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86章 没人教的课

第486章 没人教的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春桃是踩着晨露进的门。

竹篾编的提篮还沾着湿泥,她撩起蓝布衫角擦了擦手,从最底下抽出一叠毛边纸:“少东家,这些是在嘉兴收的。有个阿婆说,她孙子蹲在晒谷场用树枝画了半天地,说要画给‘天上的织娘’看。”

顾承砚正翻着账册,闻言搁下算盘。

纸页边角卷得像被风揉过的荷叶,第一页上歪歪扭扭画着梭子,第二张是两架织机并排,第三张……他指尖顿住——那织机的梭道走向,竟和顾氏新改良的“双轨引纬”如出一辙。

“这孩子懂力学?”他捏着纸页对着光,梭道弧度在亮处显出浅淡的铅笔印,“十岁?”

“最大的八岁,最小的才五岁。”春桃蹲下来翻提篮,又摸出张背面有炭迹的,“这张更奇,我收拾时没留意,翻过来才看见——”

顾承砚接过,炭笔字歪得像被风吹斜的芦苇:“妈妈说,七梭密纬不怕撕。”

“织语驿站的防伪!”他突然站起来,木椅在青砖地上刮出刺响。

苏若雪正端着茶进来,茶盏险些泼出来。

“承砚?”她放下茶盘,凑过来看,眼尾的笑纹慢慢收了,“是……当年陈阿婆教的暗号。她被日商烧了作坊那天,我跟着阿爹去送药,她攥着我的手说‘七梭密纬’是织娘的命。”

顾承砚的拇指反复摩挲那行炭字,指节发白。

母亲笔记里夹着的织语暗号抄本还在贴胸的口袋里,此刻烫得他心口发疼。

春桃挠了挠头:“我起初也当是孩子胡闹,可阿婆说,她孙女生下来没见过织机,偏生画的梭子比她儿子——她儿子是机修工——画得还准。”

“不是胡闹。”苏若雪突然轻声道。

她的指尖点在另一张画纸上,那里用蜡笔涂了个圆滚滚的小人,两只手举在胸前,“你看,这是‘提综’的手势。我小时候在染坊看阿爹织云纹,学徒要练三个月才能把手指摆成这样。”

顾承砚坐下时,膝盖撞在桌角上也不觉得疼。

他一张一张翻着画纸,像是在翻一本会呼吸的史书:“春桃,明天带二十匹细棉布去嘉兴。给每个画这些的孩子送一匹,就说……是织娘托我送的新衣裳。”

春桃应了,挎起提篮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对了,阿婆还说,孩子们总哼一支调子,像哭又像笑。我记了两句——”她清了清嗓子哼起来,顾承砚猛地抬头。

是《归络调》的前半句。

“若雪,你今天去虹口的贫儿学堂,可还顺利?”顾承砚把画纸收进檀木匣,锁扣“咔嗒”一声,像块石头落进深潭。

苏若雪解下月白绸帕,帕角还沾着粉笔灰:“我捐了三百本算术课本。那些孩子翻书时,我看见本子角上全是织机图。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囡,算‘三加五’时在旁边画了八片综框——刚好是八枚缎纹的综数。”

她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个布包,打开是截断了的铅笔,“体育课跳绳,他们喊的口令不是‘一二一’,是‘上经下纬,左提右放’。老校长直叹气,说原以为是哪个调皮鬼乱编的,后来发现二十个孩子里有十七个会。”

“十七个。”顾承砚重复,喉结动了动,“苏州机坊最盛时,有十七家加入织工工会。”

窗外传来叩门声。

青鸟立在台阶下,雨水顺着油布伞沿滴落,他的鞋尖沾着泥,却站得像根标枪:“少东家,那孩子找到了。”

顾承砚示意他进来。

青鸟解下伞,从怀里掏出个布团,展开是半块绣着并蒂莲的帕子:“他娘是苏州‘锦绣阁’的绣工,去年腊月日军轰炸,她把他推进防空洞,自己没出来。他爹受了刺激,上个月跳了黄浦江。”

“现在呢?”苏若雪攥紧帕子,指节泛白。

“白天在码头拾煤渣,晚上蹲在西巷‘歇脚处’窗外。”青鸟从口袋里摸出个小本子,翻到画满符号的一页,“我跟了四夜,他每晚戌时到亥时必来。织工们推梭、提综、打纬,他在墙根底下用树枝比画,分毫不差。”

顾承砚接过本子,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时间、动作,连男孩某次被雨水打湿后缩成一团的模样都画了速写。

他合上本子时,听见苏若雪轻轻抽了下鼻子。

“去买袋炒米糖,让王婶熬锅姜茶。”顾承砚对青鸟说,“今晚你带他去‘歇脚处’,就说……就说织娘找他学新花样。”

青鸟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住:“少东家,那孩子今天下午去过当铺。我跟着,见他当掉了半块银锁——换了截炭笔。”

屋里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

苏若雪突然起身,从妆匣里取出支翡翠簪子:“春桃,把这个当了,换十盒炭笔,二十本毛边纸。送到西巷的‘歇脚处’,就说是……织娘的礼物。”

顾承砚望着她泛红的眼尾,伸手覆住她的手背。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缝里漏出来,照在檀木匣上,把“顾苏织坊”四个字映得发亮。

一更梆子响过,顾承砚翻出母亲的笔记。

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褪色的照片——年轻时的母亲站在织机前,身后是几十个笑盈盈的织工。

他指尖抚过照片边缘,忽然顿住。

笔记最后一页,有行新添的小字:“七月初九,暴雨。”

他合上书,推开窗。

风里有潮湿的土腥气,远处西巷方向,传来若有若无的《归络调》。

雨幕在瓦檐下织成银帘,顾承砚的布鞋浸了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吱呀”轻响。

西巷“歇脚处”的窗户透出昏黄灯火,映得雨丝像金粉般簌簌坠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