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铅矿赴演?铅意沉(1 / 1)
天刚蒙蒙亮,鸡才打第一遍鸣呢,锡矿场还裹在厚厚的晨雾里,跟盖了层大棉被似的。三辆马车装得满满当当,轱辘轱辘就出发了。张大爷握着缰绳的手死死攥着,比在锡矿挂矿灯时还使劲儿,指节都发白了!为啥?去铅矿的路得绕着矿坑走,全是坑坑洼洼的硬土路,里头还掺着铅矿石,颠得人骨头都快散架了,比锡矿的矿渣路难走十倍都不止!两匹拉车的马虽说昨晚歇得不错,这会儿也耷拉着脑袋,蹄子踩在地上“哒哒”响,看着都觉得硌得慌。
车厢里,矿灯模型是铅板做的,用粗麻绳足足捆了三道,塞在最稳当的角落里;锡丝小旗收进木箱,还铺了绒布,边角都拿棉花垫得严严实实;司徒雪那宝贝水晶琴更夸张,裹了七层软绒布,比上次去锡矿保护得还金贵。就听张大爷扯着大嗓门,声音裹着雾气飘进车厢:“都把东西往中间挪挪!前面那段路挨着铅矿坑,别颠下去摔了!”我赶紧把彩绒兽搂在怀里,就瞧见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咕噜”滚了一圈。
珠子表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头那本源之兽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敲铅板,敲下来的碎片在空中拼成“铅矿平安”四个字,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铅腥味,比灵算册投影看着真实多了!我忍不住说:“这珠子八成是怕咱们把道具颠进矿坑!”话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啪”地亮了,暖烘烘的光一下子把车厢照得跟铅矿冶炼房似的,比矿灯还暖和。
彩绒兽也不团成毛球了,扒着车窗缝往外瞅,瞧见铅矿坑边的红色警示旗,还“嗷呜”叫了两声;四季兽和雪绒兽抱着装锡板彩纸的筐子,小爪子抓得紧紧的,比矿上最勤快的学徒还认真;水纹兽“噗”地喷了点水雾,在车窗上弄出一层淡蓝色的光晕,外头雾蒙蒙的铅矿坑看着就像水墨画一样,可比干巴巴地看有意思多了。山精首领穿着绣着“铅矿”俩字的小戏服,举着木片做的铅矿戏台模型,在车厢里来回踱步:“铅矿的兄弟们实在,天天跟沉乎乎的铅矿石打交道,咱们演戏越实在,他们越爱看,比在锡矿演还自在!”这话把大伙逗得哈哈大笑,连马车颠得屁股疼都顾不上了。
走了差不多一个钟头,雾渐渐散了,大老远就听见“哐当哐当”运铅矿石的声音。前面横着一座石桥,桥板是厚木板铺的,上面还沾着铅粉,比锡矿的锡板桥窄了一半。刚上桥,就碰见个穿工装的矿工推着铅矿石车过来,他一眼瞧见马车上的巡演海报,立马停下脚步:“你们是去铅矿演《百家乐》的戏班子吧?我兄弟在锡矿看过,说比矿上联欢会还热闹!”张大爷赶忙拉住缰绳:“没错!老哥,您是铅矿的?”矿工笑着点头:“我是拉矿石的,正好给你们带路!铅矿的岔路跟迷宫似的,保准比你们瞎转悠快多了!”有了熟门熟路的人领路,马车跑得顺溜多了。
刚过石桥,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又“咕噜”滚起来。珠子面上又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头飘着好多铅丝做的新道具:小矿灯、铅矿石串的装饰、刻着姓氏的铅牌,看着比铅板道具更沉实。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铅丝矿灯挂在光柱上,风一吹“哗啦”直响,比真的还灵动,比灵算册投影热闹多了!我一拍大腿说:“这指定是给铅矿演出准备的!”话还没说完,灵晶寿桃壳又“啪”地亮了,暖光照得车厢跟铅矿丰收时似的,喜庆得不行。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铅筐,里面装满铅丝做的道具,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比锡板结实多了。就听见侍从的声音飘过来,语气里全是高兴:“本源之兽说铅矿演出得有股实在劲儿,这些铅丝道具比锡板彩纸接地气,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能让乡亲们觉得亲切,演出用正合适!”孙家庄老村长拿起铅丝矿灯,笑得嘴都合不拢:“这玩意儿比锡矿的锡丝灯沉实多了,挂在戏台上,铅矿的乡亲们肯定喜欢!”
中午的时候,马车到了铅矿山口。山口大铁门旁边早围满了人,有穿工装的矿工、拎着饭盒的矿嫂,还有背着书包的矿娃,瞧见马车“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一个高个子汉子挤到前头说:“可把你们盼来了!我是铅矿矿长,戏楼搭在矿场空地上,比仓库还宽敞!”张大爷跳下车,跟矿长握了握手:“麻烦您了!我们这就卸道具,争取下午就开始排练!”
铅矿的戏楼果然在矿场空地上,是拿铅板和木头搭的,屋檐下挂着矿工们自己做的铅丝灯笼,看着比锡矿的戏台更厚实。大伙忙着卸道具的时候,矿嫂们端来热茶,矿娃们围着彩绒兽看新鲜,比矿上开工还热闹。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往铅凳上一坐,手指轻轻一拨,《铅矿谣》的调子就飘出来了,比在锡矿弹得更沉稳,还加了铅矿号子的调子。矿工们听着,都跟着小声哼唱起来,比光听琴有意思多了。
下午排练从“货郎走四方”这场戏开始。赵集来的货郎推着小推车,扯着嗓子用铅矿当地的方言吆喝:“铅灯沉,照矿深,一文钱,买串糖!”这吆喝声比在锡矿时更实在,把矿娃们逗得直拍手;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麦壳粮囤,走台的时候还特意加了个搬铅矿石的动作,看着特别接地气;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把铅矿石串插在铅丝矿灯上,比插锡丝小旗更有铅矿的味儿,就像刚从矿场干活回来似的。
排练到一半,矿长突然说:“咱铅矿有个老规矩,戏演完得请演员们去铅矿区转转,让大伙看看铅矿石提纯的过程,比光请吃饭有意思多了!”大伙一听都乐坏了,王婶笑着说:“那咱可得好好演,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心意,这可比吃啥山珍海味都强!”矿长接着说:“我都跟矿工们说好了,明晚演完就去,保准比矿上参观日还热闹!”
傍晚排练结束,道具也布置好了。铅丝矿灯挂在戏台两边,铅矿石串摆在台口,铅牌姓氏贴在铅柱上,比在锡矿布置得更有铅矿特色。张大爷检查完道具,满意地说:“这么一弄,比城里的戏台还亲切,铅矿的乡亲们肯定爱看!”司徒雪又弹起新编的铅矿版《团圆谣》,调子比之前更沉稳,还加了铅矿石提纯时“沙沙”的声音,大伙跟着哼唱,别提多开心了。
晚上,矿长带着大伙去铅矿食堂吃饭。桌上摆着炖铅山鸡、炒铅矿菜、贴饼子,还有铅矿特有的铅泉酒,看着没锡矿的“锡韵宴”精致,可吃着特别实在。矿长端起酒杯说:“明天的演出,大伙盼了好久了,比盼着新铅矿开工还着急!”张大爷赶忙举杯:“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演,比在京城演还用心!”饭桌上热热闹闹的,比一家人吃饭还温馨。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又转了一圈,珠子面上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拿铅丝道具搭“铅矿戏楼”,比眼前的还热闹;侍从们举着铅牌姓氏,跟着《团圆谣》的调子晃悠,比铅矿的观众还期待。我小声说:“明天这场演出,铅矿的乡亲们肯定喜欢!这份情谊,比在锡矿演出珍贵多了,比啥荣耀都金贵!”张大爷喝了口铅泉酒,眼睛里闪着光:“等演完铅矿,咱再去下一个地方,让更多乡亲看到咱们的《百家乐》!”
夜风吹过铅矿场,带着铅泉酒的香味和铅腥味。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飘来的《团圆谣》余韵,混在一起,听着特别温暖。戏楼的铅丝矿灯忽明忽暗,照亮了台上的道具,也照亮了咱们在铅矿演出的路。那些铅丝道具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就像撒了一地的希望,等着在铅矿戏台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