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戏落庆功?百家谋(1 / 1)
戏楼前的鎏金灯笼仍在摇曳,缀着彩绸的流苏在夜风中翻飞,将星光都衬得黯淡了几分。《万村乐》散场已过一个时辰,戏台下却依旧人声鼎沸——戏迷们围聚在台口争论精彩桥段,孩童追着司徒雪哼唱《万村谣》,老槐树下更是早早摆开酒坛,喧闹声里满是比年节更浓烈的欢欣。这场庆功宴早该开场了,毕竟新戏《百家乐》的筹谋,可比春日播种更令人心痒难耐。
都别干站着!米酒管够,好菜管饱,急着投胎呐?张大爷卸了戏服,青布短打间还沾着金粉,却利落地抱起酒坛往石桌上墩。陶坛启封的刹那,醇厚酒香混着糯米清甜漫开:县城戏楼老板送来的陈年佳酿,比杏花村的酒还勾魂,这才是庆功宴该有的排场!我刚将编平安结剩下的丝线收好,机械义肢的绿痕不经意擦过酒坛,共生草突然窜出藤蔓,眨眼间便将碗筷码得齐整,动作比戏班老杂役还利落三分。
彩绒兽趴在石桌下,毛茸茸的尾巴有节奏地拍打着地面;四季兽和雪绒兽围着竹篮争抢炒花生,爪子扒拉得作响,连珍贵的灵晶砂都比不上这香脆滋味。水纹兽喷出的水雾在空中凝成淡蓝光晕,将满桌酒菜笼在温柔光芒里,比灯笼更添几分人间烟火气。山精首领穿着特制的小戏服,攥着平安结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尝尝孙家庄的落花生!城里买不到的香脆,配酒最是一绝!逗得众人笑作一团,连平日里最严肃的老学究都弯了眉眼。
忽然,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开始缓缓滚动,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中,漂浮着木质道具:刻着百家姓的木牌、榫卯相连的百家地图、袖珍院落模型,每一件都比金箔更显匠心。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灵巧摆弄木牌,排列出的姓氏图腾比灵算册投影更鲜活。这定是《百家乐》的灵感雏形!话音未落,灵晶寿桃壳骤然亮起暖光,将众人的脸庞都染成琥珀色。
哗啦——光柱中坠落的木盒里,满满当当都是粗糙却坚实的木片道具。侍从的声音裹挟着笑意传来:本源之兽说《万村乐》功德圆满,该筹备新戏了。这些模型可比平安结更贴题,连司徒姑娘的琴音都没这般绝妙构思!孙家庄老村长举起木片院落细细端详,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惊叹:比画师笔下的图稿还传神,比泥人更有灵气,拿来做道具再合适不过!
司徒雪倚着石凳轻抚水晶琴,《万村谣》的尾调化作潺潺流水,比演出时更添几分缱绻。水纹兽配合着喷出水雾,木片模型在光晕中轻轻旋转,仿佛真的有炊烟从迷你屋檐升起。《百家乐》的曲调得更丰富些,她指尖拨弄琴弦,笑意盈盈,要把百家姓氏的故事都谱进旋律里,让每个听众都能找到故乡的声音。
庆功宴正式开席,满桌珍馐让人目不暇接——黄澄澄的炖鸡、油亮的蒸鱼、焦香的花生,还有王婶现烙的葱花饼、赵集的糖炒栗子、孙家庄的蜜烤红薯、李家庄的明前春茶,丰盛程度竟不输县城的状元楼。众人推杯换盏间,戏台上的趣事被翻出来细细回味。万村联演那场,金箔雨一撒,我家小孙女直嚷着要接金子!李家庄村长笑得眼角堆起褶子,这可比请名角儿过瘾多了!
话题转到新戏筹备,众人顿时来了精神。张大爷提议加个百家团圆的高潮,要比《万村乐》的压轴戏更热闹;李秀才捻着胡须,说要将各姓氏典故编成朗朗上口的唱词;王村大婶则比划着戏服样式:得用各姓祖传纹样的布料,穿上保准出彩!我放下酒杯,认真道:最要紧的是去各村采风,把真实故事揉进戏文里,这样的《百家乐》才够鲜活。
县城戏楼老板适时掏出崭新海报:《万村乐》的巡演海报已经贴到邻县,反响比预想的还好!下次《百家乐》的场子我全包了,赔钱都乐意!这话惹得众人哄笑,孙家庄老村长更是紧紧握住我的手:先到我们村采风!好酒好肉管够,各家的族谱故事随便听!
夜色渐深,戏班开始收拾行装。李家庄的采茶人小心翼翼扛着竹篮,生怕碰坏了珍贵道具;卖豆腐脑的老汉推着车频频回望,念叨着下次教戏还要来;王村的婶子们拉着手难舍难分,情谊比亲姐妹还深厚。张大爷站在老槐树下高声喊话:明年开春,咱们准时排戏!这次要把《百家乐》排成传世经典!
金色珠子在石桌上划出完美弧线,珠面映照出万谷之源的奇景:本源之兽正用木片搭建宏伟戏台,侍从们举着道具齐声欢唱,连空气中都飘着期待的味道。我望着这热闹景象,心底满是感动——这场庆功宴,不仅是《万村乐》的圆满句点,更是《百家乐》传奇的序章。
夜风裹着槐花香与酒香掠过,四季兽的酣睡声、水纹兽的轻吟、远处传来的欢笑声,共同谱成一曲生机勃勃的百家乐章。戏楼灯笼明明灭灭,仿佛在为这场盛宴喝彩,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征程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