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89章 处理遗毒

第289章 处理遗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随着孔胤植及衍圣公府一系的核心大儒身死,再加上曹化淳与张书缘二人的奋力调查,最终他二人整理调查出了他孔胤植一家,除了有兼并土地、贪污受贿、供奉前朝奸佞之外,他们还在那诸多的来往信件中找到了与毛文龙方面的诸多来往信息。

而在信件中,他二人是多次谈论朝堂政务及走私之事,基本上只要是朝中有什么动静都会被他给传向东江镇。而毛文龙也不委屈他,不但给了其高额走私分润,还给了他大量的珍稀特产。

总之,他衍圣公府在这三年的走私之事中,至少获利了一百四十多万两!

在看到自家妹夫呈递上来的证据后,朱由检气的是连摔了好几件瓷器才作罢了。

朱由检尽管是很气,但他却无法直接对毛文龙动手。

这还是那句话,东江镇一事,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国大事!

而据史书记载,毛文龙的经商路线有三条,一是在淮安、莱登等等收购粮食、布帛、生丝等物,二是通过商人于朝鲜收购人参、银两、粮米,三是与海上走私,派遣岛内军民潜入辽东收购人参、山参、貂皮等物,然后再将物资运入岛内并再以高价贩卖到东亚各地。

当然,他想要完成这件事也是脱离不了商会组织的,据记载对他帮助最多的商会便就是徽商与浙商!

……

由于没法在山东动毛文龙,朱由检一行就准备于明日,也就是七月三十日启程返京了。

而在做出返程的决定后,张书缘便就以内阁大臣和宣旨钦差的名义,对山东三司下发了三道命令。

一是要求他们在今后的一年时间内,将山东府全境以内的八成官田、及所有皇室宗亲的王庄,全部予以重新订契还于百姓。(不包括鲁王朱寿鋐的养老田)

二是关于文庙,虽说衍生公府贪赃枉法,但圣人与其并无瓜葛,所以张书缘就要求三司全权接管文庙一概事宜,不得诋毁、毁坏和践踏文庙。

三是要求他们加强治理,并强化都察院所发起的百日监管之政,将手深入地方豪族之间,打击贪腐走私。

对刘荣嗣等人宣完了旨后,张书缘也懒得去和他们计较此前那些细枝末节,转身就大步流星的去找朱由检汇合了。

而他之所以没去计较这些人的过错,主要是因为,眼下正处京察之下,满朝文武自会有人去过问细节。

当然,这除了有专人处理这事外,张书缘也知道他们这几人马上要面临什么后果。

那后果便是,山东三司的考核全算丙级,并在未来的五年内得不到升迁,收不到重赏,甚至还会有人会被摘掉乌纱帽。

……

就这样,与朱由检一行汇合之后,众人便就踏上了返京之路。

只不过这次他们并不没有选择而走陆路,而是选择了北上,在济南府的永阜港乘船返京。

而这曲阜到永阜有八百余里,放在普通行军时大致需要走二十天。

可现如今却不同,朱由检为了赶回京畿处理衍圣公后面的事情,所以他便就命令御营军分成两股部队。

一部分由王承恩亲率,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港口返京。

另一部分,则是交给曹化淳率领,以普通行军的速度押送衍圣公府的罪证及赃银返京。

于是,在朱由检的身先士卒之下,张书缘等人就放弃了马车,跟那普通将领一样就骑上了快马。

而在这急行军之下,张书缘众人仅用了十四天就跑到了永阜港。

这永阜港位于济南府东北角的边陲,也是其海防的要点之一,但眼下众人也没心思去视察军港海防,只匆匆看了两眼就乘坐上了军舰驶入了南运河。

……

这不坐船不知道,这一坐之下,朱由检与张书缘就发现了猫腻。

去年山东上奏说运河受阻,可眼下他二人却见不到一丁点清理疏导的迹象,入目所及这运河是通畅的很,偶尔还能看到些商船经过。

看到这一幕,朱由检就捏起了手,下意识就想叫温体仁来看看了。

可无奈,人压根就不在这里,他又去哪儿喊人呢?

一路走走停停,期间众人也没谈论什么。而时间又过去了十天,众人才抵达了天津港。

到了地方后,朱由检刚下地哇的一声就吐了起来。而张书缘等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没错,他们这群人基本上都晕船……

这虽然是胃里翻腾不止,但众人也没去计较,在天津休息了一天后,船上的马匹粮饷都被运了下来后,众人便又再度骑上了快马。

一路疾驰,六天后,众人终于是抵达了京师!

到了京畿的广渠门,朱由检、周玉凤及朱微媞三人一时是感慨良多,可还未等他们说些什么,就见到了温体仁及一众官员在此等候了。

见有了外人,朱由检夫妇也就没法去抒发感想了,转而就以帝王之仪回归了皇宫。

……

随着众人的回归,一时间整个京畿官场就震荡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官员是纷纷走动,有探寻大朝日期的,也有探寻关于新任衍圣公人选的,甚至还有人在讨论更换山东三司的人选名单。

总之,就主打一个混乱!

对于宫外的这些事,朱由检也有了些耳闻,但对于这些耳闻,他并没有选择去管,反而是决定先歇两天整理整理思绪再说。

至于张书缘那边,虽然也是很累,但他却做不到像朱由检那般,这基本上每隔个三两个时辰就会有人上门来拜访。

而这上门的人有,李标、徐光启、毕自严、温体仁、周延儒以及六部的李长庚等人,可以说,这在京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有来送拜帖。

可对于这些人的拜访,张书缘起初还见了几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有越来越多人的过来,于是他也就选择摆烂了,直接就让黄伯对外称病了。

因为,一个问题没法去解释N遍。

……

在府内跟朱微媞陪了干娘三天,朱由检这才下发了大朝会的通知。

一时间,所有文武便就紧张了起来,生怕皇帝去搞什么震撼人心的大消息。

而在上朝之后,果不其然,这群儒家出身的文武就开始上奏,陈说衍圣公一案的细枝末节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