板激动不已:“我要把《万村乐》引进县城,传到邻县!这戏比名角儿的演出还火爆,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咱们万村乡戏!”孙家庄老村长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泛起泪光:“这戏演到咱心坎里了,比过年还让人欢喜!”
暮色渐浓,演出落幕,观众却迟迟不愿散去。有人围着演员打听排戏趣事,有人跟着司徒雪学唱《万村谣》,有人举着丝线平安结合影留念,热闹程度丝毫不减。各村戏班依依惜别,相约下次再合作新戏:“咱们比走亲戚还亲,下次排《百家乐》,肯定比这还热闹!”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再次转动,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场景:本源之兽正用丝线礼物搭建“庆功台”,热闹非凡;侍从们举着道具,随着《万村谣》的旋律起舞,比观众还要欢欣。“今天太圆满了,”我轻声感慨,“比《四季乐》演出更成功,万村乡戏真的要扬名四方了!”
夜风拂过老槐树,裹挟着丝线香囊的芬芳与金箔的清香。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轻吟,与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悠扬的万村之歌。戏楼灯笼明明灭灭,为这场圆满的演出,也为万村乡戏的辉煌未来,点亮最温暖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