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锡矿赴演?锡风柔(1 / 1)
鸡叫头遍时,铝矿场的晨雾还未散尽,三辆马车便披着露水启程了。张大爷紧握缰绳,指节泛白,力道比在铝矿挂矿灯时还要大——前往锡矿需绕行六座山峦,山道上铺满细碎的锡矿渣,踩上去如同踏在细沙之上,比铝矿的渣路难行三倍有余。拉车的两匹马低垂着头,鬃毛上还沾着昨夜的铝粉,蹄子踏在渣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让人看了满心怜惜。
车厢内,锡板制成的矿车模型被粗麻绳层层捆扎,铝丝小旗妥帖收在铺着三层绒布的木箱中。司徒雪的水晶琴更是裹了十层软布,保护之精细远超前往铝矿之时。张大爷扯着嗓子向车厢内喊道:“都把东西往中间挪挪!前头那段路挨着深沟,锡矿渣滑得很,别让道具滚下去摔了!”
我刚将彩绒兽搂入怀中,便见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咕噜”一转。珠子表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轻敲锡板,碎片在空中拼凑出“锡矿平安”四字,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锡腥味,比灵算册投影更为逼真。“这珠子是在为咱们保平安呢!”我话音未落,灵晶寿桃壳“啪”地亮起,暖光四溢,将车厢照得如同锡矿冶炼房般明亮,暖意甚至胜过矿灯。
彩绒兽不再蜷缩成毛球,扒着车窗缝向外张望,见到锡矿坑边的警示旗,兴奋地“嗷呜”直叫。四季兽和雪绒兽紧紧抱着装满铝板彩纸的竹筐,小爪子抓得死死的,认真模样堪比矿上最勤快的学徒。水纹兽“噗”地喷出一团水雾,车窗上顿时晕开淡蓝色光晕,雾气氤氲的锡矿山,刹那间化作一幅水墨画卷,让枯燥的赶路变得趣味横生。山精首领身着绣有“锡矿”字样的小戏服,举着木片搭建的小戏台,在车厢内来回踱步:“锡矿的兄弟们性子温和,咱们演戏得柔着点,保准比在铝矿演得还舒坦!”这番话惹得众人捧腹大笑,连马车颠簸的不适都抛诸脑后。
约莫一个时辰后,雾气渐渐消散,远处传来“哐当哐当”搬运锡矿石的声响。前方横亘着一座石桥,桥面铺设的锡板比铝矿的木桥宽阔许多,却也光滑得令人心惊。马车刚驶上桥,便遇见一位推着矿石车的矿工。他瞥见马车上的巡演海报,赶忙停下脚步:“你们是来演《百家乐》的戏班子吧?我兄弟在铝矿看过,说比矿上联欢会精彩十倍!”张大爷连忙拉住缰绳:“正是!老哥在锡矿干活?”矿工笑着点头:“我负责拉矿石,正好给你们带路!锡矿的岔路错综复杂,有我领着保准不绕路!”有了熟门熟路的向导,马车行进得顺畅许多,过桥时众人高悬的心也终于落地。
石桥刚过,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再度旋转起来。珠子表面的光柱中,涌现出诸多崭新的锡板道具:晶莹剔透的矿灯、锡丝编织的小旗、刻着名字的铭牌,每一件都闪耀着光芒,比先前的铝板道具更为厚重。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将锡板矿灯悬挂在光柱之中,微风拂过,矿灯相互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悦耳声响,仿佛天籁之音。“这些肯定是为锡矿演出准备的!”我一拍大腿惊呼。话犹未了,灵晶寿桃壳再次亮起,暖光倾泻,车厢内洋溢着丰收般的喜庆氛围。
“哗啦”一声,光柱中落下一个锡筐,里面装满各式各样的锡板道具。我伸手触摸,只觉冰凉光滑,质地比铝板更为细腻。侍从的声音从光柱中传来,满含欣喜:“本源之兽说,锡矿演出得突出‘锡风柔’的特色,这些道具比铝板彩纸更接地气,比司徒雪的琴声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演出用正合适!”孙家庄老村长拿起一盏锡板矿灯,笑得合不拢嘴:“这灯比铝矿的更沉实,挂在戏台上,锡矿的乡亲们肯定喜欢!”
中午时分,马车抵达锡矿山口。巨大的锡门前早已围满人群,矿工们身着沾满锡粉的工装,矿嫂们拎着装满零食的布兜,矿娃们背着小书包,见马车到来,瞬间围拢过来。一位高个子汉子挤到最前面,声音洪亮:“可把你们盼来了!我是锡矿矿长,戏楼搭在矿场空地上,比咱们的仓库还要宽敞!”张大爷跳下车,与矿长握手致意:“辛苦您费心了!我们这就卸道具,争取下午就开始排练!”
矿场空地上的戏楼果然气派非凡,由锡板与粗木搭建而成,屋檐下悬挂着矿工们亲手制作的锡丝灯笼。阳光洒落,灯笼泛着柔和的光芒,比铝矿的戏台更添几分暖意。众人忙着卸道具时,矿嫂们端来热茶,矿娃们围着彩绒兽叽叽喳喳,有的还忍不住伸手抚摸它的毛发,现场热闹程度远超矿上开工之时。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锡凳上,指尖轻拨,悠扬的《锡矿谣》倾泻而出,比在铝矿弹奏时更为柔和,还融入了锡矿号子的独特韵律。矿工们听着,纷纷小声哼唱,有的甚至打起了拍子,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下午的排练以“货郎走四方”开场。赵集的货郎推着小推车,操着地道的锡矿方言吆喝:“锡灯柔,照矿楼,一文钱,买串糖!”这吆喝声婉转悠扬,比在铝矿时更显温柔,逗得矿娃们拍手叫好,有的还跟着学舌。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麦壳粮囤,走台时特意加入搬锡矿石的动作,生动逼真,仿佛真的置身矿场劳作。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将锡丝小旗插在锡板矿灯上,小旗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温润雅致,美不胜收。
排练过半,矿长突然说道:“咱锡矿有个老规矩,戏演完得请演员去锡矿区转转,看看锡矿石提纯的过程,再尝尝咱矿上的特色甜汤,比单纯请客吃饭有意思多了!”众人听闻,喜笑颜开。王婶笑着说:“那咱可得好好演,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一番心意,这可比吃山珍海味还让人开心!”矿长接着说:“我都跟矿工们说好了,明晚演完就去,保准比矿上的参观日还要热闹!”
傍晚,排练结束,道具也已布置妥当。锡板矿灯悬挂在戏台两侧,散发出融融暖意;锡丝小旗整齐摆放在台口,随风轻扬,发出“哗啦”声响;刻着名字的锡牌贴在锡柱上,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张大爷检查完道具,满意地说:“这么一布置,比城里的戏台还亲切,锡矿的乡亲们肯定喜欢!”司徒雪又弹奏起新编的锡矿版《团圆谣》,曲调更加柔和,还巧妙融入了锡矿石提纯时“沙沙”的声音。众人跟着哼唱,欢声笑语在矿场久久回荡。
晚间,矿长带领众人前往锡矿食堂用餐。餐桌上摆满炖锡山鸡、炒锡矿菜、贴饼子,还有锡矿特有的锡泉酒。菜肴虽不及铝矿“铝意宴”丰盛,味道却格外醇香,比城里大酒楼的菜品更具风味。矿长端起酒杯:“明天的演出,大伙盼了好久,比盼着新矿开工还急切!”张大爷赶忙举杯回应:“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演得比在京城还要精彩!”饭桌上欢声笑语不断,众人边吃边聊巡演趣事,氛围温馨融洽,胜似一家人团聚。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再次转动,珠子表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锡板道具搭建“锡矿戏楼”,热闹程度更胜眼前。侍从们举着锡牌,随着《团圆谣》的节奏摇晃,满心期待溢于言表。“明天这场演出,锡矿的乡亲们肯定喜欢!”我轻声说道,“这份锡矿情,比在铝矿演出更为珍贵,比任何荣耀都更有价值!”张大爷抿了口锡泉酒,眼中闪烁着光芒:“等演完锡矿,咱再奔赴下一个地方,让更多乡亲领略《百家乐》的魅力!”
夜风吹拂锡矿场,裹挟着锡泉酒的醇香与淡淡的锡腥味。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与远处飘来的《团圆谣》余韵交织,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网。戏楼的锡板矿灯忽明忽暗,照亮台上的道具,也照亮了锡矿演出的前路。那些闪耀的锡板道具,在月光下宛如洒落一地的星辰,静待在锡矿戏台上绽放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